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第一观察|从总书记考察“渔业种子”透视大食物观

2023-04-13 08:16:54

来源:新华社

  说起“种子”,人们自然会想到植物。一年前的这个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第一站前往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察看的便是农作物种子。

  而这次广东之行,总书记调研了另一类种子——渔业种子。总书记在湛江考察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主要开展南美白对虾、石斑鱼、军曹鱼、金鲳鱼等海水鱼虾的良种选育、种苗繁育等研究工作,专注于给渔业种子装上“中国芯”。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4月10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了解当地发展海洋渔业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从农作物种子到渔业种子,体现了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的宏阔视野。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首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关心渔业种子的背后,是对中国14亿多人食物供给安全、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

  水产品就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老百姓摄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是大食物观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从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食物需求、确保食物供给的一大优势和潜力就在于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章节明确指出,“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

  此次总书记考察的基地,正是在种苗培育、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环节发力,并推动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不断以研发之智和科技之力挖掘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4月10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了解当地发展海洋渔业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仍将有较大不确定性,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广泛开发食物资源以拓宽食物的来源,增加食物的总量,对冲主粮“卡脖子”危机,才能在端稳饭碗上持续发力。

  端牢中国饭碗,良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叮嘱“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在湛江,总书记考察的这个基地有一个特点,就是坚持科技创新,突破水产动物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南美白对虾等育种水平质的飞跃,产业价值不断提升。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只有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才能把握种业竞争、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从保障农作物种子到渔业种子的安全,从向耕地要食物到向大自然要营养……归根到底,就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老百姓日益丰富精细的食物与营养需求,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幸福”。

  从人民幸福安康的角度出发,我们更能深入理解,总书记强调的“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的深远意涵——不仅要把中国饭碗牢牢端稳,还要端得更好、更健康。

  策划:霍小光、陈凯星

  主笔:黄玥、徐弘毅、杨依军

  统筹:张晓松、王绚、董峻、肖思思、朱基钗

  视觉 | 编辑:吴晶晶、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广东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

    时间:04-13
  • 【光明论坛】让数字化激活思政教育新生态

      【光明论坛】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充分发挥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数字化赋能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内容、方式等全方位创新,是新时代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

    时间:04-13
  • 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夯实实干之基

      【光明论坛】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夯实实干之基  实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以实干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实干...

    时间:04-13
  • 【光明论坛】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

      【光明论坛】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以贯之重视理论武装、重视提升领导干部理论修养,不断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

    时间:04-13
  •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科学认识问题 准确把握问题 正确解决问题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专题深思)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我们要全面贯彻...

    时间:04-13
  • 媒体融合整体推进第十年:“通而不融”待解,新型视听平台提供破题新路径

      中新网4月13日电 题:媒体融合整体推进第十年:“通而不融”待解,新型视听平台提供破题新路径  中新财经 韩昕宁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近日指出,视听新媒体的“可见性”极大地激活了社会的创造力,也为“媒介的融合”及“融合的媒介”提供了新渠道、新方式,而...

    时间:04-13
  • 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

    时间:04-13
  • 深刻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

    时间:04-13
  •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

      中新网拉萨4月13日电 (记者 江飞波)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揭牌仪式4月12日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罗梅共同揭牌。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正式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

    时间:04-13
  • 地基打得牢,大厦才能建得高(人民论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基础研究是科学知识实际应用的源头活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建立于新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概...

    时间:04-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