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六盘山下蔬菜“热” 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齐聚固原寻商机

2023-07-07 21:4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固原7月7日电 (记者 李佩珊)进入盛夏时节,中国迎来“北菜南运”高峰。7月7日,在“中国冷凉蔬菜之乡”宁夏固原市,一场以“有机原生态、健康新宁夏”为主题的宁夏冷凉蔬菜节暨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宁夏活动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专家学者、蔬菜销售企业代表走进黄土高原上的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寻求合作商机,探寻“中国冷凉蔬菜之乡”发展奥秘。

  这是上海源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万新第二次来到宁夏,此次来到固原,在多处冷凉蔬菜产业基地观摩后,他感触颇深。“宁夏之前在上海举行过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我专门去了现场,当时对冷凉蔬菜有很深的印象。这次再来宁夏,发现这里有很多蔬菜品牌享誉全国,设施蔬菜种植技术也很先进,我们通过参观,也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经验。”他说。

原州区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 李佩珊 摄

  “如何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市场优势,让更多的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这件事意义重大,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宁夏活动就是生动的实践。”原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表示,这样的方式让产地与市场直接对接,让产加销一体化链条形成,使得宁夏冷凉蔬菜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逐年提升,“这样的‘宁夏经验’值得得全国推广。”

  正如张玉香所言,宁夏是农业农村部规划确定的黄土高原夏秋蔬菜生产优势区域和设施农业优势生产区。冷凉蔬菜产业是宁夏“六特产业”之一,高品质、更绿色、更安全是宁夏蔬菜产业的代名词。固原作为宁夏冷凉蔬菜主产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冷凉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固原市全链条布局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培育了“六盘山冷凉蔬菜”等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年产鲜菜200余万吨,80%以上走进国内外大市场、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冷凉蔬菜成为固原最有成长潜力、最有市场活力、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嘉宾欣赏冷凉蔬菜产品。 李佩珊 摄

  经过多年发展,宁夏把“小菜芯”做成了“大产业”,让“有味道”的蔬菜进入了“大地方”千家万户的餐桌。与此同时,宁夏已连续七年举办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宁夏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京津冀都市圈等市场建设了蔬菜外销窗口,为“宁夏菜”走向高端市场搭建了桥梁纽带。当天,上海、浙江、深圳等多地10家2023年宁夏冷凉蔬菜外销窗口被正式授牌,消费者可在家门口品尝到来自千里之外宁夏的优质冷凉蔬菜。

农户进行蔬菜采摘。 李佩珊 摄

  此次活动由宁夏农业农村厅、固原市委、固原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是今年宁夏农业产业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活动现场,宁夏相关单位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及相关单位进行了蔬菜产销合作等143项合作协议的签约,签约金额达22.63亿元人民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世界黑木耳之都”牡丹江:400余专家学者探讨“小木耳大产业”

      中新网牡丹江7月6日电 (记者 姜辉)“北纬40°至45°之间,不仅有‘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还应该有‘黄金蘑菇带’”。6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启幕的全国食用菌(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李玉如是说。  此次大会上,来自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名专家学者以及345...

    时间:07-06
  • 宁夏彭阳:小杏子大产业 村民走上“杏”福路

      中新网宁夏彭阳7月5日电 (记者 李佩珊)眼下,正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彭阳红梅杏成熟上市的季节。7月5日,宁夏固原(彭阳)第二届红梅杏开园节暨“瓜果飘香·清凉彭阳”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挂满枝头的杏子、平均气温18摄氏度的夏天,诚邀全国各地游客避暑度假。  走进彭阳县红梅杏种植基地,在蓝...

    时间:07-05
  • 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前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专业合作社24台收割机共享使用,昼夜不停,确保乡亲们的麦子颗粒归仓、夏玉米应播尽播。”山东省禹城市向明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小明调度农机,刚给种粮大户陈光峰把700多亩麦田收割完,又忙着种夏玉米了。  粮食生产,压茬推进。据农业农村部7月2日农情调度,冬小麦已收获95.9%,全国已夏播粮食83.1%...

    时间:07-05
  • 来自小镇的小刷子如何“刷”出百亿大产业?

      一线调研丨来自小镇的小刷子如何“刷”出百亿大产业?  在安徽潜山的一个小镇,小小的刷子每年能带来100多亿元的产值。散布村镇的小产业是如何发展成行业规模国内第一的特色产业集群,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走进安徽潜山源潭镇的刷业产业园,这里能看到各种高精尖的刷子,这个每平方厘米的刷毛密度有3万根,主要用于液晶显示玻...

    时间:07-05
  • 夯实基础满足农业农村需求升级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增强食物保供能力、带动基础产业发展、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持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不过,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

    时间:07-05
  • 政、商、学界话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振兴是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新网6月29日电 题:政、商、学界话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振兴是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当前,中国“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举办“破题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主题论坛,来自政、商、学界的8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出席,共话农业农...

    时间:06-29
  • 有人假冒国家机关名义伪造文件 农业农村部郑重声明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名义,伪造“关于印发《2023家庭农场专项补贴资金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下发《2023家庭农场‘新农人’相关补贴》的通知”等文件,并加盖伪造的部门公章。  对此,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27日...

    时间:06-27
  • 有人假冒国家机关名义伪造文件 农业农村部郑重声明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名义,伪造“关于印发《2023家庭农场专项补贴资金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下发《2023家庭农场‘新农人’相关补贴》的通知”等文件,并加盖伪造的部门公章。  对此,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27日...

    时间:06-27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小芦笋”撬动大产业 江苏涟水万亩芦笋年产值超10亿元

      中新网淮安6月27日电(记者 刘林)“今年芦笋的行情好,地头价接近20元每公斤。”26日下午,在江苏涟水红窑镇的芦笋种植基地内,涟水县瑞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标兴奋地说,其公司在涟水种植4000多亩芦笋,预计今年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  在郑标面前,一大片碧绿的芦笋茎秆笔直,翠嫩欲滴,数十名菜农熟练地将新鲜芦笋收割下来...

    时间:06-27
  • 农业农村部派工作组赴早稻主产区指导灾害应对工作

      早稻是我国全年粮食收获的第二季,当前正是早稻抽穗扬花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而近期南方的高温、暴雨和水稻扬花“三碰头”,给早稻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眼下,各早稻主产区正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农业农村部派出6个工作组赴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南方早稻主产省区,指导做好灾...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