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主论坛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

2023-06-07 22:39: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主办的“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主论坛活动,6月7日在北京新落成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出席。主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主持,6位院士专家围绕主题分别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董光璧将中国古代科学传统提炼为五大学科体系、三大思想柱石和三次发展高峰,认为中国科学传统对未来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指出,“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在中国古代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对未来中医药传承和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以中国古代的记数与运算,以及商高、孟子、墨子等的人文思想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为例证,揭示出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和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仁宗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对科学伦理学的作用入手,提出“惟人万物之灵”“知行合一”“医本仁术”等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各种启示。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林认为数学的发展有两条发展路线,一条是从希腊欧几里得系统下来的,另一条是具有很强系统性的中国古代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的影响极其深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以瓷器、青铜、生铁与钢、丝绸与提花机、机械与仪器、造船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例证,提出在“料要成材,材要成器”过程中,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论坛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学术交流展”,展览以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主要特征为主线,分为“整体观念”“辩证思维”“实践思维”三个单元,并在专题部分将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及古代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展示。

  据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年内将陆续开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黄河“几字弯”上的水和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随着九曲黄河来到“几字弯”顶部,巴彦淖尔雄姿英发,尽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当马背上响起抒情的蒙古长调,只见火红的萨日朗蔓延到天边,奔赴一场敖包相会的约定。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跟随总书...

    时间:06-08
  • 南航、兵器工业集团等央企7名管理人员被查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8日通报,日前,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涉及兵器工业集团、南航集团、国机集团等。  根据通报,7人分别为:南航集团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赖建明,中煤集团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时间:06-08
  • 一见·从这项重大生态工程,领会总书记的系统观念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从系统观念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好...

    时间:06-08
  • 看图学习丨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深入自然保护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林场、水利部门等考察调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

    时间:06-08
  • 浙江海洋生态观察:智慧大脑如何解锁蓝色发展密码?

      中新网宁波6月8日电(记者 林波)在依山傍海的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沿浦镇,高度超2米的千亩红树林是其特有的风景线,当海风吹过,红树林的枝丫随风而动,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为海岸线带来了一首“生态赞歌”。  谁也想不到,这片沿浦湾滩涂及附近海域曾陷入资源过度开发、海洋污染等“发展烦恼”。  在...

    时间:06-08
  • 今年防汛形势如何?应急管理部介绍四方面重点工作

      中新网6月8日电 国新办8日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举行发布会。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王道席在谈及今年的防汛形势时透露,根据最新气象、水利预测情况,今年主汛期(6月至8月),全国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降水偏多1成以上;长江中游...

    时间:06-08
  • 2018年至2022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比前5年下降80.8%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 郭超凯)国新办8日在北京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在会上介绍,2018年至2022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比前5年分别下降80.8%、51.4%。  应急管理部是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的部门,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

    时间:06-08
  • 浙江磐安首次发现崇安草蜥 系中国特有珍稀物种

      中新网金华6月8日电(张斌 杨萤萍)8日,记者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获悉,当地首次发现一只崇安草蜥,其系中国特有珍稀物种。目前,当地工作人员已将这只崇安草蜥放归山林。  6月7日,磐安县仁川镇干部傅康强、葛旭飞在办公楼附近发现了一只蜥蜴,其躯体长度约是一只成人手掌宽度,尾巴很长。与普通蜥蜴不同的...

    时间:06-08
  • 中华白海豚、布氏鲸都来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

      今天(6月8日)既是“世界海洋日”,也是我国的“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布了《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  公报显示,2022年,对管辖...

    时间:06-08
  • 千余名乡贤掀“回归潮” 浙江县域耕甜“地瓜经济”

      中新网绍兴6月8日电(项菁)随着夏季到来,地处浙江绍兴诸暨市东和乡深山的尧舜养心谷休闲度假村吸引了一批批外来游客打卡。藏于绿水青山间的纳凉“秘境”主人,正是在上海经商又返乡投资的乡贤郭水尧。  “老家的山山水水,值得千千万万人看。”在外创业时,郭水尧就有这样的想法——回家乡投资项目。...

    时间:06-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