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首批AI克隆明星上线,不只是娱乐业“躺赚”

2023-06-05 01:40:07

来源:新京报

  现实中偶像与粉丝互动被AI复制到虚拟空间中,虚实边界被进一步打破。

  花30元就可以和网红明星视频聊天。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有创业公司上线了网红明星的“AI克隆人”,用户可以在App中付费与其进行交流,付费看虚拟人的朋友圈、拨打视频电话等。据称,其后台报名参加“AI克隆人”的“全网粉丝总数已超过5亿”,但该商业模式是否可行也引发了舆论关注。

  复制分身以扩散影响力和变现,一直是娱乐偶像工业的目标之一。因此,当技术成熟时,率先想到“AI克隆人”的模式来增加变现渠道的,依然是泛娱乐行业。据测算,新上线的某网红“AI克隆人”产品,如果能产生1万个基础付费用户,那么该网红仅需提供一部分语音、外貌等特征,就可以“躺赚72万元”。

  商业模式何以看似可行

  实际上,这并非是创新之举。一个月前,美国已有女网红通过复刻一个AI版本的自己与粉丝们“谈恋爱”,年收入可达6000万美元。

  这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看似可行的商业模式,首先是“克隆人”的AI技术门槛大幅降低。本质上,只需要一个通用的面部和语音识别技术,接入一部分聊天大模型,再获得肖像权等隐私数据的使用许可,便可凭空制造一个虚拟人,与粉丝完成基础互动。

  其次,情感、社交和偶像崇拜,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性需求之一。满足现代人精神孤独问题,也是AI技术会率先应用的场景。

  实际上,在“AI克隆人”概念引发关注之前,早已出现了数字虚拟人的行业。例如,初音未来等虚拟偶像早已展示了新的数字技术对文娱行业的冲击,而在元宇宙等概念成为风口之后,借助AI技术实现的虚拟恋人等主打社交和精神陪伴的产品也蜂拥而至。

  此次引发争议的“AI克隆人”,本质上依然属于数字虚拟人经济的一部分。不同的是,这并非纯粹的“虚构”,而是将现实世界的形象和关系投射建构到了AI之中,虚实之间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

  “AI孙燕姿”走红是必然

  网红明星“AI克隆人”带来的击穿和打破,其实是传统商业模式的“AI增强”,属于偶像数字化的一部分。

  偶像数字化,即创造现实偶像的虚拟投影,使粉丝与偶像的互动变得更为立体和双向,进而拓宽偶像工业之中的影响力和变现渠道。

  很多孙燕姿的粉丝沉迷于“AI孙燕姿”翻唱不同作品,本质上便是AI技术对其演唱技巧进行了低成本的拓展延伸,使得孙燕姿本人不需要做出任何技巧的磨炼和公开的演出,也可满足不同粉丝的个性化需求。

  “AI孙燕姿”走红之后,可预测的是,这一技术未来必然会在泛娱乐领域被广泛尝试。偶像工业的商业模式精髓是为用户创造一个精神幻影,让粉丝在被制造的侧面之中发掘内心的投射,从而心甘情愿产生情感连接,继而付费。

  AI复制的技术,加上迎合用户偏好进行回复的定制化能力,理论上可以使得偶像的影响力进一步沉入粉丝的个体精神世界之中。

  道路尽头仍是未知之境

  虚实界限被打破,同样带来了两难问题。例如,在复制成本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如何维护现实人物的知识产权和隐私?

  正如孙燕姿很难将自己的嗓音和唱功作为知识产权去维护,也无法避免用户将其公开发行的作品作为训练数据源,随着AI技术的持续开源,偶像明星又如何保证粉丝们不会自己手动捏一个专属自己版本的“虚拟偶像”?

  传统的偶像明星工业制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明星人物花费不菲,但AI却使得复制偶像的成本趋近于零,从制造偶像到复制偶像之间,商业的付费墙又该如何设置?

  而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这同样预示着我们将面临一个更复杂的局面。

  理论上,复制虚拟偶像只要在数据保护、内容审核等问题上不触碰法律红线,暂时仍没有太多可以监管的理由。但过度泛滥的虚拟偶像,如果成为了人类精神互动社交的主要载体,我们的人际关系、精神世界都将面临巨大且不可知的改变。

  这正是不少科幻作品所担忧的,AI克隆偶像的出现和普及,无疑将人类的精神世界朝虚拟化再向前推了一步,而这道路的尽头将是什么,则真是未知之境了。

  (新京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重庆大轰炸幸存者:日本政府不谢罪赔偿 心中伤痛永远无法抹掉

      中新网重庆6月5日电(肖江川)2023年6月5日是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82周年纪念日,当天,重庆全市拉响12分钟防空警报,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大轰炸”中不幸遇难的同胞,并警醒市民勿忘历史。  二战期间,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和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遭受日军战略轰炸6年零10个...

    时间:06-05
  • 内蒙古推行林长制两年:造林种草防沙治沙均位居中国前列

      中新网包头6月5日电(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董建林5日介绍,内蒙古推行林长制两年来,共完成造林912万亩、种草3382.8万亩、防沙治沙1280.3万亩,均位居中国前列。  董建林是在此间举行的内蒙古“推深做实林长制”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作这一表述的。  内蒙古横跨“三北”...

    时间:06-05
  • 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穗花杉重庆最大种群

      中新网重庆6月5日电 (梁钦卿)记者5日从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西南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中心与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近日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时,在五里坡里河村发现重庆境内已知资源量最大、最集中的穗花杉种群。图为穗花杉雄球花序。 左有为 摄  据了...

    时间:06-05
  • 新疆兵团居民巧手“裁”出美好生活 创业成就美丽事业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5日电(戚亚平 冉红春)因为一份热爱,20年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6团居民吾天古鲁·吐尔逊重新拿起剪刀,裁剪出一份份美丽;她用剪刀实现梦想,开店成就美丽事业。  坚持学艺  吾天古鲁·吐尔逊今年37岁,多年前从博乐市达勒特镇嫁到86团。  其从小就喜欢制作衣服,最初的梦想是...

    时间:06-05
  • 中国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中新社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阮煜琳)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5日对记者表示,2018年6月5日,《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发布,成为全国层面首个针对公民的...

    时间:06-05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全生命期预防策略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刘卓悦)由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主办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全生命期预防策略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众多卫生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会,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研究进展、疾病预防进行交流,国内带状疱疹疫苗成为会议探讨焦点。  据悉,带状疱疹俗称“缠腰蛇”,是中老年人常...

    时间:06-05
  • 海南依法打击处置一批违规“涉考”自媒体账号

      中新网海口6月5日电(记者 张茜翼)海南省网信办5日举办新闻通气会介绍,该办近期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击从严处置“涉考”自媒体乱象,持续净化网络生态。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共注销关闭相关账号9162个,暂停更新禁言相关...

    时间:06-05
  • 2022年黑龙江优良天数比例达95.9% 为7年来最高

      中新网哈尔滨6月5日电 (记者 姜辉)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2022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2年,黑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为95.9%,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是2015年实施环境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  《2022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时间:06-05
  • 盐池湾人物群像:坚守山川江河趣事多,藏野驴会对人“说”谢谢

      中新网兰州6月5日电 (刘潇)“我从小就生活在盐池湾乡,如今是一名护林员,能够保护我的家乡,我感到非常自豪。”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酒泉分局盐池湾保护站护林员鄂古来说,工作十五载,他对工作热情只增不减。  鄂古来出生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他说,以前一直听家人说,会遇到野生动物,但...

    时间:06-05
  • 中国丰收地图:三夏时节插秧忙

      央视网消息:6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时节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刻,既要收割冬小麦,又要种植水稻,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让我们从数据和地图中感受这个夏日的忙碌。  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过三成  进入六月,全国小麦已...

    时间:06-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