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非洲黑犀和伊朗犀起源于甘肃临夏盆地

2023-02-10 19:2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人类尚未出现的千百万年前,地球上的犀牛如何演化、扩散?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研究团队通过对甘肃临夏盆地丰富犀牛化石的最新研究,完成欧亚大陆乃至全球最完整的晚新生代(距今2650万年-255万年)犀牛连续演化序列,其中,现生的非洲黑犀和已绝灭的伊朗犀,都在临夏盆地找到了它们起源的祖先类型化石。

  这一古生物化石发现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发表,证明临夏盆地具有欧亚大陆非常连续和丰富的犀牛化石分布,不仅是研究犀牛演化的重要材料,还是划分对比地层关键标志和判断气候环境背景的良好指示。

  两个时代动物群犀牛占统治地位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邓涛研究员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介绍说,犀牛化石是甘肃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两个时代的动物群以犀牛占统治地位,即晚渐新世(距今2782万年-2303万年)的巨犀和晚中新世(距今1163万年-533万年)的大唇犀。

  临夏盆地的晚渐新世动物群,在12种大哺乳动物中犀超科成员占据9种,包括跑犀科、巨犀科和真犀科的属种,尤其是巨犀非常繁盛,以临夏巨犀和牙沟吐鲁番巨犀的首次出现以及霍尔果斯准噶尔巨犀的最后出现为特点。渐新世(距今3390万年-2303万年)结束之后,跑犀和巨犀在临夏盆地都已消失,早中新世(距今2303万年-1597万年)地层中仅有真犀科的兰州巨獠犀。

  他指出,鉴于犀牛的高度多样性、广泛地理分布和快速演化,犀牛化石成为地层划分的良好生物标志,并可以进行洲际对比。临夏盆地中中新世(距今1597万年-1163万年)地层中发现马德里西班牙犀和老沟奇角犀,它们的身体结构反映其生活于森林环境之中,与欧洲同时期犀牛化石的深入对比显示其种群沿着青藏高原北侧的路线进行迁徙;与北美和欧洲晚中新世以三趾马为优势类群的情况不同,临夏盆地该时期的犀牛最为丰富。

  非洲黑犀和伊朗犀起源于中国

  邓涛表示,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哺乳动物群可以分为4个层位,包括郭泥沟动物群、大深沟动物群、杨家山动物群和临夏盆地南部的青卜山动物群,每个层位都有不同的犀牛化石作为划分对比的标志。

  其中,大深沟动物群具有非常多的化石地点,每个地点犀牛都是个体数量最丰富的类群,尤以维氏大唇犀最为典型,还有和政无鼻角犀、摩氏伊朗犀和甘肃黑犀。

  邓涛强调,这当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大深沟动物群中发现的伊朗犀和甘肃黑犀,团队深入研究显示,虽然伊朗犀已经灭绝,但临夏盆地的伊朗犀生活年代为约900万年前,比古生物学界最早在伊朗发现并按惯例以属地命名的700多万年前伊朗犀要早200万年,两者起源演化关系非常清晰;甘肃黑犀则是现生非洲黑犀的祖先类群。

  临夏盆地这两种犀牛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证明,伊朗犀、黑犀最早起源于中国,它们随后向西迁徙扩散到伊朗、非洲等地,伊朗犀在距今700万年左右灭绝,而黑犀则在非洲演化延续至今。

  折射青藏高原隆升巨大影响

  哺乳动物对气候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作为有蹄动物的犀牛是临夏盆地古生态的有效指示标志之一。临夏盆地犀牛高度的多样性不仅反映气候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同时折射出青藏高原隆升的巨大影响。

  邓涛说,临夏巨犀是青藏高原南缘布格蒂巨犀的后代,由此暗示该时期青藏高原仍然存在南北动物交流的通道;巨獠犀具有相似于河马的宽大下颌,它在早中新世的存在反映当时有广泛分布的水体;西班牙犀和奇角犀生活的中中新世森林更茂盛,水体更丰富;中新世中、晚期之交发生重大气候环境转变,大量板齿犀和大唇犀繁盛的晚中新世为炎热半干旱的稀树草原,季节性变化加强,临夏盆地成为犀牛在东亚的避难所;中新世末期大量犀牛绝灭,能够取食高纤维草本植物的山西犀延续到上新世;披毛犀从青藏高原扩散而来的早更新世气候寒冷而干燥,并伴有显著的海拔升高,环境为比较单调的干冷草原。

  他认为,从总体趋势上看,犀牛的演化受到开阔环境逐渐扩展的驱动,尤其反映在它们的取食器官,如牙齿和吻部的特化上。临夏盆地是揭示犀牛演化及其与晚新生代气候环境变迁关系的有利地区,并证明犀牛化石在生物地层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犀牛出现至今已有5000多万年的演化历史,它是奇蹄目中最大的类群,并具有最高的生态多样性。继马类之后,犀牛成为地球上最成功的奇蹄动物类群。(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元首外交 | 这些故事见证中柬友谊“地久天长”

      2月的北京,用一场春雪迎接贵客。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访的柬埔寨首相洪森。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洪森首相是中国在2023年农历春节之后接待的首位外国领导人,充分体现了中柬关系的高水平。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

    时间:02-11
  • 中柬务实合作持续深化

      柬埔寨首相洪森2月9日至1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成为中国在2023年中国农历春节之后接待的首位外国领导人,充分体现了中柬关系的高水平。中国和柬埔寨是传统友好邻邦和铁杆朋友,中柬友谊得到广泛拥护支持。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柬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中柬命运...

    时间:02-11
  • 美国多州考虑禁止中国公民在美购置房产 中方回应

    2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包括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等在内的美国多个州正在考虑禁止中国公民购买当地的房地产,主要出于国家安全的担忧。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对此,毛宁表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的。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投资问题政治化的言行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有损...

    时间:02-11
  • 台湾学生在黑龙江体验冰雪乐趣

      本报电 (钟欣)2023年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黑龙江分营开营式近日在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举行。此次冬令营以两岸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为主题,带领营员走进北国的冰雪世界黑龙江。  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来自大陆多所...

    时间:02-11
  • 云南严查“烟茶玉矿”背后腐败 有领导干部借普洱茶云烟发家致富

      □ 本报记者 石飞  前段时间,云南省普洱市各级党员干部都收到一份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原二级主任科员张善强的案件通报,通报集中列出了张善强“大肆敛茶”等问题。  此前,因发现张善强有关问题线索,经普洱市监委指定管辖,思茅区监委对张善强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调...

    时间:02-11
  • 山西省气象台变更大雾黄色预警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2月10日16时25分,山西省气象台变更道路结冰黄色预警,预警区域:全省大部分地区。受雨雪天气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预警区域内部分地区仍将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防御指南: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2.驾驶人员应当注意路况,安全行驶;3.行人外出尽量少骑...

    时间:02-11
  • 调味电子烟“换马甲”,官方出手→

    “奶茶杯”“星球杯”“可乐罐”“萌虎杯”......近日,市场上这些看起来萌萌哒的“零食”受到不少年轻人的热捧警惕!千万不要碰!其实,这都是被明令禁止的调味电子烟!调味电子烟“换马甲”“奶茶杯”“可乐罐”等形状新奇的儿童玩具、新潮饮料、酷炫食品,都是调味电子烟换的“新马甲”,大多是一次性电子烟,还有多种口味可...

    时间:02-11
  • 四川泸州警方破获一起制售麻药案 涉案金额1.2亿元

    记者今天(2月10日)从四川省泸州市公安局获悉,泸州警方破获一起医美行业制售麻药案,抓获15名犯罪嫌疑人。该案涉案金额1.2亿元,销售范围涉及全国20个省份。不法分子制售假麻药膏牟取暴利,一支成本7毛到9毛的假麻药膏,经过层层分销,美容院卖到消费者手上的价格是100至150元不等,涨了上百倍。2022年1月,泸州警方发现,泸县某美...

    时间:02-11
  • “官员遭绑架,被勒索3000万元赎金?” 警方通报

    记者从梧州市公安局了解到,2023年1月11日21时许,公安机关接群众报警,称其亲属黄某某(男,56岁)于1月9日下午离家后去向不明。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该警情构成刑事案件,随即立案侦查。1月12日17时许,公安机关在藤县新庆镇富荣村一民房内将黄某某成功解救,并先后抓获多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另有1名犯罪嫌疑人陈克政(男,39岁)在逃。目...

    时间:02-11
  • 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学员谈认识  新华社记者黄玥、董博婷  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

    时间:02-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