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023-04-13 14:32:09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给予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围绕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在新征程上,要发挥民营经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着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从当前形势看,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总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不稳,不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大。增信心重在优环境。因此,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引导民营企业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要素驱动、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经面临瓶颈,这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变革创新是民营经济的活力之源,也是民营企业持续迸发灵性和活力的关键。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创造,民营企业要吸收各种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还要努力做创新主体,全面加强原始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民间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也是提升投资质量、增强投资活力的关键力量。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民间投资增长仍存在一定制约因素,长期影响民间投资增长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弘扬诚信守法的企业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民营企业家要讲正气、走正道,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须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近年来,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家投身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发生重大灾情的时候,广大民营企业家都以切实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和良好示范,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新时代新征程,民营企业家要增强家国情怀,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营企业要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

  新征程波澜壮阔,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真情实意回馈社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执笔:丁茂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12日下午,正在广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汽研究院调研,并同科研人员、企业家、职工、外资企业代表等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本质不同,西方现代化那种两极分化、掠夺别国等道路我们不能走也走不通。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实...

    时间:04-13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在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框架内来探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能更好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战略地位、文明维度、历史脉络与推进方法,这为我们继...

    时间:04-13
  • 总书记关心的两个“饭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总书记关心的两个“饭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总书记牵挂着粮食‘饭碗’,关心着我们农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春耕正忙,村民程夕兵忆起2016年4月25日的场景,“我正在地里忙活,一抬头,就见总书记从田埂走来。”  “端午节能收吗?收下来再种什...

    时间:04-13
  • 第一观察|从总书记考察“渔业种子”透视大食物观

      说起“种子”,人们自然会想到植物。一年前的这个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第一站前往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察看的便是农作物种子。  而这次广东之行,总书记调研了另一类种子——渔业种子。总书记在湛江考察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主要开展南美白对虾、石斑鱼、军曹鱼、...

    时间:04-13
  • 第1视点|总书记调研特色种植业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荔枝种植园、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了解当地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  《第1视点》带你了解。  总策划:赵承  策划: 孙承斌  出品:孙志平、陈凯星  制片:樊华、肖文峰  统筹:刘佩、叶前、肖思思  编导:杜瑞 ...

    时间:04-13
  • 一见·总书记考察足迹里,有我们党的“传家宝”

      开局之年,如何起好步?离不开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管用的决策部署。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开启全国两会后首次地方考察调研之行。海洋渔业、生态保护、港口运营、水资源配置、特色种植业……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调研思索。  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

    时间:04-12
  •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见证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感受中国革命老区的蓬勃生机、近距离观察中国荒漠化治理成果、帮助外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多名长期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青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

    时间:04-12
  • 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口述史研究

      【治史心语】  近年来,口述史得到包括史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作为记录当代社会实践与解决时代问题的重要手段,口述史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

    时间:04-12
  •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广东的故事

      新华网记者 金佳绪  【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到广东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代会广东代表团审议,与干部群众亲切交谈,许多温馨瞬间和感人故事令人难忘。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讲述。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湛江...

    时间:04-12
  • 总书记关心的两个“饭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总书记牵挂着粮食‘饭碗’,关心着我们农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春耕正忙,村民程夕兵忆起2016年4月25日的场景,“我正在地里忙活,一抬头,就见总书记从田埂走来。”  “端午节能收吗?收下来再种什么?一句一句问得细!总书记还和我握了手,祝愿我有大丰...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