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让健康照护更有温度(新职·新知⑧)

2023-11-20 08:4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曾统玉在整理病床。
  瞿 波摄

  简道成(右)在搀扶照护对象进行康复训练。
  瞿 波摄

  “早上好,昨晚睡得舒服吗”“别着急,细嚼之后再把饭菜慢慢咽下”“来,把手给我,要测今天的血糖了”……在医院、社区、家庭、养老机构等场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几乎寸步不离地守护在照护对象身旁,细心地进行健康与生活照料——他们就是健康照护师。

  作为新职业之一,健康照护师通过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观察发现照护对象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老人进行预防、康复及照护,或提出送医建议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社会对健康照护师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寸步不离地陪伴身旁

  ——管得了日常健康,看得住吃喝睡眠,顾得上心情愉悦

  上午9点不到,记者走进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康复科大楼,看到健康照护师简道成正搀扶着照护对象老陆做肢体康复训练。

  医院里,大家都亲切地叫简道成“简大哥”。今年3月,经朋友介绍,简大哥开始担任65岁的脑溢血后遗症患者老陆的健康照护师,负责看护老陆的日常起居。

  “老陆,今天的饭菜香不?是你爱人做的哟,你看人家好关心你哟!”中午,简大哥细心地喂老陆吃着午饭,并不断逗老陆开心。喂完饭,简大哥拿起旁边的水壶,帮助老陆喝水润喉咙。

  作为健康照护师,简大哥除了洗漱、上厕所,其余所有时间几乎都和老陆在一起。简大哥向记者展示他的每日行程:早上6点半左右,简大哥等老陆睡醒,需要给他喂水、喂药,同时帮他洗漱和准备早餐。白天,会将老陆带到康复中心,帮助老陆改善肢体功能。晚上,负责给老陆擦洗身体,进行四肢按摩。就寝前,需要保证床上用品干燥清洁。直到老陆安然入睡,简大哥一天的健康照护工作才算结束。

  除了日常起居的看护之外,简大哥还要每天陪老陆谈心、加强语言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简大哥告诉记者,对于健康照护师而言,会遇到不少有基础疾病的老龄看护对象,这些老人随着年岁老去,智力和语言能力会逐渐衰退。老人的情绪有时不稳定,会哭、会闹、会耍脾气。健康照护师需要主动交流谈心,从心理层面给予安慰,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在搀扶老陆进行康复训练时,我会说‘老陆,雄起’来鼓励他。晚上睡前,我也会和他聊天,告诉他‘有任何需要我都会在身旁’。”简大哥说。

  管得了日常健康,看得住吃喝睡眠,顾得上心情愉悦。在简大哥的精心照护下,老陆从开颅手术后的卧床不起,到现在能在室外散步,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中秋期间,老陆的儿子从深圳回到大足,专程登门向简大哥致谢。

  “当老陆的儿子握着我的手,满眼感激之时,我的心中美滋滋的,干这份工作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简大哥笑着说。

  像家人一样倾听诉求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照护对象也会感受到你的暖意

  做好健康照护师不是一件容易事。从业者在掌握康复护理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心理观察和细致沟通的能力,能够有效回应服务对象的诉求。

  曾统玉对此深有体会,50多岁的她有多年的健康照护经验,至今已看护过十余位照护对象。据她介绍,她的照护对象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多为失能、半失能老人。“老人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舒服,却很难准确用语言反馈。在看护时,健康照护师需要多问多观察,和老人聊天的过程其实是在给老人做‘体检’,能够及时掌握照护对象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特点。”

  了解照护对象基本情况后,极致的细心和耐心是曾统玉做好照护工作的诀窍。以照护糖尿病患者为例,光是吃饭这一项,就有很多讲究:在食物类型上,避免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类食物的摄入,防止患者血糖升高。喂饭时,需要让失能、半失能患者保持身体后仰45度的“半坐”态,便于吞咽,又不容易被呛住;饭前饭后还要测量患者血糖,做好记录和数值对比……

  “必须要把老人当作自己的家人来照顾,站在子女的角度去理解老人,你才能做好这份工作。”曾统玉曾遇到一位癌症晚期的照护对象,老人由于疼痛,不分昼夜地发出叫喊和敲打声。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曾统玉都会拉着对方的手,像儿女般轻声细语地安抚:“婆婆,不要闹嘛,你要把心静下来,身体才会好点。等你舒服了,我们明天就出去耍……”

  “我们要多问多观察,主动发现照护对象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健康信号和看护需求。给照护对象足够的安全感,让对方信任你、依赖你。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你把照护对象当作家人,他们也会感受到你的暖意。”曾统玉说。

  曾统玉也曾照顾一位有认知障碍的老人。记得结束工作、向老人告别时,老人拉着曾统玉的衣角,叫出了她的名字,轻声说“别走”。曾统玉眼眶湿润:“老人困在时光里,忘记了很多事情,却还能在记忆碎片里记住我。”

  提升健康照护的业务能力

  ——这份工作做得越久,自己的照护功夫也越来越“精”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此外,还有大量慢性病患者、术后康复患者,他们不同程度需要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健康照护师的出现能够满足专业化、精细化的照护需求,帮助减轻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看护压力,有利于我国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建立。

  随着社会对健康照护师的职业认可度提高,队伍建设要求也越来越规范。依照《健康照护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健康照护师被分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5个等级,业内称为“一二三四五”,等级越高,工作年限及学时要求就越高,对于同一照护项目的技能要求也越严格。《标准》规定,健康照护师需要具备生活照护、基础照护、活动与康复、心理照护等能力,较高等级的健康照护师还需具备培训指导、照护管理和技术改进等能力。

  经验丰富的曾统玉已获评为高级技师,她依旧每天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业务能力。曾统玉介绍,除了参与医院科室的培训外,她还报名参加健康照护的培训,增加医学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让自己有能力照护好更多类型的人。简大哥如今是初级工,他也在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沟通水平,并准备参加健康照护师的升级考核,“更高等级的证书代表你更专业嘛”。

  广阔的行业前景和完善的评价机制,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投身其中。在重庆市大足区聚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记者见到了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陈立梅,她表示:“健康照护师课程很有挑战性,但想到能够帮助照护对象减轻疾病痛苦,我愿意在这个行业深耕。”

  2021年起,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策扶持下,大足区聚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健康照护师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参加结业考试通过后便能“持证上岗”。陈立梅已顺利拿到合格证书,即将迎来她的第一位照护对象。大足区人力社保局局长蒋仕惠告诉记者,当地将扩大健康照护师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培育发展更多的高水平健康照护机构,为相关人才提供精准有效护航,让失能、半失能老人得到更为专业周到的照料。

  “这份工作做得越久,自己的照护功夫也越来越‘精’。每当看到照护对象身体状况转好,我心中都充满成就感。”曾统玉干劲十足,她正在总结多年的照护实践经验,希望今后能够开设自己的健康照护机构,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举行

    原标题: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举行11月18日-2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广东省第六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举行。暨南大学副校长张荣华在19日举行的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暨南大学将竭诚当好东道主,严格按照大赛组委会的各项要求,精心准备、悉心安排,细心工作、...

    时间:11-20
  • 让优质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家庭(人民时评)

      2020—2023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36亿元,新建48个地市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3个城市(区)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发布……新时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扩大托育服务供给,为更多家庭带来便利。  幼有所托,是重要的民生。近...

    时间:11-20
  • 在台州,读懂和合文化

      和合人间文化园。  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外国友人在参观和合文化展陈。   潘侃俊摄   天台山国清寺。  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11月7日,2023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开幕。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泰国、保加利亚等国...

    时间:11-20
  • 搭建表演艺术交流广阔平台

      图为世界剧院联盟揭幕。  国家大剧院供图  11月13日,2023世界剧院联盟大会暨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在国家大剧院开幕,世界剧院联盟正式揭幕。  作为由国家大剧院倡议发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际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世界剧院联盟目前已有来自全球五大洲、19个国家的30家艺术机构加入。2023世界剧...

    时间:11-20
  • 课间十分钟,呵护学生茁壮成长

      日前,针对一些学校缩短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缩小课间活动范围一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而言,课间十分钟能起到重要作用。教育从来不是只关乎分数成绩,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才称得上是科学的教育...

    时间:11-20
  • 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在京启动

      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张一琪)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通计划”)18日在北京大学启动。记者从会上获悉,这项在教育部支持下,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与全国9所重点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专项计划,将加强院校合作与资源共享,着力培养服务国家需求的通用人工智能领...

    时间:11-20
  • 破译古文字的文明密码

      在清华大学展出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成果。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书影。   新华社发  参加“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的专家学者在参观清华简。  两位观众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内的“甲骨互动体验区”参与体验活动。   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古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时间:11-20
  • 西藏美术馆开馆

      图为观众在西藏美术馆参观画作《草原纪事》。  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摄  本报拉萨电(记者鲜敢)11月15日,西藏美术馆正式开馆,该馆系西藏首座自治区级美术馆。  西藏美术馆占地面积4.7公顷,总投资近5.5亿元,总建筑面积超3.28万平方米,以“喜马拉雅的钥匙”为设计理念,馆内划分为主展馆、艺术互动体验区、艺术家...

    时间:11-20
  •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论坛举办

      本报电(王畅)近日,以“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BDA(BeijingDanceAcademy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论坛”在北京举办。  本届论坛设置“‘桃李杯’与舞蹈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舞蹈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一带一路’上的舞蹈文化”三个论题方向。在为期一个月的学术盛会中,将以开闭幕式、...

    时间:1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