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培育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2023-02-26 09:04:00

来源:光明日报

【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三农”事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涉农高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担起的时代重任。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要靠农业人才来突破资源制约;藏粮于技,要靠农业人才来发挥核心作用。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他强调,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位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耕地仅1.36亩,经营10亩以下农户数占比73.30%,经营30亩以上中大规模耕地农户数占比不足5%。如果要在有限的耕地上增加粮食产出,就必须转型为规模化经营模式,更需要培养高水平新型人才。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我国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提升,培育推广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等一大批优良品种,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多次创造水稻高产世界纪录……近年来,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进百姓家,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涉农高校必须以强农兴农为立校之本与使命担当,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价值引领,突出知行合一,在情怀浸润、培养模式、实践育人等方面不断探索,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探索符合国情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涉农高校应围绕农业安全“卡脖子”技术加快培养储备人才,对标世界先进水平,结合我国实际,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要把知农爱农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坚持专业教育与情怀教育有机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强化耕读教育,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在“知行合一”中深化农林学子的知农爱农价值塑造和情怀教育。东北农业大学开展的金陵讲堂系列学术活动,搭建了农学院师生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度。

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涉农专业,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技能的要求,重构专业能力体系,建设世界一流涉农专业体系。全面推动农、工、理、医、管、文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按照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构建课程体系。要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把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置于技术推广一线,把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培养放在产业一线,把学术型人才培养放在科研一线。

要强化面向粮食安全重大“卡脖子”问题的人才培养。聚焦生物育种、黑土地保护等领域,开展高水平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进一步加大对涉农高校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的同时,有必要整合涉农高校科研力量,聚焦重大任务和工程,开展增强跨系统、跨高校、跨学科的合作及协同攻关,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在农业重大科技突破上作出更大贡献。

涉农高校需要进一步坚定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优化学科、平台、人才队伍建设,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人才支撑。

以真挚感情服务“三农”奉献“三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涉农高校要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以真挚的感情服务“三农”、奉献“三农”。

要指导学生把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作为自己的第一课堂,准确把握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和现实需求,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在专业技术上“知农爱农”。要帮助学生学会与农民打交道,把农民当亲人,会讲农民话、会干农民活,全面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在真情实感上“知农爱农”。东北农业大学的东农豆坊项目鼓励学生主导创业,在电商、校园实体店、连锁店的尝试中获得了成功,实现了产学研的融合。

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情怀,另一方面要积极为学生更好地服务“三农”创造条件。要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不断完善农村人才吸引机制,建立健全专项支持政策体系,发挥整合效应,释放政策“红利”,形成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新的起点上,要积极构建价值—情怀—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三农”人才培养新模式,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知农爱农情怀、有强农兴农本领的时代新人,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农业发展“主战场”,奔赴广阔天地。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在“三农”一线建功立业。从“学”到“干”再到“干得好”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从学校开始就必须为他们“历经风雨”打牢基础。要培养学生“学”的韧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持之以恒地学习专业知识,领会不断调整完善的“三农”政策,适应日新月异的农村变化,使自己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要培养学生“干”的恒心,以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涉农高校作为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与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紧密结合,把最好的论文写在祖国希望的大地上。

(作者:陈庆山,系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贵州遵义:春耕时节 农技专家下地头

    2月25日,农技专家王国书(左二)在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羊肚菌基地与管护人员前往查看羊肚菌的采收情况。春耕时节,今年58岁的贵州省凤冈县农技专家王国书忙碌在田间地头。从凤冈县新建镇长碛古寨油菜基地,到永安镇田坝社区羊肚菌种植基地,王国书忙着给村民传授农业技术、组织开展农事活动,为凤冈县乡村振兴贡献薄力。新...

    时间:02-26
  • 覆盖全区40余所小学 沈阳市于洪区启动“人民智课智慧课堂” 推进“双减”提质增效

    人民网沈阳2月25日电 (王斯文)2月24日,沈阳市于洪区“人民智课智慧双减课堂”项目启动仪式暨人民智课系统应用培训会在于洪新城第一小学举行。2023年春季新学期开始,于洪区4.5万余名小学生将陆续通过“人民智课智慧双减课堂”率先享受到多样化、高水平的课后服务。于洪区此举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

    时间:02-26
  • 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上海举行

    记者25日获悉,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周慧琳指出,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是当今时代国家战略设计和重大政策制定的思想库、社会思潮的引领者,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促进国际交...

    时间:02-26
  • 扎根黑土地的“金豆娘娘”

    能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办公室里见到李艳华实属难得。要知道,这位大豆育种专家常年扎根在黑龙江海伦市农业生态实验站,如无重要事情,很少回办公室。“我刚从海南回来,正赶上单位有一个重要会议,明天就回实验站。”李艳华和科研团队此次从海南三亚的育种实验田里带回5000多份材料。“这个春节又是在...

    时间:02-26
  • 北大荒:打造“拴心留人”的农科人才高地

    【人才强国新征程】春寒料峭,车行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道路两旁,一眼望不到边的黑土地仍被皑皑白雪覆盖。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设在各地的实验室里,却已是热火朝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北大荒集团垦丰种业江川分公司试验室里,技术人员正进行水稻种子抽样发芽试验,确保春耕期间种植户用...

    时间:02-26
  • 汉字蕴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文字。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考察时强调:“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情感的工具,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和标志。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都是...

    时间:02-26
  • 在合肥,欣赏科技与非遗的碰撞

    舞台中央,白色纱幕如丝绸一般垂下。曾在北京冬奥会惊艳绽放的全色激光投影显示技术,再次为观众营造出梦幻绚丽的画面,让人恍若置身其中。精美绝伦的背景下,优美动听的巢湖民歌、活泼轻快的打莲湘、乡土味浓郁的庐剧,以及形式活泼的门歌、庐州大鼓渐次登台,花团锦簇中非遗魅力尽情绽放。日前,在合肥,一场融合了科技创新元...

    时间:02-26
  • 非遗传承该怎样创新

    2023年春节假期,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泥人厂销售额突破10万元。这让在惠山泥人厂工作了25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师周璐感到惊喜。惠山泥人一直在探寻生存发展之路。2020年,惠山泥人厂完成股份转让,一家无锡民企接手了这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厂。近两年,泥人厂陆续推出PVC材质的泥人盲盒等周边文创,...

    时间:02-26
  • 上海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大型招聘会举行

    2月25日,“2023年上海市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大型招聘会暨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上海举行。作为2020年以来上海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线下招聘会,预告一经发布便吸引了1200余家招聘单位报名参加。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表示,“随着产业资源交汇越来越多,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多举措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

    时间:0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