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总书记关心的两个“饭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2023-04-13 08:44:57

来源:人民日报

  总书记关心的两个“饭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总书记牵挂着粮食‘饭碗’,关心着我们农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春耕正忙,村民程夕兵忆起2016年4月25日的场景,“我正在地里忙活,一抬头,就见总书记从田埂走来。”

  “端午节能收吗?收下来再种什么?一句一句问得细!总书记还和我握了手,祝愿我有大丰收。”

  “替我向总书记捎句话,去年打粮80多万斤,今年继续加油干,为国家‘饭碗’出力!”

  另一个能源“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同样牵挂。

  2021年10月21日,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东营市的胜利油田。钻井平台10多米高,总书记沿着铁梯登上,同正在作业的石油工人亲切交流。

  总书记高声勉励大家:“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牢记嘱托,依靠创新,团队在头发丝直径1/270的缝隙里找油,为增储上产提供支撑。”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蒋龙说。

  对于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两个“饭碗”,举足轻重。东北粮仓、鱼米之乡、黄土高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能源企业,深切挂念,科学擘画。

  端稳两个“饭碗”,坚守底线思维,居安思危。

  “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我们要利用‘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超过了以后就要亮红灯。”统筹发展和安全,忧之、念之、行之。

  注意到踩“急刹车”、搞运动式“降碳”的苗头,2022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警醒各地:“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针对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等问题,2022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明确指出:“一点预留都没有怎么能行?一定要有非常大的安全系数才行。”

  守底线,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

  端稳两个“饭碗”,运用战略思维,保持定力。

  两个“饭碗”,装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初级产品,是“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底气所在。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时强调:“用我们自己制造的装备,开发我们的油气,提高我们的能源自给率,保障我们的能源安全。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

  端稳两个“饭碗”,坚持系统思维,协同发力。

  2014年5月,在河南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

  实现“双碳”目标,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稳扎稳打,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端稳两个“饭碗”,映照人民立场,初心如一。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同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连线时强调,“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粮农收益咋保障?在宁夏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顶着烈日,深入田间,总书记叮嘱:“不能把农民土地拿走了,干得红红火火的,却跟农民没关系。”

  新时代十年来,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端稳两个“饭碗”,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人民日报 记者 王 浩 丁怡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

    时间:04-13
  • 【光明论坛】让数字化激活思政教育新生态

      【光明论坛】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充分发挥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数字化赋能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内容、方式等全方位创新,是新时代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

    时间:04-13
  • 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夯实实干之基

      【光明论坛】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夯实实干之基  实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以实干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实干...

    时间:04-13
  • 【光明论坛】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

      【光明论坛】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以贯之重视理论武装、重视提升领导干部理论修养,不断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

    时间:04-13
  •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科学认识问题 准确把握问题 正确解决问题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专题深思)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我们要全面贯彻...

    时间:04-13
  • 媒体融合整体推进第十年:“通而不融”待解,新型视听平台提供破题新路径

      中新网4月13日电 题:媒体融合整体推进第十年:“通而不融”待解,新型视听平台提供破题新路径  中新财经 韩昕宁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近日指出,视听新媒体的“可见性”极大地激活了社会的创造力,也为“媒介的融合”及“融合的媒介”提供了新渠道、新方式,而...

    时间:04-13
  • 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

    时间:04-13
  • 深刻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

    时间:04-13
  •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

      中新网拉萨4月13日电 (记者 江飞波)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揭牌仪式4月12日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罗梅共同揭牌。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正式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

    时间:04-13
  • 地基打得牢,大厦才能建得高(人民论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基础研究是科学知识实际应用的源头活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建立于新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概...

    时间:04-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