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广东的故事

2023-04-12 11:42: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记者 金佳绪

  【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到广东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代会广东代表团审议,与干部群众亲切交谈,许多温馨瞬间和感人故事令人难忘。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讲述。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湛江市,先后考察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徐闻港、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了解当地发展海洋渔业、加强红树林保护、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广东海南相向发展、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情况。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四次赴广东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代会广东代表团审议,多次对做好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赋予广东重大机遇、重大平台、重大使命。

  “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了南海之滨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在莲花山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向伫立在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

  “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当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唤醒了中国沉睡的力量,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革命,将改革开放事业引向更加壮阔的航程。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再次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

  望着那株8年前亲自种下、8年后已枝繁叶茂的高山榕,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8年了,弹指一挥间啊。选的这个地方很好,树冠能展开,树长得也快。”

  亭亭如盖的高山榕,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上茁壮成长,释放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说。

  “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一件大事。在广东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群众中间,听民声、问民情、慰民意。

  2012年,顺德黄龙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低矮的砖房里,看望因病致贫的张锡尧一家,与他们促膝长谈,了解困难,倾听期盼。听说张锡尧的女儿张俭娜正在念高三,学习勤奋刻苦,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她要积极向上、自强不息,临别时还送给了她《现代汉语词典》《英汉词典》等。

  2018年,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来看望乡亲们。“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话语,正是“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的生动写照。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

  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地位。在广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注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广州永庆坊,习近平总书记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

  在潮州广济楼,习近平总书记察看潮州非遗文化作品。他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在潮州牌坊街,习近平总书记沿街步行,了解修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集结地等情况。他表示,要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彰显城市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让人们受到更多教育。

  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街区风貌,听取当地开展开埠区修复改造、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等情况介绍。他说,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越是这样越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这份文化情怀,隽永绵长。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体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寄予厚望。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成就,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体现。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地方,也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的一系列战略性谋划,不仅限于一省,更着眼全国。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鲜明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

  发展、人才、创新被并列到“第一”的位置,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局层面的战略考量。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提到了这三个“第一”。

  他强调,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

  把握好三个“第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殷殷嘱托,更是对全国发展大局的科学谋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加强两岸青年交流 国台办表态“愿意为此创造一切条件”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晓曦 邢利宇)回应马英九关于两岸青年“多一份接触,多一份情谊”的期望,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2日在北京表示,大陆方面乐见并支持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互动,愿意为此创造一切条件。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当日举行。朱凤莲介绍,日前随马英九先生来访的台湾青年有很多是第...

    时间:04-12
  • 中国PM10沙尘污染过程持续 影响范围波及苏浙皖鄂等地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今年以来中国遭遇的第八次沙尘过程12日持续。随着冷空气继续南下,沙尘污染范围波及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等地。监测显示,12日13时,北京、天津、石家庄、合肥、西安、南京、杭州、荆州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报显示,12日,受沙...

    时间:04-12
  • 巴西总统将访华!中巴已成发展中大国团结合作携手发展的典范

      中国网4月11日讯(记者 李智)近日,中国刚送别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又将迎来老朋友——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日宣布:经双方商定,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将于4月12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卢拉曾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两次访华,并在2008年...

    时间:04-12
  • 全球连线|洪都拉斯希望与中国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洪都拉斯总统顾问、前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日前表示,希望洪中两国加强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交流,共同推动两国在各领域展开合作。  4日,塞拉亚和洪外长雷纳在总统府会见了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建馆小组组长于波参赞。塞拉亚表示,近期他一直在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

    时间:04-12
  • “琼”尽好物看消博|国“潮”正当道,它们凭实力“出圈”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国内省市自治区展区中,带有中国元素的潮品,在展馆内掀起了一股“国潮”风,不少好物凭实力“出圈”。  北京馆内,航天元素满满的定制潮玩让人眼前一亮,精美绝伦的掐丝珐琅器应接不暇;来自上海馆的“国民奶糖”大白兔,变身“国潮兔”,用怀旧元素唤醒美好记忆;河南馆里的创...

    时间:04-12
  •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圣保罗4月11日电 通讯:巴西人眼中的中国“绿色能量”——记中国企业助力巴西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陈昊佺  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不断涌入巴西可再生能源领域,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日益深化,为巴西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助力。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巴合...

    时间:04-12
  • 通讯:“这是老中合作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老挝热切期待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开通

      新华社万象4月12日电 通讯:“这是老中合作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老挝热切期待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开通  新华社记者章建华 林昊 孙一  中老铁路13日将开通昆明南至万象站双向运行的跨境客运列车,昆明至老挝首都万象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老挝各界高度评价中老铁路...

    时间:04-12
  •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见证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感受中国革命老区的蓬勃生机、近距离观察中国荒漠化治理成果、帮助外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多名长期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青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

    时间:04-12
  • 上海首条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高铁并行段隧道贯通

      4月12日,随着眼前出口井缓缓注水,全长4.9公里的高铁并行段隧道正式贯通,该标段作为上海机场联络线的重点工程,隧道从虹桥枢纽出发,从地上转入地下,全线并行的沪杭高铁是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高铁线路和盾构机隧道的最小距离仅8.1米,且高铁行车密度大,最小行车间隔仅3分钟,因此沉降控制要求极高,不能超...

    时间:04-12
  • 梯田为“布” 光影为“沙” 点亮乡村“夜经济”

      央视网消息:近日,浙江绍兴覆卮山景区的夜光梯田正式启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夜间乡村旅游新场景。  夜光梯田灯光演绎效果以沙画形式表现,梯田为“布”,光影为“沙”,通过明暗虚实间的转换展示生动别致的动画,实现自然美景与人文艺术交融的沉浸式游览体验,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夜间观光互动体验。 ...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