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AI换脸新型诈骗来袭 双“法”齐下破解AI诈骗难题

2023-06-02 03:10:03

来源:科技日报

  AI换脸新型诈骗来袭

  双“法”齐下破解AI诈骗难题

  这几天,AI换脸诈骗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

  包头警方近日发布一起利用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有骗子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实施诈骗,在视频聊天“核实”对方身份后,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子骗走430万元。

  那么,如何判断AI诈骗,有哪些方法和手段可以防范AI诈骗?5月底,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AI换脸诈骗让人难以分辨

  AI诈骗就是利用AI技术,模仿、伪造他人的声音、面孔、视频等信息,进行欺骗、敲诈、勒索等的犯罪活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路兆铭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骗子会通过拨打骚扰电话等方式,录音提取诈骗对象及其重要关系人的声音特征,再利用AI技术进行语音合成,使诈骗对象放松警惕,进而用伪造的声音实施诈骗。

  “而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路兆铭表示,骗子会利用AI技术,将他人的脸换成指定人的脸,冒充诈骗对象的亲人、朋友,通过合成视频或照片的方式来“以假乱真”,扰乱诈骗对象的视线,进而实施诈骗。

  安天移动安全副总经理彭智俊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AI诈骗具有高度逼真、难以追踪、针对性强、手段多样的特点,受害者往往难以分辨真假,从而降低警惕。同时,犯罪分子隐匿在网络的阴暗角落,这也给警方侦破带来困难。

  问题治理关键在“法”

  面对AI技术滥用风险,如何整治AI诈骗,防止AI作恶?

  关键在一个“法”字。这个“法”既包括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也包括刚性治理的法律法规。

  在科学技术方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科技装备发展迅速。例如,由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AI-3300慧眼视频图像鉴真工作站”,不仅能鉴定利用传统伪造手段篡改的影像,而且对利用深度伪造技术进行了换脸、美颜、生成人脸、同图或异图复制篡改的影像也能够进行鉴定,可以为公安、司法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而在法律法规方面,2022年12月,《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发布,对人脸生成、替换、操控,合成人声、仿声等都进行了明确约束。该项规定发布实施后,此前一款主打AI换脸的App在被监管部门约谈后进行下架处理,处理原因为“如此换脸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需注意不自然的细节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AI诈骗也不是完全‘防不胜防’,这需要大家有甄别的‘慧眼’。”彭智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虽然AI生成的语音和表情已经相当逼真,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不自然的细节。具体细节包括AI生成语音的节奏、音高变化和AI生成图像的面部表情过渡等,这些细节均与原始视频有较大的差别。

  进行判断与甄别的技巧有很多。彭智俊表示,在视频通话的过程中,用户可以让对方展现全身特征,再观察人脸是否出现消失或特殊变化,以检测是否存在面部置换的可能性。用户还可以让对方用一张白纸在脸前缓慢晃动,观察是否出现闪烁现象,以此判断是否可能存在换脸现象。

  “无论多厉害的骗局,归根结底都是用欺诈的手段获取对方信任,以谋取公私财物。对于个人来说,多方验证、确认身份,才能避免和防范骗局的发生。”路兆铭表示,尤其是在涉及金钱、财产和隐私等重要事项时,更要小心谨慎,可要求对方提供更多证据、进行更多交流,并核实其身份和回答的准确性,以排除AI技术欺骗的可能。

  公众在平时要有警惕高风险行为的意识。对于紧急转账、提供大额保证金或其他不寻常要求,要保持警惕,并仔细核实真实性。路兆铭提醒,不要被高额回报或紧迫情况迷惑。在不能确定真实身份时,要格外留意、不要着急汇款,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建议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科技日报 记者 何 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生态环境部: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惩态势

      生态环境部: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惩态势  山东“高产环评师”案宣判 4人获刑  锦华环评造假案的宣判,再次为广大环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部指出,环评单位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靠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环评文件赢得市场,环评工程师要珍惜职业荣誉,严守职业操守,如果有人唯利是图...

    时间:06-02
  • AI换脸新型诈骗来袭 双“法”齐下破解AI诈骗难题

      AI换脸新型诈骗来袭  双“法”齐下破解AI诈骗难题  这几天,AI换脸诈骗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  包头警方近日发布一起利用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有骗子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实施诈骗,在视频聊天“核实”对方身份后,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子骗走430...

    时间:06-02
  • 广州法院一破产清算案获香港法院认可和协助

      中新社广州6月1日电 (记者 方伟彬)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6月1日发布消息:近日,该院审理的广东海外建设总公司(以下简称“海外建设公司”)破产清算一案,获香港高等法院的认可和协助。  据介绍,该案是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协助破产程序的会谈...

    时间:06-01
  •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仍呈上升趋势 中国司法部门强调“从严惩处”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张素)“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量有所下降,但性侵案件仍呈上升趋势。”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6月1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指出。  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分别为38854人、45827人、39380人,同期提起公诉57295人、60553人、584...

    时间:06-01
  •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仍呈上升趋势 中国司法部门强调“从严惩处”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张素)“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量有所下降,但性侵案件仍呈上升趋势。”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6月1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指出。  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分别为38854人、45827人、39380人,同期提起公诉57295人、60553人、584...

    时间:06-01
  • 中国锻造之乡山西定襄启动全国首个法兰价格指数

      中新网忻州6月1日电 (任丽娜)1日,新华·定襄法兰价格指数签约启动仪式在山西省忻州市举办。据了解,该指数是全国首个法兰价格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共定襄县委、定襄县人民政府联合打造。  定襄县委书记赵亚静介绍,定襄是“中国锻造之乡”,是山西省首批打造的十大专业镇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法兰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

    时间:06-01
  • 查获警用装备用品一万余件 上海铁路警方破获特大非法买卖警用装备案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殷立勤 陈莉丽)近日,上海铁路警方缜密侦查,深挖案件线索,成功破获一起特大非法买卖警用装备案件,抓获涉嫌非法买卖警用装备的犯罪嫌疑人4人,捣毁2处非法销售窝点,查获各类警用、军用装备标志一万余件。  1月13日17时30分许,张某来到铁路上海站乘车,进站安检时,发现其随身携带的背...

    时间:06-01
  • 企业违法使用海域 三亚海警局开出百万元罚单

      中新网海口6月1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1日从海南三亚海警局获悉,该局近日查处一起违法使用海域案件,对建设单位处以罚款156万余元。这是三亚海警局成立以来罚款金额最高的行政案件。  据介绍,今年以来,三亚海警局采取陆岸巡查和海上巡航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海域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查处非法占用海域、...

    时间:06-01
  • 安徽多措并举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中新网合肥6月1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1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2年7月开始,安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多措并举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对此,安徽高规格成立安徽省预...

    时间:06-01
  • 科学教育的加法题,中西部学校怎么答?

      本报记者 张盖伦  5月29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文件,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文件强调,要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在科学教育中 “一个都不能少”。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没有人应该掉队。在中西部,在乡村,一线教师正通过各种方法,编织起孩子的科...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