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AI歌手孙燕姿”引热议 音乐版权应该如何被保护

2023-05-20 00:47:50

来源:北京青年报

  5月19日,第八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京举行。本届论坛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音乐创作与版权保护”“变与不变:中国音乐节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之源”“科技创新与音乐演艺产业融合发展”等专题进行了讨论。

  近日,“AI出来后第一个失业的是孙燕姿”的话题被推上了热搜,随即AI歌手也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对于人工智能下的音乐创作和版权保护问题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近日举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音乐创作与版权保护论坛”,邀请了音乐创作者、唱片行业代表以及学者、律师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音乐创作与版权保护展开了讨论。毫无疑问的是,AI技术给音乐产业带来挑战,更多的则带来机遇。AI不管如何发展和成熟,还是要以人为本。

  “AI歌手孙燕姿”引热议

  最近,“孙燕姿”翻唱的各种经典曲目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据了解,在B站与“AI孙燕姿”相关的视频已经有了上千条,翻唱的《发如雪》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22万,《下雨天》达116万,《半岛铁盒》《爱在西元前》等播放量也超过了60万,还有其他的翻唱歌曲也都有着可观的播放量。

  据了解,AI孙燕姿是通过AI技术提取歌手孙燕姿的音色,然后再翻唱其他歌曲。这种“音色转换”的技术,需要提前“准备数据集”,需要准备很多首歌手孙燕姿的一些高品质曲目,还有她平时的一些采访、直播等视频素材,并且质量越高、数量越多效果就越好。然后还需要“去除呼吸声”等细节处理,进入一系列复杂的“训练”,即可得到自己的“AI孙燕姿”。

  论坛上,前国际唱片业协会法律顾问、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郭春飞以最近引发争议的“AI歌手孙燕姿”为例解读了其中的法律问题,“AI孙燕姿”翻唱了周杰伦的《发如雪》首先侵犯了周杰伦的著作权,同时还使用了《发如雪》录音制品,涉嫌侵犯了录音制作者权、周杰伦的表演者权。

  此前有人认为AI孙燕姿也侵犯孙燕姿本人的表演者权,郭春飞律师认为,孙燕姿本人并没有唱《发如雪》,只是AI使用她的声音,从这点来看,属于侵犯孙燕姿对于声音享有的人格权。郭春飞律师介绍,声音的权利不属于著作权,是类似肖像权的一种保护方式。

  新事物带来机遇和挑战

  音乐剧导演、词曲作者樊冲分享了他在音乐创作中运用AI的经历,但只用于音乐完成之后用AI演唱来完成DEMO(录音样带),“它其实是我一种灵感的记录,但最终我还是会自己去唱,或者是找真正的歌手来唱。”

  随着AI歌手的出现和推广,有网友担心,可能会影响传统音乐的就业岗位减少,有网友开玩笑道:“没想到AI竟然先在乐坛兴风作浪!歌手都会有‘下岗’的危险,何况我们这些办公室的文员呢!在某些方面,实在是有点细思极恐……”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佟雪娜认为,AI技术的出现,就像当年出现的数学音乐一样,确实对音乐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传统唱片工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音乐产业走到今天,都是技术引领着向前发展的,虽然给传统的唱片工业带来冲击,但是应该以包容的态度来看待技术的发展,它既带来挑战,更多的是带来机遇。

  应当是为人服务而不是取代

  环球音乐集团亚洲区公共政策高级副总裁Kwee Tiang Ang介绍,早在今年3月,为了保护旗下音乐人的合法权益,环球音乐一直在向流媒体发送请求,要求他们删除由AI生成的歌曲。“平台有‘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责任,来防止以伤害艺术家的方式使用其服务’。”

  但他不认为AI技术会给音乐产业带来危机,因为其带来的科技创新也是有价值的,“从公司的角度,我们也支持这种科技,不过我们的立场是说这些AI公司如果要使用到我们的作品,必须要先得到许可,必须要合法地使用。”

  郭春飞律师认为,AI应该是工具,是让音乐变得更美好的一个工具,“应当是为人服务,而不应该是取代人”。(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AI将夺走人类的“饭碗”?听听科技大咖们怎么说!

      中国经济网天津5月18日讯(记者刘潇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火爆出圈,再次引发全世界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广泛关注,更让人们体会到大模型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今日开幕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来自全球科技领域的学者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否将成为人类自身的“威胁”这一话题发表了各自的深入见解。...

    时间:05-19
  • 装在口袋里的AI心理治疗师【数字陪伴 缓解焦虑】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刘 霞  自2015年以来,心理健康应用Koko一直试图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支持。当有人给应用程序发短信,诉说自己的愧疚或烦闷等情绪时,几分钟后就会获得一个满怀同情的回应,也会得到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  英国《自然》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目前市面上有成千上万款类似Koko这样的心理健康应...

    时间:05-18
  • 360与智谱AI宣布战略合作 共同研发千亿级大语言模型“360GLM”

      5月16日,三六零(601360.SH,下称“360”)和智谱AI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研发的千亿级大模型“360GLM”已具备新一代认知智能通用模型水准。  双方合作研发,这也是基础模型和应用场景的一次有效结合。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曾多次表示,微软作为产业公司补齐了OpenAI的工程化、场景化、产品化和商业化能力,是微软和OpenAI珠联...

    时间:05-16
  • 我爱我家董事长谢勇:AI加持,房产大模型时代来临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我认为行业大致会经历几个发展阶段:首先是运营的精细化,作业落地,做细颗粒度,减少方差;然后是抽象出方法论,标准化运营,模式复制;接下来是数字化转型,用数据和技术赋能业务,提升平均效率;最后是智能化,以AI加持业务,房产大模型时代来临。”  5月15日,我爱我家集团在北京举行以“悦然址上...

    时间:05-16
  • AI歌手或涉多项侵权 生成式人工智能亟待规范

      AI歌手刷屏 或涉多项侵权  生成式人工智能亟待规范  继绘画、文案之后,人工智能(AI)将触手伸向了音乐圈。“2003年大火的歌手:孙燕姿;2023年爆火的歌声:AI孙燕姿。”在多个视频及音乐平台上,“AI孙燕姿”俨然成为流量密码,多个相关视频收获上百万播放量。“AI陈奕迅”“AI周杰伦”等也如同雨后春...

    时间:05-16
  • AI歌手或涉多项侵权 生成式人工智能亟待规范

      AI歌手刷屏 或涉多项侵权  生成式人工智能亟待规范  继绘画、文案之后,人工智能(AI)将触手伸向了音乐圈。“2003年大火的歌手:孙燕姿;2023年爆火的歌声:AI孙燕姿。”在多个视频及音乐平台上,“AI孙燕姿”俨然成为流量密码,多个相关视频收获上百万播放量。“AI陈奕迅”“AI周杰伦”等也如同雨后春...

    时间:05-16
  • 国产高端设备亮相CMEF:探索精尖外科手术数字化复合诊疗 加速“AI+医疗”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uHOR魔方复合手术室、智慧仿生微创介入手术系统、AI医疗创新解决方案……15日正在上海举行的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简称:CMEF)上,中国高端医疗影像企业带来诸多自主研发的高新科技产品,备受业界关注。  由中国企业自主构建的uHOR魔方复合手术室首次亮相CMEF。据介绍,复合手术室是...

    时间:05-15
  • 证券分析师“AI分身”上线 职业合规性引争议

      继AI歌手、AI主播后,AI的风又吹到了金融行业内部。5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近日,招商证券传媒首席、TMT大组联席组长顾佳的“AI数字分身”正式与公众见面,不过对其中合规性市场众说纷纭。有业内人士直言,券商分析师的“AI数字分身”是通过数字人的身份来分担券商分析师的部分工作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但并不能代表...

    时间:05-15
  • “5G+AI”加持胎儿医学 逾60家医院携手建协作网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中新网上海5月12日电 (陈静 高艳)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携手中国60家医院12日在沪成立“5G+AI”胎儿医学&产前诊断专科协作网络。这标志着中国胎儿医学学科站在了新起点。  相较于远程会议系统,“5G+AI”技术实现了高清的超声实时图像传输和全程无障碍沟通功能,避免画面模糊、网...

    时间:05-12
  • 全国百余所高中校长在沪与大学共话AI时代如何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中新网上海5月11日电 (记者 许婧)人工智能时代下如何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11日,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百余所知名高中的校长齐聚同济大学,出席同济大学2023年中学校长论坛,共话“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发展”。  与会校长们围绕主题展开了分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论坛的主题契合了当前...

    时间:05-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