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首批AI克隆明星上线,不只是娱乐业“躺赚”

2023-06-05 01:40:07

来源:新京报

  现实中偶像与粉丝互动被AI复制到虚拟空间中,虚实边界被进一步打破。

  花30元就可以和网红明星视频聊天。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有创业公司上线了网红明星的“AI克隆人”,用户可以在App中付费与其进行交流,付费看虚拟人的朋友圈、拨打视频电话等。据称,其后台报名参加“AI克隆人”的“全网粉丝总数已超过5亿”,但该商业模式是否可行也引发了舆论关注。

  复制分身以扩散影响力和变现,一直是娱乐偶像工业的目标之一。因此,当技术成熟时,率先想到“AI克隆人”的模式来增加变现渠道的,依然是泛娱乐行业。据测算,新上线的某网红“AI克隆人”产品,如果能产生1万个基础付费用户,那么该网红仅需提供一部分语音、外貌等特征,就可以“躺赚72万元”。

  商业模式何以看似可行

  实际上,这并非是创新之举。一个月前,美国已有女网红通过复刻一个AI版本的自己与粉丝们“谈恋爱”,年收入可达6000万美元。

  这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看似可行的商业模式,首先是“克隆人”的AI技术门槛大幅降低。本质上,只需要一个通用的面部和语音识别技术,接入一部分聊天大模型,再获得肖像权等隐私数据的使用许可,便可凭空制造一个虚拟人,与粉丝完成基础互动。

  其次,情感、社交和偶像崇拜,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性需求之一。满足现代人精神孤独问题,也是AI技术会率先应用的场景。

  实际上,在“AI克隆人”概念引发关注之前,早已出现了数字虚拟人的行业。例如,初音未来等虚拟偶像早已展示了新的数字技术对文娱行业的冲击,而在元宇宙等概念成为风口之后,借助AI技术实现的虚拟恋人等主打社交和精神陪伴的产品也蜂拥而至。

  此次引发争议的“AI克隆人”,本质上依然属于数字虚拟人经济的一部分。不同的是,这并非纯粹的“虚构”,而是将现实世界的形象和关系投射建构到了AI之中,虚实之间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

  “AI孙燕姿”走红是必然

  网红明星“AI克隆人”带来的击穿和打破,其实是传统商业模式的“AI增强”,属于偶像数字化的一部分。

  偶像数字化,即创造现实偶像的虚拟投影,使粉丝与偶像的互动变得更为立体和双向,进而拓宽偶像工业之中的影响力和变现渠道。

  很多孙燕姿的粉丝沉迷于“AI孙燕姿”翻唱不同作品,本质上便是AI技术对其演唱技巧进行了低成本的拓展延伸,使得孙燕姿本人不需要做出任何技巧的磨炼和公开的演出,也可满足不同粉丝的个性化需求。

  “AI孙燕姿”走红之后,可预测的是,这一技术未来必然会在泛娱乐领域被广泛尝试。偶像工业的商业模式精髓是为用户创造一个精神幻影,让粉丝在被制造的侧面之中发掘内心的投射,从而心甘情愿产生情感连接,继而付费。

  AI复制的技术,加上迎合用户偏好进行回复的定制化能力,理论上可以使得偶像的影响力进一步沉入粉丝的个体精神世界之中。

  道路尽头仍是未知之境

  虚实界限被打破,同样带来了两难问题。例如,在复制成本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如何维护现实人物的知识产权和隐私?

  正如孙燕姿很难将自己的嗓音和唱功作为知识产权去维护,也无法避免用户将其公开发行的作品作为训练数据源,随着AI技术的持续开源,偶像明星又如何保证粉丝们不会自己手动捏一个专属自己版本的“虚拟偶像”?

  传统的偶像明星工业制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明星人物花费不菲,但AI却使得复制偶像的成本趋近于零,从制造偶像到复制偶像之间,商业的付费墙又该如何设置?

  而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这同样预示着我们将面临一个更复杂的局面。

  理论上,复制虚拟偶像只要在数据保护、内容审核等问题上不触碰法律红线,暂时仍没有太多可以监管的理由。但过度泛滥的虚拟偶像,如果成为了人类精神互动社交的主要载体,我们的人际关系、精神世界都将面临巨大且不可知的改变。

  这正是不少科幻作品所担忧的,AI克隆偶像的出现和普及,无疑将人类的精神世界朝虚拟化再向前推了一步,而这道路的尽头将是什么,则真是未知之境了。

  (新京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AI时代到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如何提升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新时代数字青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报告》指出,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平均得分为3.67分(满分5分),青少年及初中生得分为3.56,均略高于及格线,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该报告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过往调查研究,将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

    时间:06-05
  • 首批AI克隆明星上线,不只是娱乐业“躺赚”

      现实中偶像与粉丝互动被AI复制到虚拟空间中,虚实边界被进一步打破。  花30元就可以和网红明星视频聊天。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有创业公司上线了网红明星的“AI克隆人”,用户可以在App中付费与其进行交流,付费看虚拟人的朋友圈、拨打视频电话等。据称,其后台报名参加“AI克隆人”的“全网粉丝总数已...

    时间:06-05
  • 第32届“哈洽会”首次推出3D智能AI形象“哈哈”“洽洽”

      中新网哈尔滨6月2日电 (记者 姜辉)“今年,我和‘洽洽’首次推出了3D智能AI形象,即将亮相开幕式及展会现场,续写着哈洽会的精彩故事”。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第32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哈洽会”)首次推出3D智能AI形象“哈哈”“洽洽”。“哈哈”“洽...

    时间:06-02
  • 特斯联发布Plus版AI PARK:从个体智能到万物智联

      5月的重庆已入初夏,帘动微风,蔷薇一院,夏日中的万物,皆生机焕发,矗立在凤鸣湖畔与成荫绿树融为一体的特斯联AI PARK也在悄然焕新。数实融合、智能进化、绿色低碳、人机共存,成为此次特斯联AI PARK焕新的核心关键词,以AI构建大脑,以IoT构建神经网络,这样将AI能力下沉到终端的打法,让整个园区成为一个可持续自我迭代、进化的生命体。...

    时间:06-02
  • AI换脸新型诈骗来袭 双“法”齐下破解AI诈骗难题

      AI换脸新型诈骗来袭  双“法”齐下破解AI诈骗难题  这几天,AI换脸诈骗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  包头警方近日发布一起利用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有骗子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实施诈骗,在视频聊天“核实”对方身份后,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子骗走430...

    时间:06-02
  • AI换脸新型诈骗来袭 双“法”齐下破解AI诈骗难题

      AI换脸新型诈骗来袭  双“法”齐下破解AI诈骗难题  这几天,AI换脸诈骗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  包头警方近日发布一起利用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有骗子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实施诈骗,在视频聊天“核实”对方身份后,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子骗走430...

    时间:06-02
  • 美媒:科技行业领袖警告AI可能给人类带来“灭绝风险”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5月30日,超过350名人工智能领域的行业高管、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他们在信中警告称,AI可能给人类带来“灭绝风险”。  这封公开信只有一句话的声明:“减轻人工智能带来的灭绝风险,应该成为全球的优先事项,就像应对其他社会规模的风险——如大流...

    时间:06-01
  • 新工具让文献检索进入AI模式

    原标题:新工具让文献检索进入AI模式查文献、读文献,是做科研的一项基本工作。据统计,科研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科技资料上的时间约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有没有一种可能,将文献变成一个知识库或者数据库,用人工智能方法减轻科研人员查找与阅读文献的“负担”?5月30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论坛”上...

    时间:06-01
  • 360视觉大模型重塑AIoT,智慧生活给周鸿祎“交卷”

      5月31日,360智慧生活视觉大模型及AI硬件新品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会以“安全守护、智见未来”为主题,推出了360智脑·视觉大模型及多款AI硬件新品,并宣布360智慧生活正式进军SMB市场,实现了从家庭场景到企业商用的大步跨越。  不久前,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曾在全员信中要求“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并给公司所有产品经理和工程师...

    时间:06-01
  • AI领域专家学者聚羊城 共探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中新网广州5月31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统工程专家沈昌祥31日现身广州,在2023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2023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网络空间安全高端论坛暨AIGC创新应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下称“网络安全论坛”)上指出,打造安全可信人工智能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开启可信计算3.0时代,对于人工智能产业...

    时间:05-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