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总书记关心的两个“饭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2023-04-12 10:16:33

来源:人民日报

  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总书记牵挂着粮食‘饭碗’,关心着我们农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春耕正忙,村民程夕兵忆起2016年4月25日的场景,“我正在地里忙活,一抬头,就见总书记从田埂走来。”

  “端午节能收吗?收下来再种什么?一句一句问得细!总书记还和我握了手,祝愿我有大丰收。”

  “替我向总书记捎句话,去年打粮80多万斤,今年继续加油干,为国家‘饭碗’出力!”

  另一个能源“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同样牵挂。

  2021年10月21日,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东营市的胜利油田。钻井平台10多米高,总书记沿着铁梯登上,同正在作业的石油工人亲切交流。

  总书记高声勉励大家:“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牢记嘱托,依靠创新,团队在头发丝直径1/270的缝隙里找油,为增储上产提供支撑。”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蒋龙说。

  对于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两个“饭碗”,举足轻重。东北粮仓、鱼米之乡、黄土高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能源企业,深切挂念,科学擘画。

  端稳两个“饭碗”,坚守底线思维,居安思危。

  “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我们要利用‘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超过了以后就要亮红灯。”统筹发展和安全,忧之、念之、行之。

  注意到踩“急刹车”、搞运动式“降碳”的苗头,2022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警醒各地:“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针对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等问题,2022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明确指出:“一点预留都没有怎么能行?一定要有非常大的安全系数才行。”

  守底线,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

  端稳两个“饭碗”,运用战略思维,保持定力。

  两个“饭碗”,装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初级产品,是“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底气所在。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时强调:“用我们自己制造的装备,开发我们的油气,提高我们的能源自给率,保障我们的能源安全。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

  端稳两个“饭碗”,坚持系统思维,协同发力。

  2014年5月,在河南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

  实现“双碳”目标,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稳扎稳打,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端稳两个“饭碗”,映照人民立场,初心如一。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同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连线时强调,“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粮农收益咋保障?在宁夏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顶着烈日,深入田间,总书记叮嘱:“不能把农民土地拿走了,干得红红火火的,却跟农民没关系。”

  新时代十年来,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端稳两个“饭碗”,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人民日报记者 王浩 丁怡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加强两岸青年交流 国台办表态“愿意为此创造一切条件”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晓曦 邢利宇)回应马英九关于两岸青年“多一份接触,多一份情谊”的期望,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2日在北京表示,大陆方面乐见并支持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互动,愿意为此创造一切条件。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当日举行。朱凤莲介绍,日前随马英九先生来访的台湾青年有很多是第...

    时间:04-12
  • 中国PM10沙尘污染过程持续 影响范围波及苏浙皖鄂等地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今年以来中国遭遇的第八次沙尘过程12日持续。随着冷空气继续南下,沙尘污染范围波及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等地。监测显示,12日13时,北京、天津、石家庄、合肥、西安、南京、杭州、荆州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报显示,12日,受沙...

    时间:04-12
  • 巴西总统将访华!中巴已成发展中大国团结合作携手发展的典范

      中国网4月11日讯(记者 李智)近日,中国刚送别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又将迎来老朋友——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日宣布:经双方商定,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将于4月12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卢拉曾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两次访华,并在2008年...

    时间:04-12
  • 全球连线|洪都拉斯希望与中国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洪都拉斯总统顾问、前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日前表示,希望洪中两国加强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交流,共同推动两国在各领域展开合作。  4日,塞拉亚和洪外长雷纳在总统府会见了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建馆小组组长于波参赞。塞拉亚表示,近期他一直在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

    时间:04-12
  • “琼”尽好物看消博|国“潮”正当道,它们凭实力“出圈”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国内省市自治区展区中,带有中国元素的潮品,在展馆内掀起了一股“国潮”风,不少好物凭实力“出圈”。  北京馆内,航天元素满满的定制潮玩让人眼前一亮,精美绝伦的掐丝珐琅器应接不暇;来自上海馆的“国民奶糖”大白兔,变身“国潮兔”,用怀旧元素唤醒美好记忆;河南馆里的创...

    时间:04-12
  •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圣保罗4月11日电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陈昊佺  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不断涌入巴西可再生能源领域,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日益深化,为巴西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助力。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巴合...

    时间:04-12
  • 通讯:“这是老中合作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老挝热切期待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开通

      新华社万象4月12日电 通讯:“这是老中合作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老挝热切期待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开通  新华社记者章建华 林昊 孙一  中老铁路13日将开通昆明南至万象站双向运行的跨境客运列车,昆明至老挝首都万象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老挝各界高度评价中老铁路...

    时间:04-12
  •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见证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感受中国革命老区的蓬勃生机、近距离观察中国荒漠化治理成果、帮助外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多名长期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青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

    时间:04-12
  • 上海首条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高铁并行段隧道贯通

      4月12日,随着眼前出口井缓缓注水,全长4.9公里的高铁并行段隧道正式贯通,该标段作为上海机场联络线的重点工程,隧道从虹桥枢纽出发,从地上转入地下,全线并行的沪杭高铁是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高铁线路和盾构机隧道的最小距离仅8.1米,且高铁行车密度大,最小行车间隔仅3分钟,因此沉降控制要求极高,不能超...

    时间:04-12
  • 梯田为“布” 光影为“沙” 点亮乡村“夜经济”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绍兴覆卮山景区的夜光梯田正式启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夜间乡村旅游新场景。  夜光梯田灯光演绎效果以沙画形式表现,梯田为“布”,光影为“沙”,通过明暗虚实间的转换展示生动别致的动画,实现自然美景与人文艺术交融的沉浸式游览体验,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夜间观光互动体验。 ...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