• 相关"科学家"的资讯101篇
    • 外媒:科学家称男性避孕药成为可能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BBC等外媒报道,科学家们表示,按需使用的非激素男性避孕药成为可能,他们发现了一种细胞通路或开关,可以阻止精子游动。在小鼠身上进行的测试表明,该药物可以使精子至少停滞几个小时——足够长的时间来阻止它们到达卵子。现在需要更多的测试,在对人进...

      时间:02-17 TAG:科学家
    • 我科学家绘制首个家鸡基因组完整图谱

      记者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徐洛浩教授课题组以中国特有家鸡品系胡须鸡为材料,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一个家鸡的基因组完整图谱。近日,相关研究论文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这是继去年人类基因组完整图谱公布以来,首个发表...

      时间:02-17 TAG:科学家
    • 科学家看《三体》 会被刘慈欣哪些脑洞戳中

      2月14日,《三体》电视剧在高潮中收官,豆瓣8.4分。当科学家看《三体》的时候,他们会带着怎样的眼光看?会想哪些问题?在这部电视剧开播时,知识解读节目《解码三体》同步上线。这档由刘慈欣担任顾问的知识解读节目,邀约20余位国内知名的科幻作家、...

      时间:02-16 TAG:科学家
    • 科学家看《三体》 会被刘慈欣哪些脑洞戳中

      2月14日,《三体》电视剧在高潮中收官,豆瓣8.4分。当科学家看《三体》的时候,他们会带着怎样的眼光看?会想哪些问题?在这部电视剧开播时,知识解读节目《解码三体》同步上线。这档由刘慈欣担任顾问的知识解读节目,邀...

      时间:02-16 TAG:科学家
    • 中国科学家新研究成果为橡胶树的分子育种提供新思路

      中新社海口2月15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15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热科院”)获悉,该院橡胶研究所分子育种团队联合华北理工大学,在橡胶树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方面,提出了基因组杂合作物在驯化初期快速提升产量的可能机制。橡胶树...

      时间:02-15 TAG:中国 科学家
    • 我科学家发现 影响胰腺癌进展新机制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衣晓峰 罗岩 徐旭 记者李丽云)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主任孙备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s(以下简称lnc-RNA)影响胰腺癌进展的新机制,为胰腺癌的基础研究...

      时间:02-15 TAG:科学家
    •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制与原理

      中新网广州2月15日电 (许青青姚露露)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许能贵教授团队14日介绍,该团队研究首次证实了电针刺激廉泉穴能有效治疗中风后的吞咽障碍。相关研究文章于13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许...

      时间:02-15 TAG:中国 科学家
    • 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研发新技术 提升热效率

      研发新技术 提升热效率(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人物名片秦裕琨:1933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热能工程领域研究的奠基人,参与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锅炉制造专业,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自然循环热水锅炉,发明了用于火...

      时间:02-15 TAG:科学家
    • 我国科学家揭示太阳暗条连续部分爆发过程

      【最新发现与创新】科技日报昆明2月12日电 (记者赵汉斌)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相关数据,研究了两个相邻太阳暗条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导致...

      时间:02-13 TAG:科学家
    • 中科院颁发2022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等系列奖项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2月11日在该院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布并颁发了其2022年度系列奖项,包括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科技促进发展奖,以及2022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2022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共...

      时间:02-11 TAG:青年 科学家
    • 我国科学家发现222颗热亚矮星

      近日,湘潭大学和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结合欧空局Gaia测光和视差数据,发现和证认了222颗热亚矮星,其中131颗是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并发现了一颗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对热亚矮星的形成模型提出了新...

      时间:02-11 TAG:科学家
    • 我国科学家发现222颗热亚矮星

      近日,湘潭大学和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结合欧空局Gaia测光和视差数据,发现和证认了222颗热亚矮星,其中131颗是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并发现了一颗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对热亚矮星的形成模型提出了新...

      时间:02-11 TAG:科学家
    • 中国科学家发现2.5亿年前贵阳生物群

      中新社武汉2月10日电 (马芙蓉 魏海勇 王俊芳)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宋海军主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距今2.508亿年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为理解最大规模灭绝后的生命恢复速度和模式提供了新认识。相关成果10日在《科学》杂志...

      时间:02-10 TAG:中国 科学家
    •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非洲黑犀和伊朗犀起源于甘肃临夏盆地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人类尚未出现的千百万年前,地球上的犀牛如何演化、扩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研究团队通过对甘肃临夏盆地丰富犀牛化石的最新研究,完成欧亚大陆乃至全球最完整的晚...

      时间:02-10 TAG:中国 非洲 科学家 甘肃
    • 中国科学家这项纳米尺度光操控重要突破 有望实现高效光电互联

      中新网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纳米尺度的光电融合是未来高性能信息器件发展的重要路线,如何在微纳甚至原子尺度对光进行精准操控则是其中最关键的科学问题。来自中国科学院(中科院)的最新消息说,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研究团队为解决...

      时间:02-10 TAG:中国 科学家
    • 我国科学家实现极化激元晶体管

      纳米尺度的光电融合是未来高性能信息器件的重要发展路线。如何在纳米到原子尺度对光精准操控是其中最关键的科学问题。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戴庆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纳米尺度光电互联领域研究取得了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2月10日在国际学术...

      时间:02-10 TAG:科学家
    • 我国科学家实现极化激元晶体管

      纳米尺度的光电融合是未来高性能信息器件的重要发展路线。如何在纳米到原子尺度对光精准操控是其中最关键的科学问题。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戴庆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纳米尺度光电互联领域研究取得了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2月10日在国际学术...

      时间:02-10 TAG:科学家
    • 中国科学家提出低碳水泥生产新方法 助力“双碳”目标

      中新社天津2月9日电 (孙玲玲 谢起贤)记者9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近日,该校罗景山教授课题组,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量碳排放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碳水泥生产新方法。有别于传统水泥生产制备工艺石灰石高温热解释放二氧化碳同时得到生石灰(CaO)的方法,该方法不排放二氧化碳,而...

      时间:02-09 TAG:中国 科学家
    • 中国科学家在大型舌形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新网南京2月8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孙海静副研究员等人通过对澄江动物群中大型舌形螺新收集标本的研究,厘定了其分类位置,并对该类群的古生态和亲缘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

      时间:02-08 TAG:中国 科学家
    • 我国科学家通过红外光上转换实现高效太阳光合成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量子点光化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科研人员率先实现了低毒性量子点敏化的近红外至可见上转换,并将该体系与有机光催化融合,实现了高效快速的太阳光合成,有望对光合成技术产生深远影响。相关成果近期在国际学术...

      时间:02-08 TAG:科学家
    • 我国科学家通过红外光上转换实现高效太阳光合成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量子点光化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科研人员率先实现了低毒性量子点敏化的近红外至可见上转换,并将该体系与有机光催化融合,实现了高效快速的太阳光合成,有望对光合成技术产生深远影响...

      时间:02-08 TAG:科学家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全天然仿木气凝胶

      原标题:我科学家研制出全天然仿木气凝胶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利用天然生物质和天然矿物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隔热和耐火性能的纯天然仿木气凝胶。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木材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和丰富的资源,具有低密...

      时间:02-08 TAG:科学家
    • 中国科学家通过红外光上转换实现高效的太阳光合成

      中新社大连2月7日电 (记者 杨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该所吴凯丰研究员团队近日在量子点光化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团队率先实现了低毒性量子点敏化的近红外至可见上转换,并将该体系与有机光催化融合,实现了高效快...

      时间:02-07 TAG:中国 科学家
    • 湖北获批38项国家青年科学家项目 数量创新高

      中新网武汉2月7日电 (梁婷 王潜)记者7日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日前下达的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计划,湖北省承担项目数量38项,较2021年翻了三倍,获资助经费首次逾亿元。据了解,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

      时间:02-07 TAG:国家 青年 科学家 湖北
    • 我科学家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本报合肥2月6日电 (记者徐靖、田先进)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研究组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相关研究成果于1月17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

      时间:02-07 TAG:科学家
    • 科学家首次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原标题:科学家首次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实现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

      时间:02-07 TAG:科学家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中新网合肥2月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对未来量子通信网络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

      时间:02-06 TAG:中国 科学家
    • 量子通信网络更近一步!我国科学家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实现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模式...

      时间:02-05 TAG:科学家
    • 科协之声 | 让科学家精神直抵心灵

      新年伊始,由北京市科协牵头拍摄的《大先生》节目在北京卫视黄金时间首播。这是全国首档青少年科学教育节目,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线,融合实景科考、科学实验、科学辩论等创新形式,为推动科学家精神与青少年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新途径。党...

      时间:02-02 TAG:科学家
    • 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打造食品创新“发动机”

      中新网漯河2月2日电 (杨大勇)2月1日,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暨漯河市创新发展大会在河南漯河举办,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省内外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等参会。本次大会旨在分析国内外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梳理河南省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时间:02-02 TAG:科学家
     101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