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科研人员揭示大灭绝中海洋生态系统演化历程

2023-02-25 19:3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2月25日电 (王俊芳 程晓龙 马芙蓉)记者25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陈中强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生态计算模拟对2.52亿年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模式进行客观定量评价,发现海洋生态系统彻底坍塌比生物多样性崩溃晚6万年。

  该研究成果揭示了生态系统韧性的一面及面对极端环境生态大危机时惊人的抗灾恢复能力,也为未来生态系统管理带来启示,即在重大灾难事件发生时,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可能是更具灾难性的生态系统坍塌的前兆。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

  在地球生命长河中,生物经历了至少五次大灭绝。每次大灭绝最直接表现是生物多样性锐减,但与之伴随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灾恢复能力却鲜为人知。

  陈中强介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灾难事件,造成逾80%海洋生物物种灭绝,同时永久地改变了生态系统结构。这次极端事件为评价生态大危机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结构的演化关系,提供了绝佳窗口。

  陈中强团队运用国际最先进的生态系统数学模拟技术,开发了古群落生态数据库结合古食物网模型,主要利用生物之间捕食关系,将生态系统底层的初级生产者至最高层的顶级捕食者全部联结在同一食物网中,定量分析其网络结构及结构稳定性演化规律。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我国华南地区9条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汇编研究剖面记录的所有古生物数据,将其分为大灭绝前、其间和大灭绝后三个时间段。结果发现,海洋生物在本次生态大危机中遭受了两幕式灭绝打击,第一幕中生物多样性突然全面崩溃锐减,但直到6万年后,在海洋酸化及长时间高温和缺氧多重灾难打击下生态系统才彻底坍塌,从此现代演化型动物主宰了海洋各个角落。(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  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本报讯(记者 李瑶)苍鹭、草鹭、豹猫、貉、东方大苇莺……去年7月,野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来,示范区陆续迎来多位“新朋友”。人工监测、红外录影显示,30余种鸟类、兽类、昆虫在其中活...

    时间:02-21
  • 联合国重启旨在制定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的谈判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综合消息:据美联社19日报道,联合国总部将就制定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开启新一轮谈判。此前,相关谈判因各国代表未能达成一致被迫五次中止。  据报道,本次谈判自2月20日起持续到3月3日,拟议定条约将为保护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制定规则。  报道称,谈判将重点关注以下问题:海洋保护区的...

    时间:02-20
  • 联合国重启旨在制定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的谈判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综合消息:据美联社19日报道,联合国总部将就制定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开启新一轮谈判。此前,相关谈判因各国代表未能达成一致被迫五次中止。  据报道,本次谈判自2月20日起持续到3月3日,拟议定条约将为保护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制定规则。  报道称,谈判将重点...

    时间:02-20
  • 黄润秋: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努力共同遏制并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中国生态环境部18日消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努力,确保COP15大会决定全面落实,共同遏制并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黄润秋17日通过预录视频方式出席在英国伦...

    时间:02-18
  • 华夏博物之旅:展示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和生物多样性

      展示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和生物多样性(华夏博物之旅)  在素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美誉的云南,有这样一座特殊的博物馆——种子博物馆。种子博物馆位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内,是我国第一座以野生植物种子为主题的博物馆。  眼...

    时间:02-15
  • 油棕如何种植最有益?研究称休耕地可大增作物生产和生物多样性

      中新网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世界上扩张最快的作物之一,油棕怎样种植最有益?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性》最新发表一篇建模研究论文称,休耕地(不耕作的地块)使油棕种植园生物多样性大增,可同时最大化作物生产和生态益处。  该研究认为,在油棕种植园里留出原生林地块,...

    时间:02-07
  • 广西北海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 游客慕名而至

      中新网北海2月3日电(翟李强 柯议淇)2月3日,在偏南暖湿气流影响下,广西北海烟雨蒙蒙,但仍有不少游客在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海滩游玩,孩子们穿着雨衣水鞋在海滩上赶海挖螺、寻蟹猎奇,赶在开学前过足一把湿地游的瘾。  北海市近年来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显著...

    时间:02-03
  • 种子库,守护全球生物多样性

      种子库,守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国际视点)  核心阅读  种质资源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等相继实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等,世界各国更加认识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纷纷加强收集和保护工作。  去年12月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

    时间:01-31
  • 青海省政协委员建言设种质资源库 保护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

      中新社西宁1月18日电 (祁增蓓)“国家公园种质资源库建立后,应积极与国内外种质资源库进行合作交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吸引国内外优秀专家团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18日,青海省政协委员、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苏海红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生态地...

    时间:01-18
  • 生态环境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蓝图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17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特别是达成了历史性的成果文件——“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的蓝图。  2022年12月7日至19日,CO...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