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2023-06-27 09:0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与读者一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编者

  

  用纪实影像展现魅力

  河南省驻马店市向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凭借丰富题材、新颖视角和独特风格,纪实影像受到海内外观众关注,成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为纪实影像创作者提供优质平台、有效激励,有利于挖掘更多好故事。为鼓励创作者用纪实影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外文局等机构联合推出了“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久居中国的英国小伙子,准备以体验中国各行各业的亲身经历,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发展变化;深爱传统技艺的创作者,计划展现两代匠人对传统茶艺的传承、创新与热爱;还有创作者计划把镜头对准华南虎的过去未来。参与者越广泛,纪录题材就会越多元,中国故事也就能更丰富生动。

  纪实影像是传承历史、展现形象、对话文明的时代影像,也是让世界感知中国的有效途径。期待更多人参与到纪实影像的队伍里,拍摄出中国发展的多彩画卷,让更多外国朋友爱上中国、爱上中华文化。

  青年是传播纽带

  北京市海淀区杨卓凡

  广袤中华大地上,孕育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由谁来讲、怎么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近年来,在对外交流中,一出生就与信息时代无缝对接的“Z世代”青年群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每年邀请外国青年参与,深入城市与乡村进行文化体验。每位外国青年拍摄一部10分钟左右的纪录短片,在不同国家地区展映。这些外国青年的创作,带来了新鲜的受众视角,能够挖掘更符合海外年轻群体审美取向的内容,具有强烈感染力。例如,4位马达加斯加青年围绕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推广种植的故事拍摄影片,不仅激发了马达加斯加人民感谢中国的共鸣,也在国际上引发反响。

  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吸引更多海外青年来中国、看中国、体验中国文化,能够有效促进文化交流与情感互通。经由他们的传播,中国故事将更有说服力,进而推动世界更好认识中国

  行动最有说服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祝佳祺

  大国形象往往在国际交往中树立。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个小竹罐折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广西被誉为“中药材之乡”,近些年,广西积极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出海”,壮医馆已经开到了柬埔寨等国家。小小的竹罐经药物高温煮后吸附在治疗部位,通过压力、药力等综合作用,一定疗程后能大大缓解一些类风湿患者的病情,广受柬埔寨等国人民的好评。医务工作者们用实际行动推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走出去”,写就了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发展故事,塑造了良好的中国形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举办东博会与东盟国家共享发展机遇,中老铁路服务两国人民往来与经济发展需求,各类文化交流交往持续推进……一项项看得见的行动,推动各国人民联系日渐紧密。行动最有说服力、感染力。持续推进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必将深入人心。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7日 05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首都师范大学举办大学生廉洁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及优秀作品展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以艺倡廉”大学生廉洁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及优秀作品展,共展出130余件优秀美术作品。作品展开幕式现场。校方供图此次作品展以“廉洁文化建设”为主题,学生们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运用海报设计和数码绘画等多种美术形式,历时半年创作了300多幅美术作品。学校从...

    时间:06-27
  •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郭福寄语毕业生:驰而不息 用实干书写人生精彩代码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在手里拿着一把锤子...

    时间:06-27
  • 选择志愿,重在“倾听内心的声音”

    眼下正是填报高考志愿的关键时刻。面对教育考试院下发的“大本”、电脑里一眼看不到头的志愿填报表格、手机里不断推送过来的“专家建议”等等,考生及家长往往非常焦虑:如何选专业?哪个专业“好”?怎样才能选对一个“好专业”?如何才能把分数用足,至少别“亏”了?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面对满天飞的各类信息,如...

    时间:06-27
  •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总书记还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系统集成统筹部署在知行合一上的推进...

    时间:06-27
  • 在传统手艺与时代潮流交会处找到青春坐标

    老手艺,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似乎是陈旧的事物。长期存在于农业社会中的老手艺,在人类进入机器化大规模生产后,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近几个月的调研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非遗“老手艺”,遇上了一群“新匠人”。 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会办成了“人类想象力大赛”,很多风筝代表性传承人把传统手...

    时间:06-27
  • 南京理工大学:培养敢闯会创的学生

    日前,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上,南京理工大学“光影流转——亿像素红外智能成像的开拓者”项目从全球340万个项目中突出重围,以860分的总成绩斩获全国冠军。在我国高校顶尖创新创业竞赛中,南京理工大学在2015年捧得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2018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

    时间:06-27
  • 复合型医学人才,不仅仅能当医生

    31省份高考分数线26日悉数公布,2023高考季正式进入志愿填报阶段。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学什么”“怎么报”是一大考验,特别是面对新专业、跨学科,免不了懵懂、无措。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介绍,北京协和医学院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协和医班”,今年...

    时间:06-27
  • 以法治方式推动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26日,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在作草案说明时表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广泛丰富。”...

    时间:06-27
  • 让“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标识

    日前,杭州市制定并发布《2023年杭州儿童友好10条》,从儿童友好空间、交通出行、心理健康等10个方面,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无独有偶,北京市的小朋友也收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礼物”——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等单位联合印发《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6方面22项重点任务,合...

    时间:06-27
  • 在乡村振兴中开辟青年就业创业新天地

    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青年是乡村振兴人才梯队的重要组成,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