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科学家提出低碳水泥生产新方法 助力“双碳”目标

2023-02-09 19:10: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天津2月9日电 (孙玲玲 谢起贤)记者9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近日,该校罗景山教授课题组,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量碳排放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碳水泥生产新方法。有别于传统水泥生产制备工艺石灰石高温热解释放二氧化碳同时得到生石灰(CaO)的方法,该方法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将石灰石中的碳元素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质产物,可以用作燃料和化学品生产,有望助力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Science上。

  据了解,在众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建筑材料水泥的生产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2020年水泥行业碳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3.5%,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统计报告显示,生产1吨水泥约排放0.6吨二氧化碳,其中约60%排放来自于石灰石的热分解,消除石灰石热分解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罗景山课题组基于以往报道的电化学转化CaCO3制备Ca(OH)2研究,并结合课题组在电化学水分解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方面的研究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系统的石灰石转化生产消石灰和有价值碳质产物的方法。该方法将石灰石中的碳元素直接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质产物,可以用作燃料和化学品,为水泥行业碳减排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论文相关技术已由南开大学和海螺集团联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此项技术提出了基于电化学法进行水泥生产来实现水泥行业脱碳的新概念,罗景山教授团队正在对反应体系和反应器件进行优化设计,以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目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氨气作燃料,陶瓷烧制迈向零碳排放

      经项目改造的中试窑炉使用100%氨气燃料,通过窑炉冷态点火升温,现场调控温度、压力等烧成制度后,成功烧制了首块零碳氨燃料绿色瓷砖。纯氨燃烧窑炉烟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现场采样检测,检验结果显示,其烟气污染物等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本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王 宇  建筑陶瓷生产要经过12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目前...

    时间:01-19
  •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首单跨境碳交易落地

      中新社海口1月3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3日发布消息称,该中心首单跨境碳交易于近日成功落地。  本次跨境交易产品为被全球认可的核证碳减排标准(VCS)下的国际核证减排量(VCUs),交易项目来自印度,交易量为10185吨,买卖双方分别为北京太铭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BITGREEN CARBON A...

    时间:01-03
  • 云南: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中新网昆明12月30日电 (记者 韩帅南)30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期印发的《云南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解读。《规划》提出,到2025年,云南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 ...

    时间:12-30
  • 生态环境部:建立长期稳定、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核算技术体系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2023年度及以后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28日解读该文件时对记者表示,要做好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与配额分配的衔接。供电量、供热比是第一个和第二...

    时间:12-28
  • 中国境外投资增加全球碳排放?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导读:有观点认为,中国境外能源、基建等项目增加了东道国的碳排放。这种观点忽略了东道国发展经济的需求,仅将中国投资后的碳排放水平与原始状态作简单比较,逻辑片面。事实上,由于中国能源项目的环保标准更高,碳排放强度更低,所以在发电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中国项目的碳排放反而更少。此外,中国在其他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也在助力东道...

    时间:12-22
  • 气候变化绿皮书:中国大部分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已出现脱钩趋势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 (刘文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1日发布第14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其中指出,中国大部分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已出现脱钩的趋势。  这本名为《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的绿皮书通过对2021年187个城市的绿色低碳水平进...

    时间:1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