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2023-02-21 05:29:08

来源:北京日报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

  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本报讯(记者 李瑶)苍鹭、草鹭、豹猫、貉、东方大苇莺……去年7月,野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来,示范区陆续迎来多位“新朋友”。人工监测、红外录影显示,30余种鸟类、兽类、昆虫在其中活动、觅食。这是记者近日从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获悉的。

  从野鸭湖湿地公园大门向北,通往湿地深处的道路两旁,是去年7月修复完成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面积100余亩。淡黄色的芦苇掩映着静谧的水面,一片片、一丛丛。拿起望远镜,几只美丽的文须雀出现在视野里,黄色的小嘴衔着干草,在芦苇下部筑巢,俨然一只只跃动的精灵。

  “以前,鸟儿很少到这儿来。”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科研监测科副科长刘均平说,修复前,这里主要是大片草地,由湿地旱化形成,狗尾草、杨树自由生长,没有水、植物单一。

  距离此处1公里,是位于妫水河下游、官厅水库入库口的马营河下游,这是官厅水库倒灌形成的一条河流。从马营河取水,通过地形改造、水系连通,示范区营造浅水区、深水区、生境岛、林分结构优化区四大区域,满足不同动植物的生境。

  不同鸟类对栖息环境、水位要求不一样,例如深度为40厘米至50厘米的浅水区,是鹭类等大型涉禽喜爱的地方;50厘米至150厘米深的水域,是绿头鸭、赤麻鸭嬉戏的天堂;2米以上的深水区,则是青头潜鸭、红头潜鸭等潜水高手们深入水中捉鱼觅食、大展身手的地带。

  示范区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生境岛,大的足有100多平方米,小的只有几平方米,它们高出水域四五十厘米以上,与环园路隔水相望,不受人类扰动,是涉禽类、游禽类的家园。秋季,“大长腿”苍鹭在小岛上逐草安居、“占地为王”,在芦苇丛中捕食,在滩涂上晒太阳,孵化出一只只小苍鹭。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于1997年,26年来,一直致力于修复湿地、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至今修复的湿地达2万余亩。“最初修复湿地以引水为主,解决大面积旱化的最紧要问题。”刘均平说,近年来,修复湿地则更为精细,注重营造不同的动植物生境。

  此次示范区建设就是一次精细化的进步。与以往不同,首次增加了林分结构优化区。这原是湖区东侧的一片人工林,曾遍植杨树。修复中,疏伐了部分杨树,让阳光照到林下,补植了桑树、金银木、海棠等鸟儿喜爱的食源植物,林下种植了二月兰、紫花地丁等草本植物。监测发现,老鼠、灰喜鹊、蜜蜂等都在其中取食。“在野鸭湖湿地,存在着陆生和水生脊椎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昆虫、土壤动物、水生植被、陆生植被等各类动植物,理想的湿地应该让生态链上的每一种动物都有适宜的生存环境。”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专家赵欣如说,通过增加林分结构优化区,植被好了,大量的低等无脊椎动物丰富起来,食虫鸟类、植食鸟类、杂食鸟类自然会变多,生物多样性也会丰富。

  果然,建成短短几个月,示范区就陆续迎来多位“新朋友”。人工监测、红外录影显示,苍鹭、草鹭、大白鹭、斑嘴鸭、豹猫、貉、狗獾、红尾伯劳、环颈雉、东方大苇莺等30余种鸟类、兽类、昆虫在其中活动、觅食。小动物们有吃有喝,在湿地里畅意休憩,野鸭湖焕发着勃勃生机。

  《北京日报》2023年02月21日第6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今起三天晴天在线气温升 后天最高气温可达12℃

      中国天气网讯 今起三天(2月21日至23日),北京天气晴到多云为主,气温持续上升,后天最高气温可达12℃,但最低气温仍在冰点之下,公众早晚时段还需厚装出行。由于没有降水,北京空气将持续物燥,需及时补水润燥,居家需注意用火安全。  昨天北京蓝天在线,北风劲吹,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仅7.3℃。今晨6时15分,北京城...

    时间:02-21
  • 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阴雨雪天气 东南部海域有大风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1日至23日,西北地区东部、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或暴雪;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东南部海域有大风,中央气象台2月21日06时继续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阴雨雪天气  21日至23...

    时间:02-21
  • 奋进的春天|不负春光 一起出发!

      中华大地春来早,欣欣向荣万物生。在明媚的春光里,神州大地一片繁忙,从田间地头到招聘现场,从港口码头到施工一线,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个春天,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新征程上用奋斗创造新的成绩。愿我们都能不负春光,不负韶华!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赵净 张岩  策划:陈晓嫚  ...

    时间:02-21
  • 毕业生求职面对薪资差距,怎么看、怎么办

      “互联网大厂”2万元月薪“践踏学历”?高职毕业工资还不如农民工?2023年1月,北京某院校一名硕士生发布的一则“吐槽帖”引发热议。无独有偶,据日前广东省发布的2022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869.21元,比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615元还低700多元。...

    时间:02-21
  • “咖啡氛围”渐浓 年轻人把“咖啡社交”带进三四线城市

      年轻人把“咖啡社交”带进三四线城市  “一周用了100磅豆子、30箱牛乳,出杯超过2000杯。”从春节开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的“企鹅咖啡”一直处于爆满状态,主理人徐超每天都要从早10点一直忙碌到晚10点。“烟火气”回归,各大城市、乡镇的咖啡店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人流。  蓝天下,手举高...

    时间:02-21
  •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文静 涂端玉  新消费新经济  【开栏语】  2023年是崭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复苏中展现韧性与活力。  新经济新业态亮点纷呈,新消费形式层出不穷,在市场迎来“供需两旺”的暖春时节,广州日报经济版、经济频道全新开辟“新消费新经济”...

    时间:02-21
  • “90后”小伙年销二手车2000辆 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月入两千到日进百万,怎么做到的?【 孝感来汉青年“小胡”靠诚信年销二手车2000辆,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 长江日报记者蔡爽 通讯员詹鸥  10多页微信聊天记录,抖音号上前一天刚推送了视频,一辆价值15万元的二手SUV就完成了交易。这样高效率的交易,胡明明的公司每天可以成交6至7笔。虽然没有高...

    时间:02-21
  • 时隔三年艺考从“云端”落地 复试难度增加

      复试难度增加 对文化课要求提高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随着高校迎来“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2023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也拉开帷幕。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大部分在京高校,时隔三年重新恢复线下考试,热闹的艺考现场让校园秒变“秀场”。  昨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

    时间:02-21
  • “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的半世熊猫缘

      本报记者叶含勇、余里  “今天大家共聚一堂,为保护大熊猫事业做出努力,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希望年轻人走出家门,多在野外跑一跑,看一看,到野外多做一些观察,研究一下大熊猫的栖息地如何,大熊猫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这是一段只有37秒的视频,记录了胡锦矗...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