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AI时代到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如何提升

2023-06-05 05:59: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新时代数字青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报告》指出,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平均得分为3.67分(满分5分),青少年及初中生得分为3.56,均略高于及格线,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该报告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过往调查研究,将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网络印象管理能力、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能力、网络价值认知和道德素养共六个维度,构建Sea-ism网络素养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整群抽样方式对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素养进行调研。

  “略高于及格线”,这样的结果让不少家长感到差强人意。在信息爆炸、智能技术迭代飞快的时代,如何让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跟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步伐,在虚拟环境中学会保护自己、鉴别信息、健康成长,不仅是关系到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问题,也是不少教育界专家呼吁社会关注的问题。

  不同的生活背景可能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水平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以大学生为例,根据《报告》,在个人因素中,大学生的性别、生源地区、专业、年级、户口、网络使用的熟练程度、平均每日上网时长都会显著影响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比如,男生和女生的网络素养具有显著差异,女生的网络素养相对更好;城市生源地区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显著高于农村地区生源的大学生;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大学生网络素养最高;平均每日上网时长在1小时以下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最低,上网时长在5-8个小时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最高。

  “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与青少年素养的提升是个严肃而紧迫的重大问题。”在第二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了社会知识的生产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商业模式、社会分工体系等,为社会各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风险问题。

  当孩子们已经学会如何用ChatGPT完成学校作业的时候,在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网络素养需要赋予新的含义。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郭媛媛近年来一直在做人机协同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能力的研究,在她看来,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根据人类此前发展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建构出新的发展方向,这会对人类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在人工智能时代,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系统思维养成。”郭媛媛表示,这包括培养“万物皆媒”当中的信息捕捉、遴选、集成与决策能力;建构人机协同中的应用与共处的能力;强化人机协同传播中的人本、人文意识与立场等。

  而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蒋炎富看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核心元素的科技革命,把人们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生态。“它带来的主要冲击,可用‘一二三四’这几个字体现,即一个时代,二元场景,真善美的三观影响和‘长度、广度、速度、深度’四度的变化。”

  面对这样的挑战,青少年应该有怎样的状态才能应对挑战、主导未来呢?蒋炎富认为,要破解数字生态带来的影响,需要综合提升青少年的素养,形成坚持与投入的行动力,包容与尊重的社交力,诚实与正直的慎独力,节制与自律的生活力,保险与创新的开拓力五大品格,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协作协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跨际交往能力、阅读表达能力等五大能力。

  然而,面对网络环境的变化,迎接挑战的不应只是青少年。

  “未成年人由于在心智发展、认知能力方面尚未达到成熟阶段,极易受到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化环境的影响。全面客观地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方增泉希望通过落实技术标准、明确评估义务、关注风险内容、构建AI教育培养生态体系、各部门携手等举措,建构AI培养生态系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遇。

  “既然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新的变化是全方位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也应该是一个协同培育、共同发展的过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表示,这需要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合力来完成。

  蒋俏蕾认为,家庭作为青少年最核心的成长环境,家长的网络素养也要随之提升,才能够跟孩子一起成长,并为青少年进行一些最根本的隐私安全、价值观等方面的判断。而学校教育也应提供伦理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课程,让青少年与人工智能一起成长。同时,还需要外部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护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重庆大轰炸幸存者:日本政府不谢罪赔偿 心中伤痛永远无法抹掉

      中新网重庆6月5日电(肖江川)2023年6月5日是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82周年纪念日,当天,重庆全市拉响12分钟防空警报,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大轰炸”中不幸遇难的同胞,并警醒市民勿忘历史。  二战期间,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和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遭受日军战略轰炸6年零10个...

    时间:06-05
  • 内蒙古推行林长制两年:造林种草防沙治沙均位居中国前列

      中新网包头6月5日电(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董建林5日介绍,内蒙古推行林长制两年来,共完成造林912万亩、种草3382.8万亩、防沙治沙1280.3万亩,均位居中国前列。  董建林是在此间举行的内蒙古“推深做实林长制”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作这一表述的。  内蒙古横跨“三北”...

    时间:06-05
  • 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穗花杉重庆最大种群

      中新网重庆6月5日电 (梁钦卿)记者5日从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西南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中心与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近日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时,在五里坡里河村发现重庆境内已知资源量最大、最集中的穗花杉种群。图为穗花杉雄球花序。 左有为 摄  据了...

    时间:06-05
  • 新疆兵团居民巧手“裁”出美好生活 创业成就美丽事业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5日电(戚亚平 冉红春)因为一份热爱,20年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6团居民吾天古鲁·吐尔逊重新拿起剪刀,裁剪出一份份美丽;她用剪刀实现梦想,开店成就美丽事业。  坚持学艺  吾天古鲁·吐尔逊今年37岁,多年前从博乐市达勒特镇嫁到86团。  其从小就喜欢制作衣服,最初的梦想是...

    时间:06-05
  • 中国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中新社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阮煜琳)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5日对记者表示,2018年6月5日,《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发布,成为全国层面首个针对公民的...

    时间:06-05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全生命期预防策略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刘卓悦)由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主办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全生命期预防策略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众多卫生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会,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研究进展、疾病预防进行交流,国内带状疱疹疫苗成为会议探讨焦点。  据悉,带状疱疹俗称“缠腰蛇”,是中老年人常...

    时间:06-05
  • 海南依法打击处置一批违规“涉考”自媒体账号

      中新网海口6月5日电(记者 张茜翼)海南省网信办5日举办新闻通气会介绍,该办近期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击从严处置“涉考”自媒体乱象,持续净化网络生态。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共注销关闭相关账号9162个,暂停更新禁言相关...

    时间:06-05
  • 2022年黑龙江优良天数比例达95.9% 为7年来最高

      中新网哈尔滨6月5日电 (记者 姜辉)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2022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2年,黑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为95.9%,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是2015年实施环境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  《2022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时间:06-05
  • 盐池湾人物群像:坚守山川江河趣事多,藏野驴会对人“说”谢谢

      中新网兰州6月5日电 (刘潇)“我从小就生活在盐池湾乡,如今是一名护林员,能够保护我的家乡,我感到非常自豪。”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酒泉分局盐池湾保护站护林员鄂古来说,工作十五载,他对工作热情只增不减。  鄂古来出生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他说,以前一直听家人说,会遇到野生动物,但...

    时间:06-05
  • 中国丰收地图:三夏时节插秧忙

      央视网消息:6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时节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刻,既要收割冬小麦,又要种植水稻,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让我们从数据和地图中感受这个夏日的忙碌。  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过三成  进入六月,全国小麦已...

    时间:06-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