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外专家:全球海洋治理需要加强国际互动与合作

2023-06-29 22:33: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青岛6月29日电 (蔡亚群)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29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闭幕。在主论坛、相关分论坛以及嘉宾访谈中,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涉海领域嘉宾纷纷表示,基于目前情况,全球海洋治理不仅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更要加强全球海洋领域的互动与合作。

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图片摄于2023年6月28日)中新社发 蔡亚群 摄

  “我们目前对于海洋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现场出席主论坛开幕式并在演讲中表示,随着海洋变暖、酸化和缺氧情况日趋严重,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正在发生变化,对水产、经济等产生巨大影响。但这些挑战并非不可克服,要求全人类共同行动,各尽所能,携手推进海洋治理。

  而面对全球海洋开发的不平等现状,77国集团主席代表理查德·图尔·德拉康塞普西翁在主论坛上呼吁:“我们需要通过紧急调动资金、海洋技术转让以及能力建设等手段,加强相关科学知识的生成和研究,从而保护海洋健康,促进海洋在可持续发展当中的贡献。”

  对于全球海洋合作与治理,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负责人焦念志表示,海洋碳库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其体量是土地的20倍,是大气的50倍。未来,其团队将在有关框架下建设全新的科研平台,服务全球海洋科研人员持续开展创新性研究,并生产出相应的优质公共产品,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智慧。

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逾30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余名嘉宾与会。 (图片摄于2023年6月28日)中新社发 蔡亚群 摄

  “探索深海最终是要实现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表示,为了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长期利用,需要在海洋保护与利用之间寻求协调。他希望,各方继续深入参与全球深海治理,平衡保护与利用,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前驻沙特、埃及大使吴思科认为,目前人类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海洋也面临气候变化、生态安全等新问题,因此需要新的国际合作,涵盖科研、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持续扩大全球海洋治理合作圈。

  本届论坛以“‘海洋十年’,和合共生”为主题,由中国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聚焦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简称“海洋十年”)七大愿景之一的“健康且有复原力的海洋”,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防灾减灾论坛、深海保护与利用论坛、国际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等9个分论坛,旨在为深化全球海洋合作与治理注入新动能。论坛同期举办2023东亚海洋博览会和两场企业经贸对接活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启幕 助力完善全球海洋治理

      中新网青岛6月28日电 (蔡亚群)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28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启幕。本届论坛聚焦海洋环保、产业、科技等领域,旨在促进多层次务实合作,助力实现联合国“海洋十年”愿景,为完善全球海洋治理注入更多积极因素。  据悉,本届论坛为期三天,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时间:06-28
  • 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有效保护海藻场、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今天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二审。草案新增规定,要求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内人为活动的监督管理,定期评估保护成效;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藻场、海草床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禁止违法占用、损害自然岸线。  (总台央视记者 肖冰毅...

    时间:06-26
  • 《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全球海洋治理开启新篇章

      □ 秦天宝  6月19日,联合国会员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以下简称《协定》)。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的第三个执行协定,《协定》对各国海洋权益影响甚大,也对全球海洋善治带来诸多启发...

    时间:06-26
  • 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主论坛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主办的“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主论坛活动,6月7日在北京新落成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出席。主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

    时间:06-07
  • 推动全球海洋事业发展不断开启新篇章(命运与共)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覆盖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孕育生命的摇篮、联通世界的纽带、促进发展的平台,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集体会见应邀出...

    时间:04-24
  • 新研究发现全球海洋微塑料污染物快速增长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综合多年观测数据发现,自2005年以来,全球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物快速增长,目前可能总共有超过230万吨微塑料漂浮在表层海水中。  微塑料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在海洋中累积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为了全面评估海洋微塑料污染情况,美国“五环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综合已有观测数据和...

    时间:03-13
  • (两会声音)代表聚焦海洋强国建设:建议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中新网北京3月12日电 (王逸飞)“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明确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维护海洋权益”?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喜球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建议,要重视国际海底资源勘查评价,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人类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后,随着人口...

    时间:03-12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蔡中平:把“砍树”变成“看树” 用好“绿色碳库”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黄令妍)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把“林家乐”搞起来,把“砍树”变成“看树”,“卖山”变成“卖生态”,“卖木材”变成“卖景观”,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赢得“金山银山”。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

    时间:03-08
  • 科研人员揭示大灭绝中海洋生态系统演化历程

      中新网武汉2月25日电 (王俊芳 程晓龙 马芙蓉)记者25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陈中强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生态计算模拟对2.52亿年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模式进行客观定量评价,发现海洋生态系统彻底坍塌比生物多样性崩溃晚6万年。  该研究成...

    时间:02-25
  • 科研人员揭示大灭绝中海洋生态系统演化历程

      中新网武汉2月25日电 (王俊芳 程晓龙 马芙蓉)记者25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陈中强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生态计算模拟对2.52亿年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模式进行客观定量评价,发现海洋生态系统彻底坍塌比生物多样性崩溃晚6万年。  该研究成...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