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新春走基层)机场航班运行“精算师”:让团圆来得更早一点

2023-01-22 11:18: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奚金燕 汪轶文) 正月初一,许多人正在享受春节假期。往日喧嚣的杭城平添了几分宁静,而在萧山国际机场联合指挥中心(IAC),却是热火朝天。一个健硕的身影穿梭其中,异常忙碌。

  他叫周得博,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联合指挥中心的主任指挥。机场联合指挥中心,就是机场运行的“大脑”,也是“CPU”,负责全面指挥协调整个机场航班运行和应急处置工作

  在浩瀚广袤的天空,飞机也有着固定航道,和汽车一样,多了也得堵。为了飞机的正常起飞和降落,周得博需要统筹调度,精准计算每架飞机能够起飞的时间,尽量缩短间隙,以安排更多的航班起飞。

坚守岗位的周得博。 王刚 摄

  “能让一个航班早起飞一分钟,就意味着100多名旅客能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对周得博来说,每一次都是分秒必争。“工作量大、常熬夜,遇到紧急情况往往是整个通宵,好多同事头发都少了一圈。”

  周得博还是浙江省机场集团的首届工匠。这些年,他紧跟浙江数字化改革步伐,设计出多个智慧化系统,用来辅助决策,减轻了运控室人员的不少压力。

  “我有一个习惯,想到‘金点子’就会赶紧记下来,并想方设法实现。”他指着大厅里自己设计的IAC大运控系统数字大屏,自豪地说。

  IAC大运控系统数字大屏上,清晰展示了航站楼的旅客量、积压航班数,还有航班始发、放行、起飞、加权的正常率等等,跑道上飞机起降的实时动态更是一目了然。

  作为机场“大脑”的一名现场“指挥员”,每当客流量大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是周得博最忙的时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的夏季雷雨,整个机场的航班都停止起降,即将落地的飞机备降周边机场。乌云压住了“起飞的翅膀”,更是压在了周得博的心上。

  “当时飞机全部延误,一两个小时一架都飞不出去,大家焦头烂额,十分着急。我赶忙去协调,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有一架飞机能起飞了,感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瞬间舒了一口气。”周得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萧山国际机场T4候机大厅。 谭申捷 摄

  今年春运赶上防疫政策的调整,航班量骤增。据悉,萧山国际机场航班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八成水平,出行旅客量也恢复到了七成左右。

  根据预计,春运40天,萧山国际机场预计运送旅客276万人次,距去年同比增长38.4%;计划起降航班2.3万架次,同比增长8.9%。

  候机大厅显示屏上,滚动的不仅仅是航班量,更是涌起来的人气,活起来的生机,就像是一个个跃动的音符,扣动着周得博的心。

  “忙习惯了,空不下来,越是过节我们越是不能离开岗位。”周得博参加工作已经十年有余,基本每年春节期间都会留在机场值班。他的老家远在甘肃张掖,上一次探亲已是三年前的事了。萧山国际机场有他更多放不下的牵挂。

  当记者问他昨天年夜饭吃了些什么时,周得博说每年都是盒饭,今年也一样,简单应付下,“团圆饭可以晚点吃,但是飞机不等人。”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仪式感”。对周得博而言,目送一架架客机腾空升起,就是过年最好的“仪式感”。

  看到窗外的飞机朝着远方而去,周得博心中也泛起阵阵暖意:“我不孤单,还有一整个团队陪我。我们大年三十晚上从来不减员,大家都在这里坚守,我也不能缺席。”

  “我老婆也在民航工作,能比较理解我的工作状态。儿子是飞机‘发烧友’,非常挺我。”周得博说,正是家人的包容和支持,可以让他心无旁骛地坚守在岗位上。

  十年扎根在机场,这里早已成为周得博的第二个家,大家常常亲切地称呼他“周哥”。

  “周哥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传授知识循循善诱,遇到突发事件忙而不乱。是我们的好主任,好大哥。”同事董金淇说。

  这些年,周得博见证了机场的飞速发展。“我24岁来到这里,那时候机场还没有这么大。现在杭州发展起来了,特别是新建了T4,好几条地铁线都接过来了,来坐飞机的人也越来越多。”周得博直言,感觉自己这个“精算师”也越来越重要了。

  每一趟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都是一场团圆的开始。轰鸣声响、机翼翅展,在每一位机场人的守望下,一架架冲向蓝天的飞机在万道霞光之中划出了归家的弧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春走基层)机场航班运行“精算师”:让团圆来得更早一点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奚金燕 汪轶文) 正月初一,许多人正在享受春节假期。往日喧嚣的杭城平添了几分宁静,而在萧山国际机场联合指挥中心(IAC),却是热火朝天。一个健硕的身影穿梭其中,异常忙碌。  他叫周得博,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联合指挥中心的主任指挥。机场联合指挥中心,就是机场运行的“大脑”,也是...

    时间:01-22
  • 这50个小事,让过年更有仪式感

      年终岁尾,空气里弥漫着兴奋与忙碌的味道,那是春节的味道。  我们为你写下50件值得一做的小事,每一件都关乎“小而确定”的幸福。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01  剪(烫)个新发型,从“头”开始,自信美丽地迎接新一年。  02  手机和电脑桌面换一张“戳中你近来审美”的壁纸。  03  大扫除,清理一...

    时间:01-21
  • 浙江建起“传播大脑” 以技术赋能媒体深度融合

      中新网杭州1月18日电(钱晨菲)18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四大省属文化集团共同发起的传播大脑科技公司正式在杭州揭牌成立,以技术赋能媒体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如何破题,归根到底...

    时间:01-18
  • 诸多心理疾病皆与特定大脑回路相关

      科技日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成瘾症和强迫症都与大脑同一回路出现问题有关。  此前的脑部扫描研究表明,大脑的几个不同区域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但这些结果并不吻合。  为了解更多...

    时间:01-18
  •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大脑神经化学信号与电信号转导模拟

    原标题:我科学家首次实现大脑神经化学信号与电信号转导模拟类脑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但大部分研究设备只能“捕捉”到大脑发出的电信号,却无法获得化学信号。来自中科院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湘潭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聚电解质限域的流体忆阻器,并利用单个器件首次实现了神经化学信号与电信...

    时间:01-14
  • 浙江探索数字法检:“大脑”赋能公正司法

      中新网杭州1月13日电(记者 项菁)数字化改革如何推动公正司法?在数字化改革先行省浙江,“大脑”正在嵌入法检工作多领域。  浙江省两院工作报告13日提请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两份报告均对“数字司法”进行总结,强调以数字化改革护航新时代法院、检察院现代化建设。  浙江省...

    时间:01-13
  • 中国科学家这项最新研究成果 有望解码人类大脑“化学语言”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大脑控制着人类的思维、感受和情感,人类漫长发展过程中对人脑的探索以及对其运行机制和功能的模仿从未停止。其中,大脑的神经功能与化学信号和电信号关系密切,相关研究备受关注。  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湘潭大学及北京师范...

    时间:01-13
  • 京九铁路最大编组站:首位“90后”“精算师”的春运首秀

      (新春走基层)京九铁路最大编组站:首位“90后”“精算师”的春运首秀  中新网合肥1月12日电 (张续亮 张强)“嘀嗒嘀嗒……”车站调度员李德义轻点鼠标,拖动电脑屏幕里彩色“多线谱”,犹如鹰眼的目光透过眼镜观察车流状况,停顿数秒后,他转向另一屏幕,对着密密麻麻的线条调整车流达到场域。  寒冬的...

    时间:01-12
  • 贵阳南明公安: “智慧大脑”+“黑科技” 守护一方平安

      中新网贵阳1月7日电(刘美伶 瞿宏伦)手指一动,鼠标一点,辖区内的动态警力立马显示在贵阳市南明区公安分局块数据指挥中心大屏上。与以前背地图和大量电话号码相比,现在的实时调度更便捷高效,同时,民警出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警情处置也更加规范。  1月6日,在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南明区公...

    时间:01-07
  • (新春走基层)探访向塘西车站调度指挥中心:“大脑中枢”保铁路货运车流畅通

    图为向塘西车站调度指挥中心值班员正在进行调度作业。 李韵涵 摄  中新网南昌1月6日电 题:探访向塘西车站调度指挥中心:“大脑中枢”保铁路车流畅通  记者 李韵涵  “电力客车K134次,七场14道出站信号好,去三江镇方向。”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向塘西车站调度车间车站值班员周晟昱正在与电台另一端的客车司机联控。...

    时间:0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