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广西“95后飞机医生”:向挑战而生的酷女孩

2023-03-08 08:5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广西“95后飞机医生”:向挑战而生的酷女孩

  图为咸俊进行航前检查。 俞靖 摄

  清晨5点,闹钟响起,“95后”女孩咸俊搭乘接驳车来到机场就位。6点30分,领取工具箱,绕机检查、上机检查、逐项核对。夜晚8点30分,结束一天的工作,交还工具箱,回家。看似单调重复的工作却极具挑战性,这是深圳航空南宁分公司航线维护助理工程师咸俊每天高度专注的“梦想职业”。

  图为咸俊进行绕机检查。 俞靖 摄

  2019年,咸俊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那时生性活泼,喜欢挑战的她还是师父身后的“小跟班”,看着接送飞机的指挥棒、耳机、转弯销在师父手里灵活运转。工作时,师父细致地讲解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传授检修知识。下班后,咸俊查阅资料,深究不同型号的飞机维修技能,向师父请教工作中的难题。

  看着一架架飞机经过师父的检修飞上蓝天,她期待早日真正走上岗位,接手这份神圣的工作。“当时我还不能独自操作,体会不到师父的辛苦,看着师傅操作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后来自己干的时候,才觉得这个工卡怎么填都填不完。”咸俊告诉记者。

  图为咸俊核对检修单。 俞靖 摄

  忙碌是咸俊的工作常态。早上8点到9点,晚上11点到12点是航班最多的时候,还有不少航班会在晚上飞回南宁过夜。她带着工具箱奔赴数不清的航前检查、航后检查和过站检查,每次都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刻也马虎不得。

  “如果发现零件少了,就必须得找到,不然飞机是不能放行的。我们的放行是对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承诺,一次也不能出错。”咸俊严肃地告诉记者。

  安全、准确、无误是咸俊工作时的口头禅,也是飞机维修工作的核心要求。白班时,咸俊需要在清晨6点30分到位,提前90分钟为第一班出港飞机做航前检查。夜班则是更大的挑战,从晚上8点30至第二天清晨6点30分,复杂的深夜航后检查每次需持续30多分钟。维修师打着手电筒进行拆卸和安装,是体能的考验,也是专注力的挑战。

  量气压九件套是每次飞机检修必备的工具。咸俊说:“量轮胎气压是最紧张的一步,旋出防尘帽之后,需要又快又准地把轮胎气压表接上,这个流程需要用到很多的小工具,稍有不慎就会把小工具掉落到轮胎外壳里,需要拆掉外壳才能拿出来。”

  图为咸俊填写工具领取单。 俞靖 摄

  咸俊介绍,今年以来,航班越来越多,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但她总能在工作里找到乐趣。“因为检修的时候比较紧张,所以经常把检查工作当成升级打怪,每完成一架飞机的检修都让我有100%的成就感。我从高中时就立志,要做技术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如今梦想成真了。”咸俊说。

  从事飞机检修工作十分考验维修师的执行力与反应能力,他们的判断也时刻影响着机组与乘客们的生命安全。正如咸俊所说:“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工作,毕竟飞机不会照着书本出故障”。

  图为咸俊领取工具。 俞靖 摄

  在深圳航空南宁分公司航线维修分部,还有很多像咸俊一样怀着“飞机梦”的青年工作者,以他们的方式守护飞机安全,为蓝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 解婷婷 杨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沈阳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原标题:沈阳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记者7日自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2023年,沈阳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组织开展特色招聘活动300场,支持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  沈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沈阳市商务局局长赵戈介绍,今年,沈阳提出了引育高层次人才500人、吸引...

    时间:03-08
  • 让教育“通”起来、“香”起来、“新”起来,有何新招?

    原标题:(两会观察)让教育“通”起来、“香”起来、“新”起来,有何新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如何破解乡村教师留不住、职业院校受歧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教育相关问题受到关注,多位代表委员对此积...

    时间:03-08
  • 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原标题:(两会观察)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议题。从政策举措到服务手续,从培养模式到就业岗位,从高校到企业……多位代表委员为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支招。  资料图:某招聘会现场(图文无关)。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提高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匹配度...

    时间:03-08
  • “90后”苗妹杨昌芹:“竹”梦乡村 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原标题:(两会声音)“90后”苗妹杨昌芹:“竹”梦乡村 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2023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云连线集中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第六代传承人杨昌芹拎“包”赴会。  杨昌芹拎的这个“包”很特别,不是大品牌,也没有昂贵的材质。“这是手提竹编包,用我们当地的竹子自己...

    时间:03-08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代表委员...

    时间:03-08
  • 留学报国,砥砺奋斗逐梦青春

      图①:建设者在广东省广州市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展高空作业。  陈志强摄(人民视觉)   图②: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的志愿者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李新义摄(人民视觉)   图③: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天平乐府·正仓院乐器之复原彩响”演奏会。  新华社记者 杨...

    时间:03-08
  • 国之大计,教育事业基础牢(民生共话)

      图①:贵州医科大学的师生在该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交流。  新华社记者 陶 亮摄   图②: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机械类技能实训室学习。  郝群英摄(人民视觉)   图③:江西省樟树市锦绣幼儿园的孩子体验立体悬浮地球仪。  周 亮摄(人民视觉)   图④:江苏...

    时间:03-08
  • 培养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

    原标题:培养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   【连线代表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崔海洋委员提出:“我们迫切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传播中国观点、拥有世界眼光、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出众外语水平、通晓国际惯例的高水平非通用语复合...

    时间:03-08
  • 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

    原标题: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   【两会专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