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东西问·汉学家丨墨西哥汉学家莉莉亚娜:理解中国文化不应仅限于旗袍、中国结等符号

2023-11-10 20:1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理解中国文化不应仅限于旗袍、中国结等符号

  ——专访墨西哥汉学家莉莉亚娜·阿索夫斯卡

  作者 凌云

  从拉美“文学爆炸”开始,以马尔克斯、胡里奥·科塔萨尔为代表的拉美作家作品享誉世界,亦影响着中国文坛。时光流转,近年来中国作家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也走进拉美,受到当地人喜爱。

  中国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内涵丰富。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译者,墨西哥汉学家莉莉亚娜·阿索夫斯卡(Liljana  Arsovska)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认为,今天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应仅限于旗袍、中国结等符号,在译介过程中,需要更广泛地呈现中国文化的宽泛与多元。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你从事墨西哥汉语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超过30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拉美现状如何?

  莉莉亚娜:中国经历改革开放,敞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但此前拉美国家民众对其了解并不多。因文化理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当出版社开始将中国当代文学介绍到墨西哥等国家时需要大力推广和宣传,译者需要做好翻译并增加备注。随着拉美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熟悉程度增加,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识愈发深入,这一变化也随之影响译者的工作

  如今,中国文学作品在拉美图书出版市场依然处于“接触阶段”。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有很多电话打到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咨询他的情况。而近几年中国当代文学在拉美已经积累了一批读者,他们以学习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年轻大学生为主。但有点遗憾的是,目前拉美国家进口图书的整体价格还处于高位,没有完全符合大众的消费需求。

观众在辽宁省博物馆参观“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墨西哥古代文明展”。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黄金昆 摄

  我希望未来关于中国文学的课程可以走进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走进更多拉美高校,面向学生,培养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让中国文学的种子在这些青年中生根发芽,相信会影响深远。

  中新社记者:你曾提到,你的梦想是以文学译介等方式再造巴别塔,让中国文化真正走进墨西哥。为此,你做了哪些工作?在翻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时,你如何理解和呈现中国文化?

  莉莉亚娜:有时候译者更像一座桥梁,我们所做的不仅是文本、字词的翻译工作,更需要跨越社会、文化体现原作者的“声音”(作家风格和立意)。译者需要一辈子自我成长体会,不断精进业务能力。有时候我会站在读者的角度,再去读自己的译作,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不足,这恰恰是这份工作充满挑战和魅力的地方。

莉莉亚娜翻译出版的《当代中国小说集》封面。受访者供图

  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敲开了拉美世界的大门,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内涵丰富。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大城市工作,他们将自己的子女留在乡村,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今天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不仅仅是旗袍、中国结等符号,它变得更加宽泛和多元,而作为译者我们需要更广泛呈现中国文化。

  中新社记者:在你翻译的作品中,有不少是现实题材。这些是否可以促进拉美读者了解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中国?你如何看待当代文学作品与现实的关系?

  莉莉亚娜:西班牙语和中文都不是我的母语,从事翻译工作,我曾对自己持怀疑态度。起点源于中国作家王蒙的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作者幽默的笔触、故事背景以及个人情感,促使我开启了翻译之旅。小说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当时中国社会开始受到西方思想和事物影响,东西方交融,人们餐桌上的食物也发生着“碰撞”。也正是那时,我来到中国留学,一个高中毕业的女孩用自己的视角关注着中国发展变化,关注着普通人餐桌的变化。

  文学作品尤其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是让人了解一个国家重要的方式。区别于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更强,更容易吸引不同年龄段和身份背景的人走进其中。我们常说讲好一个国家的故事,那谁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我想无疑是作家。中国当代文学是呈现立体、丰富、多元社会风貌的画卷,更成为一个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不少中国作家到访拉美,与当地读者交流互动。他们的作品在拉美受到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莉莉亚娜:越来越多中国当代作家来到拉美,与当地读者进行交流,这无疑是推广中国文学非常好的方式,未来也希望有更多中国作家走进拉美。

莉莉亚娜翻译的《我不是潘金莲》译本封面。受访者供图

  我在翻译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时,曾经将片段分享给不同年龄段和身份背景的朋友试读。有的人会被作者幽默的风格吸引,有的人会试想这样的故事是否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在同一部作品中,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内涵。但是受欢迎的作品也有共性之处,比如徐则臣《跑步穿过中关村》在墨西哥受到欢迎,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墨西哥人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像。虽然社会背景不同,地名不再熟悉,但是跨越万里,还是能够读到直击人心的内容——原来大城市的年轻人,都在努力打拼,寻求更好的生活。

  中新社记者:中墨、中拉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作为译者如何跨越文化和历史背景?

  莉莉亚娜:这件事本身是存在难度和挑战的,比如在阐述东方的“集体观念”和西方的“个人观念”等方面。有时候我们彼此之间有误解,往往是因为只看到了一个片面现象,而没有了解现象的成因以及社会历史发展背景。

获得第50届全球生态旅游大使世界总决赛冠军称号的墨西哥佳丽玛丽亚(前左四)在南京学习书法,体验中国文化。泱波 摄

  很多人会奇怪中国为何几十年间发展如此迅速,其实纵观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人勤劳、创新、创造等内在的品质。在跨越文化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不惜笔墨帮助读者将某一现象置身于大的背景之下,并进行深入阐述。我想这也是破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钥匙”。

  此外,中西语翻译人才培养是关键。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相关人才要对于翻译职业本身感兴趣,还要基于两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等全方面认知。成为译者并以此为职业其实是非常难的,但如果学习中文的人数增加,以及有机会到中国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人员基数扩大,未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完)

  受访者简介:

  莉莉亚娜·阿索夫斯卡(Liljana Arsovska),墨西哥汉学家、翻译家,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于1981年至1985年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并于2002年获该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编写出版了拉丁美洲第一部供母语为西班牙语的中文学习者使用的汉语语法教材——《实用汉语语法》(2011),翻译或主持翻译出版《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集》(2013)、《我不是潘金莲》(2015)、《一句顶一万句》(2014)、《我叫刘跃进》(2014)等文学作品。2014年,荣获第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十年之约,“乌镇声音”呼唤网络命运共同体

      在小桥流水、桨声灯影里,乌镇峰会已步入第十个年头。  当互联网之光照进江南水乡,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交错展开的时空中,你看见了什么?身穿红马甲的“乌镇管家”穿梭在大街小巷。这是随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乌镇的第二年,涌现出的一支自治新队伍。出租车司机、快递员,又或是买菜的大妈都会是其中的一员...

    时间:11-08
  • “七七事变”86周年:南京各界以历史的声音呼唤和平

      中新社南京7月7日电 (记者 申冉)“躲在床上被子里的夏淑琴,由于恐惧,吓得大哭,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3刀,当场就昏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她被4岁小妹妹的哭声惊醒了……”2023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6周年,也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内,社会各...

    时间:07-07
  • 台湾资深配音演员康殿宏40余年“声音情缘”: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中新网重庆7月6日电 题:台湾资深配音演员康殿宏40余年“声音情缘”: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中新网记者  钟旖  从20多岁入行算起,今年67岁的台湾资深配音演员康殿宏已与“声音”打交道40余年。  作为至今仍活跃在一线的配音演员,康殿宏近日在重庆旅游间隙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虽已为上千角色配...

    时间:07-06
  • 夏季达沃斯传递跨国公司声音:继续扎根中国不动摇

      中国日报网6月30日电(记者程钰 马思 欧阳诗嘉) 6月29日,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顺利结束全部议程,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落下帷幕。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时表示,未来更长时间里,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强大动能,也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互...

    时间:06-30
  • 世界聚焦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如何唱响中国声音?

      中新网天津6月29日电 题:世界聚焦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如何唱响中国声音?  作者 高鹏 周亚强  6月27日至29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从瑞士山间小镇到中国海滨之城,这场跨越山海的东方之约受到世界瞩目,吸引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政商精英、学者及创新人士参加。这一次,“聚...

    时间:06-29
  • 达沃斯声音|中国向世界传递信心

      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27日在天津开幕  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名代表出席  论坛以“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  为主题  探寻经济复苏之道  在为期三天的论坛时间里  聚焦六大专题  设置170多个场次分论坛  与会嘉宾加强对话  世界经济论坛的...

    时间:06-28
  • “山西之夜”首秀夏季达沃斯论坛:向世界发出“山西声音”

      中新网天津6月28日电 题:“山西之夜”首秀夏季达沃斯论坛:向世界发出“山西声音”  作者 高雨晴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天津举办。论坛开幕前夕,以“品鉴山西 拥抱世界”为主题的“山西之夜”活动,首次亮相夏季达沃斯论坛,向世界发出“山西声...

    时间:06-28
  • 选择志愿,重在“倾听内心的声音”

    眼下正是填报高考志愿的关键时刻。面对教育考试院下发的“大本”、电脑里一眼看不到头的志愿填报表格、手机里不断推送过来的“专家建议”等等,考生及家长往往非常焦虑:如何选专业?哪个专业“好”?怎样才能选对一个“好专业”?如何才能把分数用足,至少别“亏”了?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面对满天飞的各类信息,如...

    时间:06-27
  •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与读者一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编者    用纪实影像展现魅力  河南省驻马店市向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

    时间:06-27
  •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将持续在国际上发出民间公益慈善力量的声音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 (马广志 张素)记者26日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获悉,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简称ECOSOC)近日发出通知信函,正式授予其“特别咨商地位”。  经社理事会于1945年依照《联合国宪章》设立,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据悉,截至目前,全球已有6500余家非...

    时间:06-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