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2023-04-12 17:01: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圣保罗4月11日电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陈昊佺

  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不断涌入巴西可再生能源领域,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日益深化,为巴西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助力。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巴合作的新能源项目及相关人士,他们见证着中国企业为当地带来了“绿色能量”、改善了越来越多巴西人的生活。

  “造电”妈妈的美好愿景

  作为一位妈妈,利迪阿尼·迪奥蒂曾经为一个问题感到困扰,那就是如何向快5岁的女儿解释自己的工作

  迪奥蒂是中广核巴西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广核巴西公司)安全质量环境部经理,主要负责保障可再生能源项目现场的工作安全。

  “妈妈负责保证同事们的安全”“妈妈还会监控工作环境”……这些回答对一个小女孩来说都太复杂了。

  直到最近,迪奥蒂一家旅行时路过了一台风力发电机,她指着那座矗立在绿色丛林中的白色巨塔,对女儿说:“这就是妈妈的工作,妈妈可以制造出清洁的能量,帮助大家洗上热水澡、点亮家里的灯。”

  迪奥蒂在巴西新能源领域工作多年,在她看来,中国投资的到来给巴西可持续发展描绘了美好前景。

  “像中广核进入巴西市场后,我们现在开发项目都是放眼二三十年后,做长期规划。”她认为,这些长期项目能真正助力巴西在经济、能源、可持续等领域的发展

  自2019年进入巴西以来,中广核重点投资新能源发电项目,目前共有6个在运风电厂和2个光伏项目,在建、在运总装机容量约1.5吉瓦。

  荒漠小城的绿色机遇

  在巴西东北部北里奥格兰德州,有一座叫若昂卡马拉的小城。这座人口只有三万多的小城气候干旱,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然而,在市郊热风呼啸的荒漠里,却隐藏着一片可再生能源的绿洲。

  这片绿洲就是加美莱拉风电项目,这也是中国国家电网巴西电力股份公司(国网巴电公司)在2017年接管圣保罗电力电灯公司(CPFL)后建设的首个绿地风电项目。

  加美莱拉风电项目2021年9月竣工投产,每年能供应约3.6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2.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89万吨,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当地员工若昂·巴斯托斯说,中国投资给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好的就业环境。“我身边很多同事都是本地人,在这里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截至2022年底,国网巴电公司控股的CPFL公司在巴西雇佣了超过1.5万名员工,在员工成长、可持续发展、客户服务等方面获得多项当地重要奖项。

  目前,CPFL公司在巴西共建成投运3个绿地输电项目、1个绿地风电项目和1个绿地水电项目,在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54吉瓦,其中95%以上的发电量都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装机容量位居巴西市场第二。

  具有世界意义的共赢合作

  “中巴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对两国乃至世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圣保罗州立大学哲学与科学学院教授路易斯·保利诺说。

  保利诺认为,两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能够帮助巴西建立一个更均衡的供电网络,减少对水电的长期依赖。

  水力发电长期是巴西主要能源来源。据巴西国家能源公司统计,2021年该国总发电量的56.8%来自水力。然而巴西2021年遭遇严重干旱,导致水电供应不足,不得不重新启用污染高、成本更贵的热电站发电。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巴西亟须寻求更多国际伙伴,合作开发本国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中巴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入,为巴西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

  国网巴电公司总经理陈道彪说,巴西具有丰富的可再生发电资源,而中国则拥有成熟可靠的设备技术,中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可谓是一拍即合”。

  中广核巴西公司董事长方立奎同样看好两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前景。在他看来,中巴在该领域的合作不仅为巴西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助力,也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新华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读古籍知中国 架文化交流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肖中仁):近年来,中国和巴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特别是两国文化交流日益热络,汉语热在巴西方兴未艾。目前,中国文学作品受到越来越多巴西人民的喜爱,向巴西民众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成为一种新时尚。  巴西汉学家、前外交官乔治·西内迪诺就是其中一位...

    时间:04-12
  • 东西问丨盖琳:教育如何改变西藏?

      中新社拉萨4月12日电 题:教育如何改变西藏?  ——专访欧盟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盖琳  中新社记者 赵延  教育是西藏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民主改革前,在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下,只有少数三大领主子弟才能受教育,而广大农奴子女没有任何受教育的权利...

    时间:04-12
  • 外媒:外商加码对华投资淹没了“脱钩”言论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路透社日前发表专栏文章说,近期不少跨国公司加码对华投资,强化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信息,“一些‘脱钩’言论正在被淹没”。  这篇题为《对华投资淹没“脱钩”言论》的文章说,作为美国苹果公司的供应商,日本显示器公司表示将向中国公司提供其OLED技术,共同建厂生产显示屏,用于汽...

    时间:04-12
  • 红星耀中华|“新大理人”林登:中国展现出开放、包容和热情好客

      美国人布莱恩·林登(Brian Linden)是旅行家、企业家、作家,也是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喜林苑的创始人。在大理的乡村生活了十多年后,他现在把自己看作一名“新大理人”。  林登在美国芝加哥出生长大,1984年首次来到中国,后又去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作、旅行。2003年,他与妻子和两个儿子再次...

    时间:04-12
  • 汇聚消博 共享新机——海外人士热议中国经济活力贡献世界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题:汇聚消博 共享新机——海外人士热议中国经济活力贡献世界  新华社记者  椰风海韵迎朗日,八方来客聚海南。4月10日至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行,向世界传递合作共赢的信号。国际观察人士与海外参展商表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举办消博会等国际性展...

    时间:04-12
  • 海峡两岸人士合肥祭拜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港澳台专线】海峡两岸人士合肥祭拜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中新社合肥4月12日电 (记者 赵强)2023海峡两岸祭拜刘铭传活动12日在安徽合肥刘铭传墓园举行,来自海峡两岸200余位各界人士参加。  刘铭传(1836年—1896年),安徽合肥人。清朝末期淮军重要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台湾省首任巡抚。  献花、...

    时间:04-12
  • 东西问丨郦波:“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何以全球共鸣?

      中新社贵阳4月12日电 题:“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何以全球共鸣?  ——专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  中新社记者 张伟 袁超  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500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所悟核心思想之一的“知行合一”至今被海内外各方推崇。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接受中新社“东西...

    时间:04-12
  • 凭空捏造恶意中伤 流言蜚语难掩真相——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3月辟谣榜综述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对3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外媒恶意造谣妄图抹黑中国形象、医疗健康谣言频传引发恐慌焦虑、不实信息干扰正常市场秩序等方面。  外媒恶意造谣,妄图攻击抹黑。3月上旬,一些美西方媒体出...

    时间:04-12
  • 赣州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万凯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江西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江西省委批准,江西省纪委省监委对十五届省委委员、赣州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万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万凯理想信念坍塌,党性原则丧失,官迷心窍,为谋求个人职务升迁,搞政治攀附和人身依附,跑官要官,搞两面派,做两面...

    时间:04-12
  • 外交部:揭穿美国在网络问题上的虚伪嘴脸 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4月11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报告,披露了2010年以来曝光的十余起美国情报机构实施网络攻击、开展网络监控及窃密、泄露扩散网络攻击武器和工具的案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汪文斌表示,我们注意到相...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