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口述史研究

2023-04-12 15:09:05

来源:光明日报

  【治史心语】

  近年来,口述史得到包括史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作为记录当代社会实践与解决时代问题的重要手段,口述史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实践与经验,为口述史研究提供了源头活水和强大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口述史研究关键在于坚持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当代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出发,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自觉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功能等方面充分体现主体性与自主性。

  首先,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作为开展口述史记录和研究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与宝贵经验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口述史研究的重要主题,开展好这一研究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思想,自觉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针对当前党史、国史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其次,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与动力源泉,自觉将党和人民作为口述史记录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这些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与动力源泉。可以说,善于将党和国家的引领作用与中国人民的自我创造充分结合起来,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合力,是我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的重要经验。这一重要经验启发我们在开展口述史记录和研究时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特征与功能。就“自上而下”而言,口述史的主题与对象应该重点聚焦于体现党的领导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与重要会议及亲历与见证它们的重要人物。当前,学界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果,代表性作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口述史》《新中国口述史(1949—1978)》《改革开放口述史》《改革开放四十年口述史》《改革开放口述史(地方卷)》与《见证重大改革决策:改革亲历者口述历史》等。而就“自下而上”而言,口述史有助于挖掘与呈现文献记录较为缺乏的普通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生命经历与时代体悟,因此,人民群众应该作为历史的主体纳入关于党史、国史口述史记录与研究视野。

  再次,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与本质要求,在口述史研究中全面呈现和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丰富内涵与中国特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历史逻辑而言,我们要全面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开创、推进与拓展过程,这要求口述史记录和研究从纵向维度全面呈现和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就涉及领域而言,我们在进行口述史研究时需要从横向维度全面呈现和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在各领域展开的具体样态和丰富内涵。在实践与研究内容上侧重于挖掘、记录、诠释与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凝聚宝贵历史经验方面的人与事。

  最后,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价值与世界意义,积极拓展与深化口述史研究的多元功能。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基于此,除挖掘与记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程之外,我们更应积极拓展与深化口述史在总结与凝练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发现与破解现代化发展难题、传播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等方面的资政育人、文明传承与精神动力功能。以脱贫攻坚为例,通过记录研究参与扶贫工作的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志愿者等多元主体的口述史,不仅可以系统挖掘与保存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史,而且也可以在其中重点收集有关扶贫政策的决策背景与过程、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成效得失、贫困群众的脱贫需求与切身感受等方面的资料,为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体系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信息参考。脱贫攻坚口述史也可以为包括党史学习教育在内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生动鲜活的资料来源和不断创新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脱贫攻坚模范人物的口述史,我们可以从一个个鲜活而又富有情感的故事中提炼与诠释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为全面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围绕脱贫攻坚开展的口述史也可以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故事,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重要素材。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口述史学与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祥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光明日报》(2023年04月12日 11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湾遭遇“30年最大缺药潮”,原因何在?

      新华社台北4月12日电(记者尚昊、章利新)近期,除缺蛋困扰台湾民众生活外,缺药问题也常常占据岛内媒体头版。年初以来,抗生素、止痛药、退烧药等常用药品持续短缺,直接影响岛内百姓健康福祉。  缺蛋令人烦,缺药要人命。为了拿药治病,一些台湾民众一间接一间药店询问,但常...

    时间:04-12
  • 习近平: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茂名市,走进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他先后察看荔枝种植园、农业合作社,对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表示肯定。习近平指出,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文字记者:张晓松、朱...

    时间:04-12
  • 商务部宣布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国台办回应

      中新网4月12日电 商务部12日宣布,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台湾当局长期以来对大陆2400多项产品输入台湾地区采取单方面限制措施,对大陆相关产业和企业利益造成损害。应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申...

    时间:04-12
  • 时政现场说丨小荔枝“变身”富民大产业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荔枝种植园、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了解当地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视频:时政现场说丨小荔枝“变身”富民大产业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有着2000余年荔...

    时间:04-12
  • “九二共识”不存在?国台办指民进党当局欺骗舆论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晓曦 王捷先)就台陆委会称“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一致、民进党称“九二共识”不存在等相关议题,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2日指出,民进党当局有关言论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欺骗舆论。  当日,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朱...

    时间:04-12
  • 我国一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援助物资即将发运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高敬、黄伟)记者11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一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援助物资即将发运。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物资发运仪式上了解到,根据中国和相关国家签署的合作文件,中方向哥斯达黎加援助6辆电动公交车,为哥斯达黎加低碳交通发展提供助力。目前,援助车辆已完成...

    时间:04-12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即将开通 老挝万象站国际列车售票口车票正式开售

      4月13日,中老铁路将从云南的昆明南、老挝的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朝发夕至。11日,中老两国铁路部门线上线下同时发售国际旅客列车车票。  购买万象始发国际旅客列车跨境车票的旅客,可通过老挝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和万象、万荣、琅勃拉...

    时间:04-12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这些场景可不佩戴口罩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12日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12日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指引提出,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

    时间:04-12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解读问答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解读问答  一、为什么要修订佩戴口罩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甲管”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五版佩戴口罩指引,为保护公众健康、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行“乙类乙管”,防控工作全面转入“保...

    时间:04-12
  • 总台记者观察丨伊朗民众期待与沙特复交 赞赏中国斡旋

      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伊朗沙特关系解冻、恢复外交关系,带动中东地区“和解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近日在德黑兰街头进行了采访,当地民众是如何看待中东国家出现“和解潮”的,来看记者的报道。  总台记者 杨渊:四月上旬,德黑兰城市到处是春意盎然的景色。有中东媒体...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