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企业 资本市场有力支持科技创新

2023-11-20 06:21:47

来源:经济日报

  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企业——

  资本市场有力支持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马春阳 勾明扬

  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在近日举办的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如何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成为与会专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股权投资“先锋队”作用显著

  股权投资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的能力。

  “私募基金是支持科技创新最活跃最基础的力量之一,成为初创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孵化器’‘助推器’,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配性。”中国证监会市场二部主任王建平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以来,90%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60%创业板上市公司曾获得过私募股权投资。截至今年6月,在投项目9.8万个,在投本金4.48万亿元。

  同时,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也在不断健全。截至今年9月,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服务企业近18万家;累计实现各类融资2.33万亿元;累计培育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910家。

  专家认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私募股权基金是服务未上市企业的重要力量。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私募股权市场,具有非标、大宗、低频、私密等私募特点,在权益登记和投后赋能等方面能为私募基金提供一定支持。私募基金在发掘投资标的和投后服务等方面可以更好对接区域性股权市场

  王建平表示,证监会将加强部际央地协同,不断优化私募基金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服务能力,支持私募基金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共同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效能。

  如何推动私募基金更好赋能科创企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何艳春表示,要促进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投科技,发挥“无形之手”的价值发现效能,筛选出最具成长性、竞争力的项目;推动引导基金投资先导性行业、硬科技领域,发挥“政府之手”的战略引导功能;推动资本市场加大长期资金供给,完善激励约束,培育和壮大优质科创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服务上市公司科创能力提升

  今年以来,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IPO公司数量和募资总额,均超过全部IPO公司的八成,显示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巨大支持。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介绍,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发支出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9%。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分别增长20.50%、15.86%和12.14%。三季度末,上市公司共拥有发明授权26.56万件。

  北京证券交易所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要阵地。“北交所将精准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型工业化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以及新科技、新赛道等领域企业的支持,着力引进一批创新成色足、成长性强、投资者认可的优质标的。”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说。

  上市公司如何提升创新效能?宋志平建议,企业创新要注重进行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有价值的创新,减少盲目创新,要把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结合起来;要研究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同创新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既要重视高科技创新,也要重视中科技和低科技创新的作用。

  完善全周期金融服务机制

  “科创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大量资本支持,从科学研究、基础技术开发、产品和工艺开发,到市场化导入,每个阶段都需要企业进行大规模、长周期的资本投入,处于不同阶段的创新企业都需要资本市场给予支持。”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表示。

  近年来,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臻完善,从区域性股权市场到新三板再到交易所,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经营发展所需资金。

  特别是注册制改革的推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各板块“错位发展”的市场格局更趋优化,科创企业更易获得资金支持。

  “对于创新药物公司来说,从立项到最后产品上市基本上要花10年时间。”海创药业创始人陈元伟说,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的企业上市,给了海创药业深化发展的机会。去年4月份,海创药业在最早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实现上市。

  今年8月,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对接迎来破题。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公开转让并挂牌审核指引——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企业申报与审核(试行)》,明确了四板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两种便利机制:一是开通绿色通道,二是实施公示审核,为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创新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路径。

  周贵华表示,北交所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做到与服务国家战略联动,与区域性股权市场联动,与新三板、沪深交易所联动,与私募创投市场联动的“四个联动”,推动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服务体系。(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跃居首位 中国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首次跃居首位 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记者 王雅婧  11月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专利申请量约160万件,位居世界首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专利是创新的重要衡量要素,反映一个...

    时间:11-20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跃居首位 中国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首次跃居首位 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记者 王雅婧  11月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专利申请量约160万件,位居世界首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专利是创新的重要衡量要素,反映一个...

    时间:11-20
  • 创交会搭建更完善科创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中新网广州11月19日电 (记者 王坚)“2023年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下称:创交会)线下企业807家、参展项目数2218个,均为历年之最。”据创交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19日介绍。活动现场。创交会办公室 供图  据介绍,创交会17日至19日在广州举行,由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九三学社中央、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

    时间:11-19
  • 创交会搭建更完善科创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中新网广州11月19日电 (记者 王坚)“2023年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下称:创交会)线下企业807家、参展项目数2218个,均为历年之最。”据创交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19日介绍。活动现场。创交会办公室 供图  据介绍,创交会17日至19日在广州举行,由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九三学社中央、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

    时间:11-19
  • 创交会搭建更完善科创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中新网广州11月19日电 (记者 王坚)“2023年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下称:创交会)线下企业807家、参展项目数2218个,均为历年之最。”据创交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19日介绍。活动现场。创交会办公室 供图  据介绍,创交会17日至19日在广州举行,由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九三学社中央、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

    时间:11-19
  • 创交会搭建更完善科创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中新网广州11月19日电 (记者 王坚)“2023年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下称:创交会)线下企业807家、参展项目数2218个,均为历年之最。”据创交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19日介绍。活动现场。创交会办公室 供图  据介绍,创交会17日至19日在广州举行,由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九三学社中央、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

    时间:11-19
  • 高交会观察:奏响中外科技创新合作“交响曲”

      中新社深圳11月19日电 (张璐)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19日在深圳落幕。二十五载栉风沐雨,高交会让许多的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和海外科技企业“走进来”,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本届高交会以“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的超过10...

    时间:11-19
  • 高交会观察:奏响中外科技创新合作“交响曲”

      中新社深圳11月19日电 (张璐)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19日在深圳落幕。二十五载栉风沐雨,高交会让许多的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和海外科技企业“走进来”,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本届高交会以“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的超过10...

    时间:11-19
  • 高交会观察:奏响中外科技创新合作“交响曲”

      中新社深圳11月19日电 (张璐)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19日在深圳落幕。二十五载栉风沐雨,高交会让许多的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和海外科技企业“走进来”,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本届高交会以“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的超过10...

    时间:11-19
  • 高交会观察:奏响中外科技创新合作“交响曲”

      中新社深圳11月19日电 (张璐)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19日在深圳落幕。二十五载栉风沐雨,高交会让许多的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和海外科技企业“走进来”,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本届高交会以“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的超过10...

    时间:11-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