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美欧加深介入恐使俄乌冲突在2023年进一步升级

2023-01-05 06:35: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俄罗斯国防部2023年1月2日向外界公布,1月1日凌晨,乌克兰军队使用“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袭击了顿涅茨克地区马克耶夫卡一支部队的临时部署点,导致63名俄军人死亡。在此之前两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在新年致辞中誓言捍卫俄主权完整。俄乌冲突至今已持续300余日,当前局势不仅未见停战迹象,反而因美西方的进一步深度介入而朝着战事趋紧、危机持续升级的方向发展

  2022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1.7万亿美元的联邦支出法案,其中包括470亿美元用于对乌克兰的额外援助。据美国彭博社统计,加上这笔最新援助,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到2022年年底,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650亿美元的援助。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向乌克兰输送的军事装备不断加码升级,从最初的防御性单兵作战武器,如“毒刺”防空导弹、标枪式反坦克导弹等,一路升级至具备强大杀伤力的M777榴弹炮、“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等进攻性武器,致使士兵与平民伤亡惨剧不断发生。近期美国又宣布最新一轮对乌军事援助计划,承诺将首次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这些军事武器的破坏力和杀伤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美国的多个欧洲盟友虽对美发出的援乌要求多有不满,但最终还是追随美国向乌提供非自愿支持。

  美欧向乌克兰提供“全方位”支援的战略意图明确——尽可能拖延俄乌战事,对俄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制裁、军事上威胁,并将乌作为其“遏俄”“弱俄”“耗俄”的工具。事实上,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之初,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就已介入俄乌局势,开始向乌方提供包括武器装备、战术指导训练在内的军事援助,只是先期的介入程度更为隐蔽。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后,美欧介入姿态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除了直接对俄外交施压,美立法与行政部门均高调通过相关法案、发布行政命令,同时联合北约集团进一步扩大对乌各类军事援助的规模,提高情报信息的支撑力度。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022年9月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时称,为削弱俄罗斯,西方国家持续不断地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俄乌冲突实际上是俄与“西方集体”之间的冲突。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欧深度介入俄乌局势的背后,是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与力图重拾大国地位的俄罗斯之间的激烈战略博弈。为此,美国及其北约盟友不惜持续升级俄乌战事,将俄乌战场变成其先进武器的试验场和检验地。

  不过,西方很可能低估了俄罗斯构建自身安全屏障的决心和发起战略反击的能力。普京几天前发表的新年致辞,实际上已为2023年的俄乌战事定下了俄方的基调。2022年12月31日,普京一改往年在克里姆林宫发表新年演说的惯例,直赴俄南部战区军营,并以军人为背景向全俄民众发表新年致辞。普京将2023年定义为“转折之年”,他强调,“2022年是充满艰难但必须选择的一年,俄罗斯为了捍卫主权完整、保护社会团结必须作出行动,为俄罗斯的未来和真正独立奠定基础分界线。2023年的俄罗斯将继续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战斗”。有分析认为,普京选择在军营以军人为背景发表新年致辞,本身就表明俄罗斯在2023年将继续依靠军事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2022年8月25日签署的关于俄罗斯武装力量扩军的总统令,已在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俄军编制将增加13.7万人,现役军人总人数将超过115万。在近日举行的俄国防部扩大会议上,防长绍伊古还表示,有必要将俄军总兵力扩充至150万人。国防部“二次”扩军超30%的计划,随后也再次获得了普京总统的支持。

  鉴于以上动向,分析普遍认为,虽然美国至今未直接派员参战,避免在战场上同俄军直接对抗,但随着美欧进一步加码对乌军事援助,俄乌战事在2023年恐将持续,其烈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欧洲和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里·苏斯洛夫日前表示,美国可能会在2023年向乌克兰提供能够攻击俄罗斯领土的远程导弹、无人机等武器。美国持续介入俄乌冲突,将导致俄罗斯与美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对抗进一步升级。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美欧加深介入恐使俄乌冲突在2023年进一步升级

      俄罗斯国防部2023年1月2日向外界公布,1月1日凌晨,乌克兰军队使用“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袭击了顿涅茨克地区马克耶夫卡一支部队的临时部署点,导致63名俄军人死亡。在此之前两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在新年致辞中誓言捍卫俄主权完整。俄乌冲突至今已持续300余日,当前局势不仅未见停战迹象,反而因美西方的进一步深度介入而朝着战事...

    时间:01-05
  • 俄乌局势进展:俄军人员擅用手机遭定位致马克耶夫卡遇袭 乌总统与四国领导人通话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综合消息:俄媒4日援引一名俄官员说法报道称,俄军人员违反禁令大量使用手机遭乌军定位,是马克耶夫卡袭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3日分别与荷兰、英国、挪威和加拿大四国领导人通电话,讨论对乌支持等问题。  俄军人员擅用手机遭定位致马克耶夫卡遇袭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日消息,俄罗斯...

    时间:01-04
  • 黄靖:俄乌冲突如何收场对中国比较有利?

    站在2023年的开端,战争和疫情仍未远离,世界依然面临动荡与不安。然而,挑战总是与希望并存。在史书中注定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2022年,该如何评价?2023年,我们值得怀有哪些期待,理应对哪些“黑天鹅”事件做好心理准备?本篇延续观察者网“回顾2022、展望2023”专家访谈系列,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上海外...

    时间:01-04
  • 2022军势|陆军武器:俄乌冲突深刻影响陆战武器发展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这场突如其来的高技术条件下的高强度军事冲突给全球局势发展增加了太多不确定因素,也从一个侧面成为了验证新世纪以来世界地面武器发展成果的最佳“考场”。如今,俄乌军事冲突早就已经从两国的较量转变为俄罗斯与北约国家之间的“军事对决”。无论是俄方还是北约,都...

    时间:01-04
  • 欧洲天然气价跌至俄乌冲突以来最低 欧洲能源危机成过去式?

    参考消息网1月3日报道据法新社报道,欧洲天然气批发价格2日跌至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这场冲突曾推动天然气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报道称,冬季的温暖天气使各国可以少用由于预计来自俄罗斯的供应减少而储备的天然气,而俄乌冲突前俄罗斯是欧洲主要的天然气供应方。欧洲天然气价跌至...

    时间:01-04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乌火箭弹致俄军63人死亡 冯德莱恩与泽连斯基通电话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综合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2日称,俄军位于顿涅茨克地区马克耶夫卡居民点区域内的临时部署点遭到乌方火箭弹打击,造成63名俄方军人死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讨论了对乌援助等问题。  俄称乌火箭弹致俄军63人死亡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消息,俄罗斯国...

    时间:01-03
  • 前北约将军预测俄乌今年夏季将达成某种形式的停火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今日俄罗斯(RT)”3日报道,德国陆军高级军官、北约联合司令部前指挥官汉斯·洛塔尔·多姆罗斯将军预测,俄乌冲突将于2023年夏季达成某种形式的停火。  “我预计今年初夏(俄乌)会出现停火,”多姆罗斯2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补充称,在今年2月至5月期间,双方很可能会意识到“陷入困境”,那时将会是停火谈判...

    时间:01-03
  • 前北约将军预测俄乌今年夏季将达成某种形式的停火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今日俄罗斯(RT)”3日报道,德国陆军高级军官、北约联合司令部前指挥官汉斯·洛塔尔·多姆罗斯将军预测,俄乌冲突将于2023年夏季达成某种形式的停火。  “我预计今年初夏(俄乌)会出现停火,”多姆罗斯2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补充称,在今年2月至5月期间,双方很可能会意识到“陷入...

    时间:01-03
  • 乌俄战事陷入僵局 俄乌谁是最终赢家?德媒列6大因素

    德国《商报》网站2022年12月27日发表题为《胶着的战局:这些因素将决定成败》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目前乌俄战事陷入僵局。以下六大因素将决定谁是最终赢家:乌俄战事陷入僵局 俄乌谁是最终赢家?德媒列6大因素1.谁先耗尽补给?乌俄战事的激烈程度超过了欧洲二战后的任何一场战争。美国政府估计,...

    时间:01-03
  • 英国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 俄乌冲突爆发后,英国进口俄罗斯天然气量急剧下降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2日,英国外交、联邦事务及发展部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英国已从1月1日起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英国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 俄乌冲突爆发后,英国进口俄罗斯天然气量急剧下降俄乌冲突爆发后,英国进口俄罗斯天然气量急剧下降。去年,英国进口了31.2亿立方米的...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