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云南茶叶、花卉等8个“土特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0亿元

2023-07-14 16:08: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昆明7月14日电 (记者 韩帅南)“云南的茶叶、花卉、蔬菜、水果、中药材、牛羊、生猪等8个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0亿元。‘土特产’已成为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助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源泉。”中共云南省委农办主任、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琰14日如是说。

  当日,“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专场发布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李琰在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云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4012.1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4.26%,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烟草、天然橡胶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和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蔬菜、水果、肉牛、生猪、蔗糖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云南有独特多样的乡土文化资源。”李琰称,在抓“土”的资源发掘方面,云南规范保存种质资源16万余份;全省累计获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5个,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47件,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86个;首批认定省级非遗工坊35家。

  在抓“特”的优势发挥方面,云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449万亩;2022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958万吨,蔬菜产量2857.9万吨,水果产量1300万吨,鲜切花产量180亿枝,出栏生猪4531万头、猪肉产量393万吨。

  在抓“产”的效益提升方面,云南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链条发展,用市场的驱动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省有农业企业12.63万户,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8万个,累计培育家庭农场8万余个;普洱茶、保山小粒咖啡、文山三七、宣威火腿等10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总结推广全省16种利益联结模式和富民增收成功案例。

  在抓“优”营商环境方面,云南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全面提质行动,切实提升服务效能,着力破解市场主体最急迫、最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截至2022年底,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4495.19亿元、同比增14.4%,涉农企业贷款余额10023.66亿元、同比增13.4%。

  “扎实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是云南推进特色农业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李琰表示,下一步,云南将用好用足一系列支持政策,持续培引一批主体、建优一批基地、深耕一批市场、打造一批品牌,加快特色农业强省建设。(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种地靠技术,增收有保障”(帮扶县驻村手记)

      “‘谷子三千麦六十,豌豆丰收粒八颗’,但你看,我们这麦穗儿,一面53粒,两面106粒。”在河南省虞城县镇里固乡丁马庄村,比正常的大了一圈的麦穗吸引了记者目光。  拿起一株麦穗,丁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卞振强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和河南农科院试点种的富硒冬小麦,每亩至少能多收400斤麦子。这几株颗粒饱满的麦穗,是专门拿给乡亲们看的...

    时间:07-14
  • 山西青年返乡创业:黄芪种植铺就农民增收路

      中新网大同7月13日电 题:山西青年返乡创业:黄芪种植铺就农民增收路  作者 杨杰英 张馨戈  盛夏时节,在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乡舍科堡村的北山,黄芪长势正旺。  “黄芪,别看它不起眼,根茎全是宝。”站在山坡上,熊福明望着上万亩的黄芪说。  熊福明,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锦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时间:07-13
  • 新疆兵团:甜美小红杏受青睐 带动民众增收就业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2日电 (戚亚平 林国强)7月初,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1团一连,阿拉尔市韵隆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合作社)的近380亩小红杏迎来采摘季,黄中带红的杏子挂满枝头,咬一口鲜美甘甜。果园里,工人正踩着梯子采摘成熟的小红杏,一片忙碌景象。  小红杏又称吊干杏,过去主要以制干为主,从2021年开始,合作...

    时间:07-12
  • 黄花飘香采摘忙 精准滴灌助增产保增收

      央视网消息:眼下,山西大同云州区的17万亩黄花全面进入采摘期,今年,当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黄花增产增收。  在大同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种植户和采摘工们忙着采摘黄花。今年,云州区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把2.6万亩黄花田改造为精准滴灌保产田。  种植户 唐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

    时间:07-12
  • 轮作种植模式让“闲田”变“忙田” 农民增产又增收

      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云南曲靖市会泽县秋播燕麦迎来收割。随着燕麦收割完成,夏播马铃薯也迎来了最佳播种时节。当地种植户抢抓适时天气,采取麦薯轮作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李家湾村,燕麦刚刚完成收割,种植户们正驾驶着大型播种机播种马铃薯。据了解,马铃薯产业是会泽县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当地积...

    时间:07-12
  • 科技赋能 智能化装备助力“海上粮仓”增产增收

      央视网消息:继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报道,今天(7月11日)我们继续聚焦现代海洋牧场。随着一批智能化、标准化的深水养殖设施陆续投入使用,我国海洋渔业现代化建设正驶入“快车道”。海洋牧场建设已经成为引导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选择。与传统的耕海牧渔相比,现代海洋牧场到底有哪些优势?跟随记者一起去看...

    时间:07-12
  • “中国黄花之乡”引河灌溉对抗旱灾 确保黄花增产增收

      中新网大同7月10日电(马静波 杨生贵)“今年政府给黄花田铺设了滴灌设施,过去大水漫灌浇一亩地的水,今年能浇二三亩。”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下榆涧村村民杨泽林说。  “过去浇地,我们晚上得拿着铁锹,满地去截水、引水,人累不说,高处的黄花还浇不到。现在打开滴灌就不用管了,还能把肥料提前加到储水罐里。黄花垄与垄中间那...

    时间:07-10
  • 从高原走向江南 冷凉蔬菜成为六盘山下“流量密码”

      中新网固原7月8日电 题:从高原走向江南冷凉蔬菜成为六盘山下“流量密码”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进入盛夏时节,中国迎来“北菜南运”高峰期。在“中国冷凉蔬菜之乡”宁夏固原市,50余万亩冷凉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转运、装车,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包菜种植基地满载而归的村民。 李...

    时间:07-08
  • 六盘山下蔬菜“热” 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齐聚固原寻商机

      中新网固原7月7日电 (记者 李佩珊)进入盛夏时节,中国迎来“北菜南运”高峰。7月7日,在“中国冷凉蔬菜之乡”宁夏固原市,一场以“有机原生态、健康新宁夏”为主题的宁夏冷凉蔬菜节暨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宁夏活动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专家学者、蔬菜销售企业代表走进黄土高原上的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寻求合作商机,...

    时间:07-07
  • 宁夏隆德:高效节水灌溉助力冷凉蔬菜蓬勃发展

      中新网宁夏隆德7月4日电 (记者 李佩珊)时下正值冷凉蔬菜成熟季节,在“中国冷凉蔬菜之乡”宁夏固原市,各地冷凉蔬菜千亩示范种植基地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转运、装车,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记者在隆德县联财镇联合村冷凉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看到,辣椒、西瓜、西红柿等作物长势喜人,标准化设施拱棚里的...

    时间:07-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