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乡村之美|以“数”先行 从浙江湾底村“预见”未来乡村

2023-07-13 12:04: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7月13日电(记者 林波)走进湾底未来乡村数字监测中心,在数字大屏上,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等农作物环境数据实时显示,通过监控视频还可以在后台近距离观察瓜果生长状态,若出差,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远程操控,进行生产作业。

  这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未来乡村”数字化生产中的“可视可控”场景。

湾底天宫小区加装电梯项目。 林波 摄

  围绕未来乡村“三化九场景”建设,湾底村投资560万元建成7200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推行农业生产数字化远程监测调控系统,充分用好科技强农“外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2023年,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千万工程”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改变了亿万农民面貌,而湾底村正是这“万千”之一。

湾底村垃圾分类一景。 林波 摄

  曾经的湾底村,一条黄泥路,“弯来弯去弯不到底”。

  为改变这一面貌,湾底人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走上劳动致富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至2002年底,湾底村集体资产近1亿元,经营性收入达400万元。

湾底未来乡村数字监测中心大屏。 林波 摄

  但“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如何谋求更进一步的科学发展,适应加速的城镇化和现代化成为湾底人思考的重心。

  据湾底村党委第一书记吴祖楣介绍,2003年9月起,按照浙江省委领导要求,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与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湾底村香蕉园一景。 林波 摄

  2004年,湾底村敏锐洞察到假日游的商机,利用其地处城区近郊的区位优势,成立宁波天宫庄园休闲旅游有限公司,先人一步做起农业旅游,利用现有的桑果种植园,开展采摘游的业务,还在该市率先举办桑果文化节,吸引城里人来村子采摘、垂钓、吃农家菜。

  渐渐地,口碑积累起来了,尝到甜头的湾底人也在“开发全域旅游”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目前,湾底村已拥有12个参观点、3条特色旅游线,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包含餐饮)年收入7000多万元,成为集农业观光采摘、乡村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都市里村庄、城市中花园”。

工作人员介绍香蕉棚控制柜手机端操作。 林波 摄

  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湾底村也在不断探索着新的发展模式,以期引入更多“发展合力”,让村民生活幸福感满满。

  从低矮平屋到别墅楼房,再到如今“一键直达”的电梯房……今年72岁的湾底村村民殷爱婷感受到了加装电梯带来的便捷,“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进出方便多了,买菜串门也简单了。”

  记者了解到,湾底村在宁波市率先推进整小区加装电梯项目,为小区内所有多层住宅全部装上电梯,共计67部。

  村民住宅的点滴变化,见证着湾底村的发展历史,也体现了湾底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审视当下,作为“先富”起来的“明星村”,未来,湾底村如何高质量发展

  “未来乡村建设是湾底村再次创业的关键节点。”在湾底村党委书记蔡国成看来,“未来乡村”也是数字化、智慧化的代名词。

  在湾底村,除了运用了水培、基质栽培等无土栽培技术的农业产业外,该村还打造了浙江省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智能温室。

  “上面是滴灌,下面是保温管,能对土壤进行加温,冬天的时候能让土壤保持15℃左右。”在智能温室内,湾底村村委会委员顾雁冰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天宫庄园的“数字化”应用,除了调控种植条件外,其还可以控制遮阳棚、水帘、风机等设备。

羊角蜜种植棚。 林波 摄

  如今,“数字化”标签成了湾底村的一大特色,不仅增加了游客吸引力,更在同类农旅产业中“出圈”,让游客实地了解数字化给农业带来的改变。

  此外,在“双碳目标”下,该村还建成宁波市首座光储一体化电力驿站,推广光储一体化路灯、地源热泵新技术、停车场光伏发电和新能源充电桩等项目,并配置有机垃圾降解处理机,让“低碳”成为一张新名片。

  以“数”先行,铺路“未来乡村”发展。蔡国成表示,在工业发展方面,该村工业企业已全部走上了正规化发展,更是建设了天宫电商直播产业基地,迭代升级全域治理数字化系统,实现与地区数字化平台互联互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筑梦未来。(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蓝皮书:广州农村从业人员总数呈增长趋势

      中新网广州7月13日电 (孙秋霞 程景伟 高泽芝)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日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根据蓝皮书,2010年至2021年,广州农村从业人员总数整体呈增长趋势,2021年增至438.27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8%。  蓝皮书指出,2021...

    时间:07-13
  • 上海召开长三角城市群枢纽党建大会

      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殷立勤 陈超) 7月13日,在长三角城市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座谈会暨枢纽党建超链大会上,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安徽省合肥市等15个市、区、县建立长三角城市群党建共同体,携手贯通“枢纽党建·城市连廊”,发布“枢纽党建·超链密码”,形成“枢纽共识...

    时间:07-13
  • 台胞青年“打卡”广西 尽情领略壮乡风情

      中新网南宁7月13日电 题:台胞青年“打卡”广西 尽情领略壮乡风情  作者 韦佳秀  “在南宁我品尝了老友粉,非常好吃,吃完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研究生陈昭玮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很期待在未来几天的行程中品尝到地道的螺蛳粉,领略美誉天下的桂林山水。  7月10日至1...

    时间:07-13
  • 3天100公里 内蒙古“90后”牧民的游牧之路

      中新网锡林郭勒7月13日电 题:3天100公里 内蒙古“90后”牧民的游牧之路  作者 崔博群  “遥远的天空之下,是蒙古族的摇篮;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心灵的归处;爱敏河的水,纯洁得像一颗心;归乡的思绪,是禁不住的泪和唱不完的歌。”转场间隙,“90后”牧民钢苏勒德一边看着牛羊一边吟诵着蒙语诗歌。图为骏马...

    时间:07-13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带去新理念 福建福鼎唱好“海之歌”

      中新网宁德7月13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福建省宁德市,是“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工作制度的起源地。35年来,这一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发展,成为当地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2022年,宁德市出台《关于大力弘扬“四下基层...

    时间:07-13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12站:再从兰州出发,畅游展里汲取“甘肃宝典”

      中新网兰州7月13日电(闫姣)7月,正值“丝路游”旺季,丝绸之路贯穿全境的甘肃为不少游客青睐。如何游?去哪儿游?不妨先畅游进“展”里,汲取“甘肃宝典”,再从兰州出发,奔赴西北。  从古丝绸之路千年的石窟,跳跃到黄河畔的巍峨石林;从古时的驼铃商道,翻转至今日的鸣笛班列;从黄沙漫天的西北边陲,穿越至彩衣与...

    时间:07-13
  •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业界代表共探国际传播创新实践

      中新网长沙7月13日电(向一鹏)7月12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国际传播论坛在长沙举行。论坛以“讲好中国故事 共塑中国形象”为主题,知名媒体人、专家学者、出海品牌企业代表等领域相关人士分享了各自面向海外受众发出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创新实践、成功经验和睿智思考。  发挥新媒体在国际传播...

    时间:07-13
  • 中缅边境云南澜沧破获特大运输毒品案 缴毒17公斤

      中新网普洱7月13日电(程俊龙)记者13日从云南普洱边境管理支队获悉,该支队近日在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破获一起特大运输毒品案,缴获冰毒17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普洱市有“一市连三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与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依,毗邻世界毒源地“金三角”,是打击涉毒违...

    时间:07-13
  • 山西警方通报一起刑事案件 此前曾悬赏3万元抓捕犯罪嫌疑人

      中新网朔州7月13日电 (记者 李庭耀)7月13日,山西省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2023年7月11日8时许,朔州市朔城区民福花园小区附近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案发后,朔州警方已于7月13日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根据此前报道,王某是朔州市环卫清洁中心管理的环卫工人,...

    时间:07-13
  • 山西省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今日投递

      中新网太原7月13日电(记者 胡健)7月13日10时18分,家住山西省太原市长兴南街某小区的郭晋收到太原邮政揽投员送来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通知书,山西省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即日开启。  当日,山西省将有17封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到考生手中,其中太原市有5封。为确保每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安...

    时间:07-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