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的半世熊猫缘

2023-02-21 04:38:3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记者叶含勇、余里

  “今天大家共聚一堂,为保护大熊猫事业做出努力,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希望年轻人走出家门,多在野外跑一跑,看一看,到野外多做一些观察,研究一下大熊猫的栖息地如何,大熊猫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这是一段只有37秒的视频,记录了胡锦矗生前对年轻人最后的寄语。

  2月16日晚,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胡锦矗在四川南充病逝,享年94岁。

  19日下午,四川南充市殡仪馆,气氛庄严肃穆,前来送别胡锦矗的队伍中,除了西华师范大学的师生,他的生前好友,还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弟子们。

  作为中国第一代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者,胡锦矗见证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的每一个重要瞬间,他被誉为“熊猫教父”“守护国宝的国宝”,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我国研究大熊猫的标志性人物。

半世熊猫缘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7年,28岁的四川开江小伙胡锦矗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毕业。正值壮年的他,一腔热血,回到四川。

  彼时四川南充师专新设了生物系,急需教师。背着还没来得及拆开的行囊,胡锦矗直接到了南充。作为生物学者,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多接触野外,在实践中进行研究。

  1971年,乒乓球打开了体育外交的大门。

  1972年,大熊猫打开了另一扇外交大门。

  这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访华,专程去北京动物园参观了大熊猫。在周恩来总理的特批下,中方决定将两只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珍贵礼物送给美国。这一年,后来被美国人称为“大熊猫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飞鸟和鱼打了十多年交道后,已是四川省知名野生动物专家的胡锦矗,迎来了研究生涯的转折点。1973年,周总理召集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干部开座谈会,要求开展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物调查。1974年,45岁的胡锦矗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了一支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又称“野调队”),组织和领导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作为此次调查的队长,胡锦矗考察了四川所有的大熊猫栖息地,他发现很难在野外看到大熊猫,即便遇到也是匆匆一瞥,相机还没掏出来,大熊猫就转身匿入山林,因此很难掌握野外大熊猫的分布情况。

  胡锦矗想到,大熊猫每天要吃竹子,要排便。不同大熊猫的粪便,其残留竹节的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等——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四年多的时间里,川、陕、甘的2459只大熊猫,特别是四川省的1915只大熊猫,就这样被胡锦矗和队员们用“胡氏方法”“找”到了,并最终形成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基于这份宝贵的调查报告,卧龙自然保护区从原来的两万公顷扩建为二十万公顷;位于四川省北端的青川县唐家河从一个伐木林场变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兴蜂桶寨、北川小寨子沟、马边大风顶等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继获批。

“五一棚”

  胡锦矗的女儿胡晓回忆,父亲病重时言语不清,“五一棚”三个字却说得很清晰。

  “五一棚”位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东南核心地带,如今已成为全球大熊猫研究者的“朝圣之地”。但在1978年刚建立时,这里只有几个简陋的窝棚。

  全国第一次大熊猫资源调查后,国家决定继续加强大熊猫的生态学研究。1978年,胡锦矗牵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因为从住地到取水处需要走51级台阶。

  在“五一棚”,最苦最累的活,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定位戴着无线电颈圈的几只大熊猫。夜晚,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雪地,踩着没膝深的积雪,反复测试,确定大熊猫的位置。一夜下来,胡锦矗的军大衣冻成冰甲,走起来如机器人一样咔嚓作响。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胡锦矗带领团队用长达八年时间,在35平方公里区域内,建立了7条观测线路,并获得了大量有关大熊猫生物学的第一手材料。这也是迄今为止野外观察追踪大熊猫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科考,他们首次系统地对大熊猫生态学、行为学、繁殖学等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研究成果。

  1985年,胡锦矗编写的首部关于野生大熊猫生态研究的学术专著——《卧龙的大熊猫》出版,首次揭秘了大熊猫在密林里的“隐士”生活,引起世界动物保护学界的极大关注。这部著作至今仍是最具权威的大熊猫保护科研基础性资料。

  以“五一棚”为起点,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拉开序幕。胡锦矗带领的团队虽扎根在四川卧龙的山野之间,却很快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开始走上正轨、走向国际

  1980年,以大熊猫为会标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后更名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即WWF)进入卧龙,与中国政府展开合作,增设帐篷,扩点建站,派驻专家。这不仅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起点,也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开展的第一个保护工作。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得益于中国持续数十载的保护,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因为胡锦矗,中国的大熊猫保护事业才能取得这样丰富的成果。”被誉为“20世纪三位最杰出野生动物研究专家”之一的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这样评价胡锦矗在大熊猫保护上的成就。

一生的骄傲与遗憾

  一直到92岁生日之前,胡锦矗都坚持每天去办公室工作。在位于四川南充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楼317号“胡锦矗教授工作室”,无数人曾坐在这里的小沙发上,与这位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的泰斗交谈。人们把胡锦矗视为一个大熊猫数据库,和大熊猫有关的一切问题,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西华师范大学的野生大熊猫研究在全国高校中开展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科研成果举世瞩目,也因此享有“熊猫大学”之称。胡锦矗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一生的骄傲,就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我们国家动物研究所搞大型动物和熊猫研究的,全是我的学生。”

  谈及人生中的遗憾,他则说:“人生有限,培养的学生还不够多。”

  胡锦矗认为,学好生物科学,最重要的是读好大自然这一部无字之书。1984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中国保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就是胡锦矗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魏辅文回忆胡锦矗第一次带领学生去野外科考。“且不说没有遇上大熊猫,蚊虫、蚂蟥、草蜱的叮咬常让人心烦气躁。羚牛、菜花烙铁头蛇的攻击也得时时提防。”魏辅文说,可再看看胡老师,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日复一日带着学生采集标本,辨认动物痕迹,回到宿营地,再累也要坚持整理笔记。

  胡锦矗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这是一条寂寞而漫长的路,点滴成果都需要艰苦的付出。他总是叮嘱学生:“无论你走过多少艰险之路,你采集的数据、资料一定要准确,要经得起检验。”

  教书育人、做好研究,成了胡锦矗余生最大的事业,他说:“我们有世界上唯一的种群和栖息地,科研搞不好,对谁都没法交代。”

  科研遇到关键节点,已经七八十岁的胡锦矗,仍然选择上高山、进森林、住窝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真实、最一线的数据资料。在胡锦矗的引领下,一代一代大熊猫科研人员走上前台,一项一项大熊猫科研成果出炉问世。直至退休,胡锦矗培养出近二十届研究生。他们中的多数,已经成为大熊猫研究界的扛鼎者。

  “先生之为人为世,无疑是我们终生之楷模。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以身为他的弟子而自豪和骄傲。”在告别仪式上,魏辅文哽咽着说,先生爱学生如子,总能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传道授业,总是鼓励学生“最美的风景在山巅”。

  正如胡锦矗生前经常叮嘱,“研究大熊猫是国家重任,也可以说是时代和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和任务,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参与采写:龙婷婷)

  《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2月21日08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今起三天晴天在线气温升 后天最高气温可达12℃

      中国天气网讯 今起三天(2月21日至23日),北京天气晴到多云为主,气温持续上升,后天最高气温可达12℃,但最低气温仍在冰点之下,公众早晚时段还需厚装出行。由于没有降水,北京空气将持续物燥,需及时补水润燥,居家需注意用火安全。  昨天北京蓝天在线,北风劲吹,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仅7.3℃。今晨6时15分,北京城...

    时间:02-21
  • 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阴雨雪天气 东南部海域有大风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1日至23日,西北地区东部、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或暴雪;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东南部海域有大风,中央气象台2月21日06时继续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阴雨雪天气  21日至23...

    时间:02-21
  • 奋进的春天|不负春光 一起出发!

      中华大地春来早,欣欣向荣万物生。在明媚的春光里,神州大地一片繁忙,从田间地头到招聘现场,从港口码头到施工一线,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个春天,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新征程上用奋斗创造新的成绩。愿我们都能不负春光,不负韶华!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赵净 张岩  策划:陈晓嫚  ...

    时间:02-21
  • 毕业生求职面对薪资差距,怎么看、怎么办

      “互联网大厂”2万元月薪“践踏学历”?高职毕业工资还不如农民工?2023年1月,北京某院校一名硕士生发布的一则“吐槽帖”引发热议。无独有偶,据日前广东省发布的2022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869.21元,比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615元还低700多元。...

    时间:02-21
  • “咖啡氛围”渐浓 年轻人把“咖啡社交”带进三四线城市

      年轻人把“咖啡社交”带进三四线城市  “一周用了100磅豆子、30箱牛乳,出杯超过2000杯。”从春节开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的“企鹅咖啡”一直处于爆满状态,主理人徐超每天都要从早10点一直忙碌到晚10点。“烟火气”回归,各大城市、乡镇的咖啡店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人流。  蓝天下,手举高...

    时间:02-21
  •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医药电商激战三大领域  直播平台卖药,你敢买吗?  文静 涂端玉  新消费新经济  【开栏语】  2023年是崭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复苏中展现韧性与活力。  新经济新业态亮点纷呈,新消费形式层出不穷,在市场迎来“供需两旺”的暖春时节,广州日报经济版、经济频道全新开辟“新消费新经济”...

    时间:02-21
  • “90后”小伙年销二手车2000辆 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月入两千到日进百万,怎么做到的?【 孝感来汉青年“小胡”靠诚信年销二手车2000辆,汽修工变身公司合伙人】  □ 长江日报记者蔡爽 通讯员詹鸥  10多页微信聊天记录,抖音号上前一天刚推送了视频,一辆价值15万元的二手SUV就完成了交易。这样高效率的交易,胡明明的公司每天可以成交6至7笔。虽然没有高...

    时间:02-21
  •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  野鸭湖新湿地迎30多种“新朋友”  本报讯(记者 李瑶)苍鹭、草鹭、豹猫、貉、东方大苇莺……去年7月,野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成。7个多月来,示范区陆续迎来多位“新朋友”。人工监测、红外录影显示,30余种鸟类、兽类、昆虫在其中活...

    时间:02-21
  • 时隔三年艺考从“云端”落地 复试难度增加

      复试难度增加 对文化课要求提高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随着高校迎来“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2023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也拉开帷幕。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大部分在京高校,时隔三年重新恢复线下考试,热闹的艺考现场让校园秒变“秀场”。  昨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