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蓉开幕

2023-03-21 15:07:00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原标题:“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蓉开幕

  图为活动现场。徐婷婷摄

  人民网成都3月21日电 3月20日,新时代、新课标、新表达——“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成都开幕。该活动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承办,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园)协办。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梅德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洪丹,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等出席活动并作主旨报告和专题发言。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廖德斌致欢迎词。

  廖德斌代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向莅临参会的专家、嘉宾和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多年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在全国率先开展英语分级群文阅读的研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相信本次研讨会能够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英语学科教学融合推向更高的台阶。

  孙有中作主旨报告。他从新课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中小学英语课程育人中的挑战与机遇、英语教材设计原则与方法三个方面,对“融通中外文化,促进文明互鉴”的报告主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要通过用外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和跨文化能力;通过跨文化比较,培养文化自信;通过体验式语言学习,提高道德修养;通过跨文化价值思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让中国故事传得出去、听得明白、得到认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梅德明作题为“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 ”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阅读作为走进世界、认识社会、解读人生的最佳方式,是永恒不变的。他强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从阅读课标、阅读价值、阅读方法、阅读评价和悦读中国5个方面,结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英语课程内容、语言技能内容和学习策略,对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阅读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认识社会、联通世界的广度和深度,英语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识读文章的结构、语法、修辞、文体,更重要的是发展情感、思想能力,实现“培养语言能力的阅读”“培养文化意识的阅读”“培养思维品质的阅读”“培养学习能力的阅读”。

  董洪丹作题为“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四川实践”的专题发言。他重点介绍了四川省教科院和外研社共同研发的《英语分级群文阅读》小学绘本的编写理念与实践。该系列英语绘本大量加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同时,该系列英语绘本采用剪纸、水墨画、版画、壁画、皮影等中国传统美术画风绘制绘本,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中国美术的魅力。他提出,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发挥学科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日常教学潜移默化地在课堂中进行爱国教育,让爱国主义在中小学生心中扎根发芽。

  王芳作题为“从 Global 到 Glocal——传播中国文化的实践之路”的专题发言。她指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从人类共同的文明和情感认知出发,用更符合当下语境的跨文化表达方式,展示“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促进中西方相互理解。她表示,《英语分级群文阅读》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外语教育有机结合的成功原创实践。今年是外研社国际版权工作开启40周年,目前外研社已成长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国际合作项目最多的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之一,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外研社会持续推进优质图书的版权输出,同时加强数字化运营和推广,把更多更好的内容同步提供给全世界的读者。在从Global到Glocal的特色出版道路上为中外文化交流架设桥梁。

  主旨报告和专题发言环节分别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义务教育学段英语教研员覃文胜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李兴勇主持。来自重庆、内蒙古、广东、山东、甘肃、贵州、海南、山西、河南、黑龙江、湖北等全国十余个省份和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教研员、一线教师共500余人线下参会。活动同时向全国教育工作者直播,近5万人线上观看。

  本次活动共设置小学、初中、高中3个分会场,分别围绕课例研讨、专家评课、经验交流、专题讲座4个环节深入展开,为全国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和英语教师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有力推动学术成果与教学实践的深层融合。(王波、实习生徐婷婷、实习生饶若晗)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家庭教育指导者系列课程在人民慕课平台正式上线

    为打造弘扬优良家风阵地,助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2022年9月,在人民德育数据中心的大力推动下,人民在线、人民数据与北京市家庭学校携手打造了人民德育家庭教育中心。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国家“十四五规划”课题专家智库的指导下,系统研发了科学、权威、规范、专业、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认证课...

    时间:03-21
  • 五百学子守边疆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掀入伍新高潮

      近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国防教育公园举办了一场别样欢送会,学校领导、师生、家长齐聚一堂,为2023年春季应征入伍的87名大学生开展“送兵仪式”。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送兵仪式上鼓声隆隆、掌声阵阵,学校领导、街道领导和现役军官为应征入伍大学生佩戴胸花、赠送纪念品,并寄语入伍大学生,希望他们立足青...

    时间:03-21
  •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落幕

    原标题: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落幕  3月19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落下帷幕。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出席闭...

    时间:03-21
  • 大学生盯上农村之“痛”

    原标题:大学生盯上农村之“痛”  3月18日,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位小朋友在现场体验AR投影台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守护粮食安全、传承非遗文化、改善乡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护卫食品安全……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现场,...

    时间:03-21
  • 挑战杯新观察:踩“云”追“需”

    原标题:挑战杯新观察:踩“云”追“需”  3月19日晚,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闭幕,图为闭幕会上的情景诗朗诵表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2019年参赛‘挑战杯’,项目成果获得专业认可;这一次,我们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再次参赛,也算是为7年科研创业路画上一个完美...

    时间:03-21
  • 将自然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

    原标题:将自然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自然教育,为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开辟了新路径。   学...

    时间:03-21
  • 离生活越近,自然教育的场所就越棒

    原标题:离生活越近,自然教育的场所就越棒   王放的身份很多元——作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他承担《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导论》等课程教学多年;走下讲台,他发起、参与了不少与自然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和调查项目;而作为一位6岁男孩的父亲,带着孩子在小区里游荡、看鸟看昆虫,是他最乐此不疲的事。   在他...

    时间:03-21
  • 深入推进分类培养,提高专硕教育质量

    原标题:深入推进分类培养,提高专硕教育质量   专业学位硕士(以下简称“专硕”)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是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自1990年我国建立第一个专业学位MBA开始,迄今已有30余年历史,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规模不断增长,形成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格局。2021年,我国专硕招生64.90万人,学...

    时间:03-21
  • 考研初试成绩出炉 专业学位硕士报考缘何“热度攀升”

    原标题:考研初试成绩出炉 专业学位硕士报考缘何“热度攀升”“我来自一所普通二本,专业是生物科学师范类,想报考生物方面的研究生,是报学硕还是专硕呢?报‘双非’一本还是冲‘211’呢?”在微博“考研超话”求助栏目,一位来自江西的准考生表达了自己的纠结。日前,各省相继公布了2023年度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报专硕(专...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