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2023-03-08 08:5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两会观察)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议题。从政策举措到服务手续,从培养模式到就业岗位,从高校到企业……多位代表委员为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支招。

  资料图:某招聘会现场(图文无关)。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提高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匹配度

  中国人社部日前表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

  “‘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间,供需匹配度还有待协调。”在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看来,供需不协调与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培养方式还无法完全满足现实需求有关。

  他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引导高校探索人才培养多元融合发展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也建议,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改革,强化产教协同育人,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可以胜任许多一般性白领人员的工作,会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产生巨大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表示。

  他建议,优化现有教育模式,使之朝着更加现代化和有效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

  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如何缓解?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贡献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建议国家从政策层面出手,出台相关政策,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建议,在2022年社保“缓返补”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企业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对于吸纳应届大学生的企业根据招聘人数,实施前半年免、后半年减半缴纳社保的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哪里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数字经济在就业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引领作用。

  在刘尚希看来,传统的就业认知框架亟需突破,建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来吸纳青年就业,应鼓励、支持和拓展平台就业,以电商、网约车、物流配送、在线教育、信息服务和数字场景设计等作为吸纳青年就业的主要方式。

  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

  “一些高校毕业生长期难以就业,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出《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建议通过提供一对一咨询、心理健康援助等方式,缓解就业焦虑,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创业培训等,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民进中央还建议,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对当前部分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要求须为“当年毕业”的做法予以纠正。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则建议,对以灵活就业形式在新业态中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加强职业安全保障和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碧霞建议,深入研究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要求,切实为学生和学校减负。(记者 袁秀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沈阳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原标题:沈阳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记者7日自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2023年,沈阳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组织开展特色招聘活动300场,支持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  沈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沈阳市商务局局长赵戈介绍,今年,沈阳提出了引育高层次人才500人、吸引...

    时间:03-08
  • 让教育“通”起来、“香”起来、“新”起来,有何新招?

    原标题:(两会观察)让教育“通”起来、“香”起来、“新”起来,有何新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如何破解乡村教师留不住、职业院校受歧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教育相关问题受到关注,多位代表委员对此积...

    时间:03-08
  • 广西“95后飞机医生”:向挑战而生的酷女孩

    原标题:广西“95后飞机医生”:向挑战而生的酷女孩  图为咸俊进行航前检查。 俞靖 摄  清晨5点,闹钟响起,“95后”女孩咸俊搭乘接驳车来到机场就位。6点30分,领取工具箱,绕机检查、上机检查、逐项核对。夜晚8点30分,结束一天的工作,交还工具箱,回家。看似单调重复的工作却极具挑战性,这是深圳航空南宁分公司航线维护...

    时间:03-08
  • “90后”苗妹杨昌芹:“竹”梦乡村 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原标题:(两会声音)“90后”苗妹杨昌芹:“竹”梦乡村 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2023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云连线集中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第六代传承人杨昌芹拎“包”赴会。  杨昌芹拎的这个“包”很特别,不是大品牌,也没有昂贵的材质。“这是手提竹编包,用我们当地的竹子自己...

    时间:03-08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代表委员...

    时间:03-08
  • 留学报国,砥砺奋斗逐梦青春

      图①:建设者在广东省广州市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展高空作业。  陈志强摄(人民视觉)   图②: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的志愿者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李新义摄(人民视觉)   图③: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天平乐府·正仓院乐器之复原彩响”演奏会。  新华社记者 杨...

    时间:03-08
  • 国之大计,教育事业基础牢(民生共话)

      图①:贵州医科大学的师生在该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交流。  新华社记者 陶 亮摄   图②: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机械类技能实训室学习。  郝群英摄(人民视觉)   图③:江西省樟树市锦绣幼儿园的孩子体验立体悬浮地球仪。  周 亮摄(人民视觉)   图④:江苏...

    时间:03-08
  • 培养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

    原标题:培养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   【连线代表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崔海洋委员提出:“我们迫切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传播中国观点、拥有世界眼光、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出众外语水平、通晓国际惯例的高水平非通用语复合...

    时间:03-08
  • 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

    原标题: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   【两会专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