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

2023-03-08 08:28: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

   【两会专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大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能力也有信心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贤金代表说,大学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是培育科研人才、创造科研成果的摇篮,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是当前国之所需,是未来发展所趋,也是大学使命所在。

   把大学打造成科技创新策源地,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杨贤金代表认为,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要充分激发这些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和后备力量的创新能力与活力,大力推进育人模式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机制束缚难题,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强化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是大学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路径。杨贤金代表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平台、大团队、大设施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逐步加强。“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大学应该集聚力量、集中资源,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要服务‘国之大者’,坚持‘为党分忧、为国担当’;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四个面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要瞄准国家急需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建设大平台、组织大团队开展集成攻关;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锻造‘大国重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杨贤金代表说,基础研究在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都发挥着先导作用。“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问题,都要在基础研究上找解决方法。“大学有丰富的基础学科资源,深厚的研究底蕴,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开展基础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认为,在基础研究上寻求突破,一方面要先做好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找准“空白点”,下好“先手棋”,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自由探索,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不断认识新事物、揭示新规律。

   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一环。杨贤金代表认为,大学要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锚定科技发展前沿,超前布局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助力前瞻性、开创性、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作用,建设更多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将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转化为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优势。

   (记者 陈建强 刘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沈阳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原标题:沈阳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记者7日自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2023年,沈阳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组织开展特色招聘活动300场,支持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  沈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沈阳市商务局局长赵戈介绍,今年,沈阳提出了引育高层次人才500人、吸引...

    时间:03-08
  • 让教育“通”起来、“香”起来、“新”起来,有何新招?

    原标题:(两会观察)让教育“通”起来、“香”起来、“新”起来,有何新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如何破解乡村教师留不住、职业院校受歧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教育相关问题受到关注,多位代表委员对此积...

    时间:03-08
  • 广西“95后飞机医生”:向挑战而生的酷女孩

    原标题:广西“95后飞机医生”:向挑战而生的酷女孩  图为咸俊进行航前检查。 俞靖 摄  清晨5点,闹钟响起,“95后”女孩咸俊搭乘接驳车来到机场就位。6点30分,领取工具箱,绕机检查、上机检查、逐项核对。夜晚8点30分,结束一天的工作,交还工具箱,回家。看似单调重复的工作却极具挑战性,这是深圳航空南宁分公司航线维护...

    时间:03-08
  • 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原标题:(两会观察)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议题。从政策举措到服务手续,从培养模式到就业岗位,从高校到企业……多位代表委员为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支招。  资料图:某招聘会现场(图文无关)。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提高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匹配度...

    时间:03-08
  • “90后”苗妹杨昌芹:“竹”梦乡村 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原标题:(两会声音)“90后”苗妹杨昌芹:“竹”梦乡村 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2023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云连线集中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第六代传承人杨昌芹拎“包”赴会。  杨昌芹拎的这个“包”很特别,不是大品牌,也没有昂贵的材质。“这是手提竹编包,用我们当地的竹子自己...

    时间:03-08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代表委员...

    时间:03-08
  • 留学报国,砥砺奋斗逐梦青春

      图①:建设者在广东省广州市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展高空作业。  陈志强摄(人民视觉)   图②: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的志愿者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李新义摄(人民视觉)   图③: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天平乐府·正仓院乐器之复原彩响”演奏会。  新华社记者 杨...

    时间:03-08
  • 国之大计,教育事业基础牢(民生共话)

      图①:贵州医科大学的师生在该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交流。  新华社记者 陶 亮摄   图②: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机械类技能实训室学习。  郝群英摄(人民视觉)   图③:江西省樟树市锦绣幼儿园的孩子体验立体悬浮地球仪。  周 亮摄(人民视觉)   图④:江苏...

    时间:03-08
  • 培养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

    原标题:培养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   【连线代表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崔海洋委员提出:“我们迫切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传播中国观点、拥有世界眼光、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出众外语水平、通晓国际惯例的高水平非通用语复合...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