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政、商、学界话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振兴是坚实的物质基础

2023-06-29 17:4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9日电 题:政、商、学界话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振兴是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当前,中国“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举办“破题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主题论坛,来自政、商、学界的8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出席,共话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应当对当前痛点、发展目标及社会各界如何行动等核心命题进行梳理。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产业振兴是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提升农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她提及,在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兴起的当下,乡村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企业在开发和应用中要积极关注农业和广大农村的需求,促进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赋能农业现代化。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事业,企业参与其中不仅要考虑企业和产业本身,还要从更高的格局和视野上,思考产业对农村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从农村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到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建设,再到农村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村人才的培养等,都有企业施展拳脚的空间。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发表主旨演讲称,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和发展趋势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的经营方式很可能会形成两类经营主体和两种规模经营方式:经营土地、提供农产品的主体,提供农业技术和装备服务的主体;通过流转、集中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实行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作业的规模经营。这两类经营主体和两种规模经营相辅相成,各有千秋。

  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双轮驱动、并行不悖。陈锡文表示,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而小规模经营的农户仍将是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面,转入土地经营权的经营主体,多数的经营规模仍然不大,难以独立承担购置全套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投资。

  他进一步说,因此,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据官方统计,2020年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作业面已达16.7亿亩次,服务农户7800万户。这体现出在现阶段,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和更强的生命力,如果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秘书长许世卫分析了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手段破解农业难题:一是应用数据力量,提升产业链效率;二是应用数据技术,贯通协调产业链环节,重构农业产业链;三是融合数字化技术,建立更为丰富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四是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化解产业链重大风险。

  许世卫指出,农业数字化体系的搭建,首先要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除了传统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也要加快算力基础条件建设等;其次是进行农业数字化技术突破,特别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这不仅要依靠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更要依靠一线企业的力量。同时,要开展数字化场景应用,做好数字化产业服务。

  他强调,农业数字化是农业发展方式的一次革命,包括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决策、数字孪生,以及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农业问题之中都有广阔的前景。

  作为企业代表,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表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问题包括流通链条长、损耗大、成本高,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而京东能够通过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数字化的全链条来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其核心是通过联动全国仓配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智能化水平,做到产品保真溯源,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并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重构农产品供应链。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欧校友丁亚冬认为,要积极在农村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培训、内培外引,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转型提供人才支持。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未来至少还有2至3亿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这能够提升城市消费增量、提振内需,因此要鼓励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海“黄河菜篮”果蔬香 现代农业设施“智慧种菜”

      中新网海东6月28日电 题:青海“黄河菜篮”果蔬香现代农业设施“智慧种菜”  作者 潘雨洁 张添福  临近七月,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温室大棚内,细长油绿的陇椒熟了,个别株高过了两米,不出十天半月,它们便会新鲜上市。  “棚里的陇椒亩产1.2万斤,产值大约在3.6万元。”大棚工作人员王平宾介绍,“整个产业...

    时间:06-28
  • 有人假冒国家机关名义伪造文件 农业农村部郑重声明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名义,伪造“关于印发《2023家庭农场专项补贴资金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下发《2023家庭农场‘新农人’相关补贴》的通知”等文件,并加盖伪造的部门公章。  对此,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27日...

    时间:06-27
  • 有人假冒国家机关名义伪造文件 农业农村部郑重声明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名义,伪造“关于印发《2023家庭农场专项补贴资金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下发《2023家庭农场‘新农人’相关补贴》的通知”等文件,并加盖伪造的部门公章。  对此,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27日...

    时间:06-27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清流:推进两岸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现代农业

      中新网福建三明6月27日电(雷朝良)走进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清龙兰花基地,满目的兰花亭亭玉立,清香宜人。基地的主人赖张龙向记者介绍着各种兰花的由来和特征。  2010年,经销台湾兰花多年的清流青年赖张龙与台商王清香一拍即合,联合创办三明市清龙生态兰花有限公司。赖张龙充分发挥自己在兰花种植方面的经验,并借助台湾先进的...

    时间:06-27
  • 农业农村部派工作组赴早稻主产区指导灾害应对工作

      早稻是我国全年粮食收获的第二季,当前正是早稻抽穗扬花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而近期南方的高温、暴雨和水稻扬花“三碰头”,给早稻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眼下,各早稻主产区正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农业农村部派出6个工作组赴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南方早稻主产省区,指导做好灾...

    时间:06-27
  • 农业农村部派工作组赴早稻主产区指导灾害应对工作

      早稻是我国全年粮食收获的第二季,当前正是早稻抽穗扬花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而近期南方的高温、暴雨和水稻扬花“三碰头”,给早稻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眼下,各早稻主产区正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农业农村部派出6个工作组赴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南方早稻主产省区,指导做好灾...

    时间:06-27
  • 塞北小城山西天镇:现代农业产业铺就村民致富路

      中新网大同6月25日电 题:塞北小城山西天镇:现代农业产业铺就村民致富路  作者 杨静 晋宁 翟文丽  仲夏时节,山西省天镇县龙池堡村山西瑞琪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吊瓜种植基地,整理地膜、为瓜苗覆土、为藤蔓打枝、整蔓……工人们正在棚里忙碌着。  村民陈桂梅在此打工一月有余,“已经赚了5000多元,村里产业发展,为我们创造了就...

    时间:06-25
  • 农业农村部派出专家组指导南方早稻主产省积极应对暴雨高温

      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1日消息,6月中下旬以来,南方早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是产量形成最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江南大部、华南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大暴雨,可能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早稻遭受“雨洗禾花”和高温热害的风险增加。针对降雨、高温、扬花“三碰头”,农...

    时间:06-21
  •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190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专题金融债券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2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该行近日在中央结算公司成功发行190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专题金融债券,其中160亿元10年期债券发行利率2.75%、认购倍数达3.82倍;30亿元20年期债券发行利率3.11%、认购倍数达6.49倍。  据了解,上述债券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供水保障等农...

    时间:06-21
  • 农业农村部: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目前,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9省已收获冬小麦3.01亿亩,收获进度达99%,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与此同时,全国已夏播粮食72.3%,进度同比快0.9个百分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6-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