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科技赋能 智能化装备助力“海上粮仓”增产增收

2023-07-12 17:04:49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继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报道,今天(7月11日)我们继续聚焦现代海洋牧场。随着一批智能化、标准化的深水养殖设施陆续投入使用,我国海洋渔业现代化建设正驶入“快车道”。海洋牧场建设已经成为引导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选择。与传统的耕海牧渔相比,现代海洋牧场到底有哪些优势?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

  凌晨三点,天还没亮,福建省连江县渔民吴章瑜组织了二十多个本地村民一起出海。清理网箱、卸货、给鲍鱼喂食,渔民们忙到天色渐渐亮起来。

  在这片海域的更深远处,这座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钢铁小岛”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福鲍1号”。

  总台央视记者吴哲钰:我刚刚从福建省连江县苔菉镇行船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了“福鲍1号”,这是福建省首个自主研发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平台所处的海域海水深度约35米,鲍鱼就养在深约8米的海里。这里海水交换量大、水温更加稳定、水质也更好,在这样的环境里,鲍鱼的成活率能增加十几个百分点,重量和产量也能增加两成。

  “福鲍1号”还配备了水质监测、自动增氧、远程数据传输系统等设备来提升养殖质量。

  记者在采访时,正逢一批买家来考察吴永寿所养殖的鲍鱼,大过手掌的鲍鱼吸引了买家的目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产养殖科服团队首席专家罗土炎:(我国)鲍鱼产量占了世界(总量)的90%,(我国)实现规模化养殖,把鲍鱼做成物美价廉的百姓的家常菜。

  农业农村部6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深远海养殖水体近4400万立方米,产量40万吨,占海水鱼养殖产量的20%以上。深远海养殖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我国将围绕深远海养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向海发展 中国港口规模、造船产量等位居世界前列

      央视网消息:今天(7月11日)是第19个“中国航海日”,主题是“扬帆新丝路,奋楫新格局”。今年的中国航海日活动周从7月9日持续到15日,其间将举行航海日论坛、中国航海学术年会、“全国航海科普周”以及航海科技博览会等活动,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航运发展的成就和亮点。  7月11日,中国各地的船舶挂满旗并统一鸣笛1分钟。与此同时,...

    时间:07-12
  • 人工智能发展驶入“快车道” 专家:通识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可迁移能力

      中新网上海7月10日电 (陈静 赵天润)从IT时代、“互联网+”到智能时代,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快车道”,冲击着时下的教育理念。如何应对这一变化,重新思考大学培养的未来人才等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现实问题。  通识教育的重心应在何处?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10日接受采访时说:“需要培养学生的可迁移...

    时间:07-10
  • 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年全球谷物产量预计创历史新高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刘亮)联合国粮农组织7日发布的最新一期《谷物供求简报》显示,2023年全球谷物产量最新预报7月环比上调590万吨(0.2%)至28.19亿吨,同比上涨1.1%,创历史新高。  简报称,本月预报数上调几乎完全源自全球小麦产量预期的调整。目前,全球小麦产量最新预报数上调了0.9%至7.833亿吨,但仍比2022年的创纪录水...

    时间:07-07
  •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国产大豆应向科技要产量

      【院士访谈】  ◎本报记者 金 凤  国产大豆品种有亩产400—450斤的潜力,但现在的增产潜力平均只实现了约50%。这一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大豆选育、种植技术没得到足够重视,农民的种植收益不高,不愿种植大豆;二是好的土地都首选种粮食作物了,种植大豆的土壤有的肥力...

    时间:07-07
  •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国产大豆应向科技要产量

      【院士访谈】  ◎本报记者 金 凤  国产大豆品种有亩产400—450斤的潜力,但现在的增产潜力平均只实现了约50%。这一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大豆选育、种植技术没得到足够重视,农民的种植收益不高,不愿种植大豆;二是好的土地都首选种粮食作物了,种植大豆的土壤有的肥力不够,有的旱、涝、草、病虫害严...

    时间:07-07
  • 建设海洋牧场充实“蓝色粮仓”

      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海洋牧场建设作为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金钥匙”,是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探索。全国沿海海洋牧场建设保持强劲势头,已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9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本期特邀专家围...

    时间:07-05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0万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3日)下午,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介绍,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这家智...

    时间:07-04
  •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

    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2000万辆下线活动在广州举行。在灯光闪耀中,一辆造型华美的新能源汽车缓缓开出,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达到27.7%。...

    时间:07-04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跃上二千万辆 产销规模居全球第一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跃上二千万辆  产销规模已连续八年居全球第一  本报广州7月3日讯(记者杨忠阳)随着一辆液钛银昊铂GT驶下生产线,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汽埃安诞生。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智能制造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现,表明我国正加快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

    时间:07-04
  • 产量连续5个季度高于交付量,特斯拉产能过剩了吗?

      特斯拉7月2日公布了第二季度汽车产量和交付量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总共生产了479700辆电动车,交付了466140辆电动车,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83%,但连续第五个季度产量高于交付量。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交付的96%的电动车是Model Y和 Model 3车型。特斯拉的销量提振受益于该公司在全球提供的折扣和其他激励措施。特...

    时间:07-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