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AI将夺走人类的“饭碗”?听听科技大咖们怎么说!

2023-05-19 09:33: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天津5月18日讯(记者刘潇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火爆出圈,再次引发全世界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广泛关注,更让人们体会到大模型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今日开幕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来自全球科技领域的学者专家企业界人士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否将成为人类自身的“威胁”这一话题发表了各自的深入见解。

  “我不担心大模型会导致人类工作机会减少。”百度CEO李彦宏在题为《大模型改变人工智能》的演讲中表示,“人类最大的危险和最大的不可持续,并不是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相反的,我们停止创新,不发明不创造不进步,按照惯性走下去,所带来的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风险,才是人类最大的威胁。”

  在李彦宏看来,探知答案的最好方法是回顾过去。他以过去几百年间的井下背水工、马车夫、打字员等职业为例,指出随着这些工种的消失,很多新的工作也随之出现,并且伴随着人口增长和人均GDP高速提升。“我个人是乐观派,我不担心大模型会导致人类工作机会减少、生活变差。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能否帮助年轻一代适应快速的技术变化。”

  与此同时,更多与会嘉宾对人工智能的前景同样持乐观态度。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执行委员会主席伊萨琴科认为,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将提升人类的福祉,并将人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电子纳米系统研究所所长哈拉德·库恩认为,在智能驾驶领域,具有极低功耗的人工智能将推动微电子和芯片领域的纳米技术发展

  “如果说用来画画、写诗只是有趣的话,那么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所创造的价值更值得关注和研发。”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指出,通过部署算力资源、提升算力效率,企业可以更快结合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挖掘数据价值,从而更好支撑商业决策。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以公司推出的星火大模型为例,通用人工智能正在持续为开发者赋能,这极大降低了创业者的门槛。“只要会写Prompt,有创意和灵感,那么很多事情通用人工智能就帮着做了。”

  据了解,本届世界智能大会于5月18日至21日在天津举行。大会以“智行天下 能动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科技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聚合天下英才共谋智能未来,聚集智慧成果,实现共享共赢,全面打造展示智慧天津、数字中国的全新窗口。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经济观察)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将把人类带向何方?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刘育英)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已经引发世界的关注,它将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何种影响?专家认为,未来每个行业或许都将与AI(人工智能)发生关系。  ChatGPT是一款由美国OpenAI公司开发的自然语言人机交互应用,拥有接近人类水平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ChatGPT...

    时间:05-18
  • (经济观察)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将把人类带向何方?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刘育英)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已经引发世界的关注,它将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何种影响?专家认为,未来每个行业或许都将与AI(人工智能)发生关系。  ChatGPT是一款由美国OpenAI公司开发的自然语言人机交互应用,拥有接近人类水平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ChatGPT从发布到全球用户破亿,仅用...

    时间:05-18
  • 浙港深化创新合作 互相赋能深度“链接”全球经济

      中新网杭州5月18日电(郭其钰)5月18日,浙港创新合作暨浙江本土跨国公司国际投资论坛在杭州举行,鼓励广大企业把握浙港创新合作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浙江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浙江正以开放之姿深度...

    时间:05-18
  • 《自然》:当代人群检测到古人类最早分化发生在12万至13.5万年前

      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演化论文称,一个模拟了至少两个演化支在几十万年里分化(但仍持续混合)的模型或许最能代表非洲的人类起源。  该模型显示,能在当代人群中检测到的早期人类的最早人群分化发生在12万至13.5万年前,在两个或更多的遗传分化较...

    时间:05-18
  • 人类历史纪念馆的“国际共建”:让人性之光引领世界“十字路口”的抉择

      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 题:人类历史纪念馆的“国际共建”:让人性之光引领世界“十字路口”的抉择  作者 樊中华  八十多年前,欧洲犹太人为逃脱纳粹迫害,从战火弥漫的欧洲远行至东方的上海避难,开启了一段中犹民族间患难相助的历程。2007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成立,致力于保存和传播这段历史,也成为中...

    时间:05-18
  • 中国星辰|“+北斗”应用规模化发展 全面赋能国家基础设施

      央视网消息: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2年以来,北斗系统加速融入电力、自然资源、农业、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幅提升了高精度位置服务的能力水平,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2022年,电力行...

    时间:05-18
  • 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北斗系统进入规模应用发展快车道

      在中国航天事业中,卫星导航系统与国家发展和百姓生活都息息相关。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2020年建成开通以来,赋能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介绍,中国北斗系统已经进入规模应用发展快车道。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建设规模最大...

    时间:05-18
  • 微软称GPT-4或具备人类逻辑,人工智能终将成“人类智能”?

      作者:钱童心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者OpenAI已经成为全球科技行业和监管机构关注的最大焦点,科技大佬们围绕OpenAI的争议也一直未平息。  5月16日,“ChatGPT之父”、OpenAI公司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首次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  对奥尔特曼发难的议员们也动用了ChatGPT的新手段。  美国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

    时间:05-18
  • 上海浦东为海归人才双创赋能 “海创浦东”品牌亮相

      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范宇斌 杨珍莹)汇聚海内外创新人才,推动上海浦东创新创业热潮。“海创浦东”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暨895星荟萃路演会16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本次大赛是“海创浦东”品牌的首次亮相,也是张江高科895星荟萃路演会的重要平台,以“海创浦东 逐梦未来”为主题,更大范围地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人...

    时间:05-17
  • 新型学徒制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

    原标题:【光明时评】新型学徒制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据媒体近日报道,“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上海近年来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课程,目前已培养3万余名企业新型学徒。从制造业、服务业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新型学徒制已经在上海遍地开花。2021年,人社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文件,部署全面推行中...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