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2023-03-08 08:1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具有渐进式特点,需要不同年龄阶段统筹衔接推进。”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委员、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坤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提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对创新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此,张坤认为,近年来,各方面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教育部先后印发《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对有关工作进行部署。2018年,团中央印发《共青团大中学生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大纲(试行)》,提出要统筹构建大中学生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体系。

  不过,“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张坤认为,面对较长的育人“时间线”和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亟须通过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弥合现有思政引领在不同学段衔接性、贯通性不足的问题,在载体、方法、人才、资源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汇聚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育人合力。

  因此,张坤提出3方面建议:夯实“一体化”的科学基础,构建“大思政”的工作体系,给予专门政策保障

  为夯实科学基础,他建议,要加强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认同机理、接受习惯的基础研究,梳理提炼不同阶段青少年思想意识关键点,整合凸显贯通其中的逻辑主线,探索形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进阶方法,构建层层递进的工作逻辑,不断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依托研究成果,分层级设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和呈现形式,科学构建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层次递进的思想引领标准体系。“特别注重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少年化’阐释,在各个不同年龄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张坤说。

  同时,张坤建议,采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等多元考核评价方式。

  “‘大思政’是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和完善的保障体系,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张坤建议,要构建“大思政”的工作体系。

  他认为,教育部门应坚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教师一体化建设,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使各阶段思政引领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层次递进。同时,支持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探索有共青团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引领一体化工作模式和载体,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不断完善共青团推优入党、少先队推优入团的阶梯式成长体系建设。宣传部门应坚持分层分类、精准宣传引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各类产品、活动。

  在政策保障方面,张坤认为,要在各类各级课题研究计划中,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作为重点支持方向,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托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课题中设置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组织更多权威专业力量开展研究,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

  此外,建议出台青少年通俗理论读物出版扶持计划,通过给予政策、资金、培训等激励支持,吸引优质内容生产者参与创作出版党的创新理论青少年读本,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图书教材。

  同时,建议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各类社会实践阵地资源,建立统一的“全国青少年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联络点”,制定统一的参观、接待、教育、培训等规则,规范统一标准,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工作

  张坤还建议,要建立贯通各个年龄段、全覆盖的青少年思政类实践活动权威认证体系,建立分级进阶的激励机制,贯穿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促进思想政治实践活动有效衔接,充分激发青少年积极性、荣誉感。

  (记者 杨宝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沈阳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原标题:沈阳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记者7日自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2023年,沈阳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组织开展特色招聘活动300场,支持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  沈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沈阳市商务局局长赵戈介绍,今年,沈阳提出了引育高层次人才500人、吸引...

    时间:03-08
  • 让教育“通”起来、“香”起来、“新”起来,有何新招?

    原标题:(两会观察)让教育“通”起来、“香”起来、“新”起来,有何新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如何破解乡村教师留不住、职业院校受歧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教育相关问题受到关注,多位代表委员对此积...

    时间:03-08
  • 广西“95后飞机医生”:向挑战而生的酷女孩

    原标题:广西“95后飞机医生”:向挑战而生的酷女孩  图为咸俊进行航前检查。 俞靖 摄  清晨5点,闹钟响起,“95后”女孩咸俊搭乘接驳车来到机场就位。6点30分,领取工具箱,绕机检查、上机检查、逐项核对。夜晚8点30分,结束一天的工作,交还工具箱,回家。看似单调重复的工作却极具挑战性,这是深圳航空南宁分公司航线维护...

    时间:03-08
  • 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原标题:(两会观察)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议题。从政策举措到服务手续,从培养模式到就业岗位,从高校到企业……多位代表委员为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支招。  资料图:某招聘会现场(图文无关)。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提高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匹配度...

    时间:03-08
  • “90后”苗妹杨昌芹:“竹”梦乡村 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原标题:(两会声音)“90后”苗妹杨昌芹:“竹”梦乡村 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2023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云连线集中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第六代传承人杨昌芹拎“包”赴会。  杨昌芹拎的这个“包”很特别,不是大品牌,也没有昂贵的材质。“这是手提竹编包,用我们当地的竹子自己...

    时间:03-08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代表委员...

    时间:03-08
  • 留学报国,砥砺奋斗逐梦青春

      图①:建设者在广东省广州市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展高空作业。  陈志强摄(人民视觉)   图②: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的志愿者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李新义摄(人民视觉)   图③: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天平乐府·正仓院乐器之复原彩响”演奏会。  新华社记者 杨...

    时间:03-08
  • 国之大计,教育事业基础牢(民生共话)

      图①:贵州医科大学的师生在该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交流。  新华社记者 陶 亮摄   图②: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机械类技能实训室学习。  郝群英摄(人民视觉)   图③:江西省樟树市锦绣幼儿园的孩子体验立体悬浮地球仪。  周 亮摄(人民视觉)   图④:江苏...

    时间:03-08
  • 培养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

    原标题:培养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   【连线代表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崔海洋委员提出:“我们迫切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传播中国观点、拥有世界眼光、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出众外语水平、通晓国际惯例的高水平非通用语复合...

    时间:03-08
  • 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

    原标题: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   【两会专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