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台胞青年“打卡”广西 尽情领略壮乡风情

2023-07-13 17:57: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宁7月13日电 题:台胞青年“打卡”广西 尽情领略壮乡风情

  作者 韦佳秀

  “在南宁我品尝了老友粉,非常好吃,吃完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研究生陈昭玮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很期待在未来几天的行程中品尝到地道的螺蛳粉,领略美誉天下的桂林山水。

  7月10日至17日,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广西分营活动举行,来自台湾宜兰大学、义守大学、高雄科技大学等10所院校的30余名台胞青年走进“壮乡”广西,沉浸式体验广西独特的美景和文化。

  据介绍,此次夏令营活动,营员们将参访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展示中心、柳州螺蛳粉现代产业园,感受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探访阳朔西街民俗文化,领略美誉天下的桂林山水。

  陈昭玮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广西。他观察到,在南宁骑行电动车的人很多。“台湾的机车(摩托车)族非常多,而且广西的气候、夜市文化跟台湾很相近,来到这里感觉很亲切。”陈昭玮说道。

  来自台湾高雄科技大学的学生关芷琳说,广西是她在大陆的第三站,未来她要“打卡”大陆的各个省份。“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后,我觉得收获蛮大的。”关芷琳说。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传统文化的所在地。在这里可以看到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以及传统古朴的纺织工艺;近距离接触被誉为“世界铜鼓之王”的西汉云雷纹大铜鼓,了解广西铜鼓文化。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我看到很多不同样式的民族服饰,有布衣常服,也有华锦亮绣;工艺上有桑麻丝蚕,也有纺车织机,这些都让我对壮乡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关芷琳说。

7月12日,台胞青年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中国剪纸,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合影留念。杜一航摄

  “00后”准大一新生莫菁来自台湾桃园市,12日,她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剪纸,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进行合影留念。

  当天,台胞青年走进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并亲身体验剪纸等活动,感受传统民族技艺的魅力。“我会把剪纸收藏起来,拿回台湾跟家人和朋友们分享。”莫菁说。

  今年9月,莫菁将前往华中师范大学就读心理学专业。她说,当代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希望未来能通过自身所学,为两岸青年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

  参与本次活动的台湾教师吴震坤表示,两岸需要相互了解,本次夏令营活动为两岸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机会。“希望台湾青年通过此行,了解大陆人文历史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就,找到在大陆发展的机会,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据悉,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二十届,共有两万多名台胞青年通过该活动来到大陆交流学习。(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籍媒体人打卡内蒙古博物院 感受中华民族发展史

      中国日报网7月13日电(记者齐磊 陈昕钰)7月12日,“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内蒙古站火热开启。中外记者首站打卡内蒙古博物院,参观展陈的馆藏珍品,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形成的历史脉络。  内蒙古博物院展陈的件件珍品背后都有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外籍媒体人时时驻足,得以窥见这片...

    时间:07-13
  • 中国有约|敕勒川草原焕新颜 生态“数智”变富民“药方”

      中国网7月12日讯(记者 刘桢珂)盛夏,雨雾蒙蒙的敕勒川草原,花香、草香扑面而来,翻滚着的绿色波浪和各色特色花朵勾绘出一幅壮丽的草原图景。  敕勒川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据史料记载,过去这里曾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条件所限,加之无...

    时间:07-13
  • “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内蒙古站启动

      中国日报网7月12日呼和浩特电 7月12日上午,“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内蒙古站在内蒙古博物院启动。本次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传播局指导,主题为“文明交流互鉴 经济互利共赢”。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日报网等负责同志,以及采访团的中外媒体记者、“中国故事...

    时间:07-13
  • 高温下的劳动者│无惧“烤”验 用汗水“筑就”城市之美

      央广网合肥7月13日消息(记者鲍玉婵)7月11日,入伏的第一天,在合肥市包河区南二环与西递路的交口的一处施工现场,建设者们顶着烈日坚守一线,挥汗如雨,努力确保当日工作计划的完成。  9时许,当记者到达建设工地上时,木工师傅谭林正准备从工地楼顶下来。  头戴安全帽,手提大水壶。这样的配置,在工地上属...

    时间:07-13
  • “10+3青年科学家”南宁共话国际卫生健康合作

      中新社南宁7月13日电 (韦佳秀)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戴钢13日表示,该部将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营造开放合作创新生态,促进各国青年科学家加深了解,互相学习,激发创新灵感。  当天,第5届10+3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戴钢在该论坛上作上述表示。本届论坛是第1...

    时间:07-13
  • 拓宽渠道 完善服务 各地方各高校推出务实举措促就业

      央视网消息:除了专门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宏志助航培训,面对青年就业压力,各地方、各高校近期都在加强促就业的力度。  北京市教育部门牵头制定66项工作措施,通过开展就业指导系列直播活动、走访企业等,开拓就业岗位4.1万个 。  宁夏开发学前教育、城乡社区、司法协理、乡村医生等岗位,并将岗位补助...

    时间:07-13
  • 11国青少年上海体验中医文化

      中新社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品茶、用六神丸粉末制作精油皂、体验针灸……正在此间参加第17届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的近70名中外青少年,13日走进东方绿舟,感受海派中医文化的魅力。  在当日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旅中,茶艺师通过茶艺表演和解说,带着青少年们了解茶的泡饮过程、品茶的礼仪。新...

    时间:07-13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打造首都文化新名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盛夏午后,走进位于前门西河沿街的正乙祠戏楼,昆曲《牡丹亭》正在上演。百年戏楼曲调悠悠,仿若昔时繁华重现眼前。  “这里原是明代的寺庙,康熙年间,浙江银号商人集资建了祠堂。”胡同里的老人家,对正乙祠的过往如数家珍。  祠堂里藏着的二层...

    时间:07-13
  • 甘肃夏河泥石流灾害失联人员遗体均已找到 搜救工作结束

      记者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委宣传部了解到,7月13日18时许,夏河县“7·10”山洪泥石流灾害失联人员遗体均已找到。至此,夏河县“7·10”山洪泥石流灾害人员搜救工作已结束。本次灾害共导致4人遇难,7人受伤。  目前清淤和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推进。  (总台记者 张磊 马凌峰)...

    时间:07-13
  • 11国青少年上海体验中医非遗 感受千年传承中医妙法

      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品茶、用六神丸粉末制作精油皂、体验针灸……正在此间参加第17届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的近70名中外青少年,13日走进东方绿舟,在非遗体验中,感受海派中医文化的魅力。中外营员在制作六神丸粉末精油皂。 陈静 摄  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是由上海市人民对外...

    时间:07-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