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华夏博物之旅:展示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和生物多样性

2023-02-15 05:54:31

来源:人民日报

  展示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和生物多样性(华夏博物之旅)

  在素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美誉的云南,有这样一座特殊的博物馆——种子博物馆。种子博物馆位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内,是我国第一座以野生植物种子为主题的博物馆。

  眼前的这面种子墙,可以说是博物馆内最为亮眼的展品:2040根亚克力柱子中,盛放着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植物种子。整齐排列的种子墙犹如一幅巨型画作,让人得以一窥植物的奥秘。

  种子的出现,是植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迈过高山、远渡重洋,种子以其独特的生存模式跨越时空、散播全球,帮助植物成为现今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

  小如尘埃的斑叶兰种子,5万粒只有0.025克;而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塞舌尔海椰子,却重达20公斤。经过数亿年的演变,种子才形成了现在这样多样的外表和精妙的内部结构。站在种子墙前静静观赏,这里既有熟悉的松树、银杏等树木的种子,也有水稻、小麦、茶叶、咖啡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作物的种子。在香料墙上,146个展示台既陈设着我们常见的辣椒、花椒、八角等香料种子,还有姜味草、糯米香等更有特色的作物种子。不同种子、万千变化,展示的是自然世界的丰富多彩与生物的多样性。

  五颜六色的瓶子静静悬挂,各式各样的植物在瓶瓶罐罐中生长开花。“希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副主任牛洋说,“这是这组装置的名字。200多个瓶子,展示了56种濒危或具有科研、经济价值的植物离体材料。”组织培养是保存生物种质的有效方式,适当的培养基、光照和温度,可以令植物在瓶瓶罐罐中生长甚至开花,并保持与母体一致的遗传信息。牛洋介绍:“有些种子比较小,在野外也很难收集,从种子到育苗的过程非常困难,我们就通过这样的形式对它们的种质资源进行保存。”

  当然,种子博物馆并非种子实际的保存方式。博物馆的展陈主要用于科普,展示种子的多样性以及种子与人类的关系。更多宝贵的种质资源,珍藏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

  种质资源的保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说,种质资源的狭义概念是具有生命力或再生能力的遗传资源。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后,相当比例的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种子已经入库。当一个物种濒临灭绝时,我们就可以启用这些种质资源,使该物种的安全得到保障,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目前,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全球第二、亚洲最大的野生种质资源库。在这里,有一支专业的种子采集队伍。从荒漠戈壁到热带雨林,从世界屋脊到峡谷平原,种子采集员们的足迹遍布全国。为了采集和保存珍稀濒危和有重要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植物种子,他们必须跋山涉水,每年都有大半时间是在野外度过的。截至2021年底,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我国野生植物种子10917种87863份。

  种子代表生命和希望,保护种子就是保护未来。在当今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博物馆解说词中所言:“只有依靠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以及人类的理性和科技的进步,我们才有可能继续驾乘生命之舟,驰向浩瀚的宇宙,谱写生命的奇迹。”

  最大和最小的种子是什么

  最大的种子是塞舌尔海椰子,重可达20公斤。海椰子外观呈椭圆形,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种子。海椰子生长发育极慢,种子播种后需2—3年才能发芽,25年才能开花、结果。雌株的花朵在受粉两年后才能结出小果实,果实需要8—10年时间才能成熟。海椰子作为生物进化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因其稀有奇特而弥显珍贵,现仅存在于非洲东部塞舌尔群岛的普拉兰岛。

  最小的种子是斑叶兰的种子。人们常用芝麻来比喻“小”,5万粒芝麻的种子重约200克,而5万粒斑叶兰种子却只有0.025克,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斑叶兰的种子构造非常简单,只有一层薄薄的种皮和一个尚未分化的胚,故其生命力不强,容易夭折。为弥补种子质量不高的问题,斑叶兰会产生出数量惊人的种子,通常一个蒴果内的种子就数以万计。这些种子轻似尘埃,随风飘扬,到处传播,所以终有一些种子能找到适合的地方,生根发芽。

  种子是如何长期保存的

  对野生植物的种子,科研人员会优先收集濒危物种、区域特有种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每份种子最少采集2500粒,最佳采集1万粒。对于耐脱水耐储藏的种子,采集后将其置于空气相对湿度15%、温度15摄氏度的初干燥间摊晾阴干。在去除杂质,完成质量检测(得到饱满率)、数量估算之后,再次放到主干燥间干燥脱水至5%左右的含水量。最终,种子在干燥间中用合适的容器密封包装,放到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内保存,大部分种子在这里可存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

  离体保存也是保存生物种质的有效方式。有些种子难以常规低温干燥保存,还有些植物很难收集到种子,这时可以选择尚有活力的胚、叶片或茎尖等进行组织培养,通过试管苗及其他微繁殖体或培养物对野生植物进行离体保存。

  我国最“老”的种子多少岁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辽宁普兰店一个干涸池塘的泥炭层里发现了埋藏上千年的古莲种子。种子经培育后,依然能正常开花结籽,这是目前我国已知自然条件下寿命最长的植物种子。

  它为何如此长寿?据了解,莲的果皮坚韧且厚,抗压性较强,能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在果皮表皮下,还有一层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的栅栏组织。幼果果皮气孔下原本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孔道,在果实完全成熟后,也会缩小并封闭,从而使果实变成一个密封舱,实现有效保护。

  (本报记者李茂颖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李茂颖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幼儿园老师身着兔子玩偶装送开学祝福

      中新网上海2月15日电 (记者 徐银 康玉湛)15日,上海市约165万名中小学生和53万名幼儿迎来春季新学期。记者从静安区、闵行区等多区的多所学校了解到,这些校园均提前进行了清洁、消毒工作,做好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幼儿园老师身着兔子玩偶装送开学祝福。 徐银 摄  今年是兔年,不少学校也将校园装扮...

    时间:02-15
  • 非学科类培训不是教育“内卷”新赛道

      进入新学期,不少家长又开始考虑给孩子报班,五花八门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迅速升温。日前,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系统部署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仍然存在收费乱、门槛低等问题。(《北京日报》2月13日)  从整体...

    时间:02-15
  • “农民工地图”让外出务工不迷路

      每年元宵节后,是不少农民工为找工作发愁的时节。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退捕渔民涂继闯,往年也是其中一员。涂继闯祖上三代都是捕鱼人,“洗脚上岸”以来,虽懂点水电维修,但因年龄偏大、学历较低,只能常年在外地打零工谋生。  年前,当地干部找到涂继闯收集就业信息。没想到信息填报没几天,涂继闯就接到...

    时间:02-15
  • 《早安隆回》走红后的隆回县:从“拼流量”转型到“拼经济”

      流行歌曲《早安隆回》走红全国后,“湘中小城”——隆回县立刻成为网红旅游城市。  据隆回县文旅部门统计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该县境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5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1%。  “春节期间,我们家每天要接待200多人。”《早安隆回》演唱者、歌手袁树雄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  一...

    时间:02-15
  • 【绿色中国】“太湖美”唱响第三年

      中新网2月15日电(韦香惠) 江南多鱼鲜。金秋9月,可谓是老饕们一年中最为期盼的时节之一。这个时候的太湖三白,每尝一口都称得上味蕾的极致享受。  富饶的长江哺育了鱼米之乡一代又一代,但“竭泽而渔”带来的后果也令人忧心。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三江源到巴蜀,从荆楚到吴越,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警钟阵阵。2...

    时间:02-15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近日,该办公室正式发布《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公告》全文及条件要求等,可登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专题页面(http://www.cmse.gov.cn/hdjl/bszjhd/)进行查询。  自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起,每次...

    时间:02-15
  •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制与原理

      中新网广州2月15日电 (许青青姚露露)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许能贵教授团队14日介绍,该团队研究首次证实了电针刺激廉泉穴能有效治疗中风后的吞咽障碍。相关研究文章于13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许能贵是中国“973计划”针灸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

    时间:02-15
  • 海南发布11条教育收费行为“禁令”

      中新网海口2月15日电 (记者 张茜翼)记者15日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与海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关于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的提醒告诫书》(下称“告诫书”),在春季开学期间对海南省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提出十一条教育收费行为“禁令”。  “告诫书”明确,严禁中小学校以信息化...

    时间:02-15
  • 全国大部开启升温通道 江南多地周末将迎体验版春天

      中国天气网讯 随着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昨天(2月14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率先开启升温模式,今天南方也将自北向南陆续加入升温大军,这股升温浪潮将一直持续到本周末。降水方面,南方持续阴雨模式终于按下“暂停键”,今天江南、华南等大部地区都将晴天在线,迎来久违的阳光,小伙伴们可抓紧晾晒。  长春沈阳...

    时间:02-15
  • 教人坐飞机、一个人看病 女孩拍“社会生存科普视频”涨粉百万

      如何坐地铁飞机如何坐网约车如何一个人看病  她拍“社会生存科普视频”涨粉百万  这位连云港女孩说:不是每个人都出生在城市,从小就有坐高铁飞机的机会  如何坐公交车、如何坐地铁、如何吃麦当劳、如何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近日,抖音短视频博主“打工仔小张”把这些看似大部分人都熟知的生活...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