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在合肥,欣赏科技与非遗的碰撞

2023-02-26 09:00:00

来源:光明日报

舞台中央,白色纱幕如丝绸一般垂下。曾在北京冬奥会惊艳绽放的全色激光投影显示技术,再次为观众营造出梦幻绚丽的画面,让人恍若置身其中。

精美绝伦的背景下,优美动听的巢湖民歌、活泼轻快的打莲湘、乡土味浓郁的庐剧,以及形式活泼的门歌、庐州大鼓渐次登台,花团锦簇中非遗魅力尽情绽放。

日前,在合肥,一场融合了科技创新元素的非遗展演让观众大呼过瘾。“没想到合肥非遗如此丰富多彩。我是第一次听庐剧,唱腔一出,特别震撼。”来自合肥高新区的观众张力驰是河南人,看了演出后,他对合肥非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合肥市首次将优秀非遗文化项目集中展示在舞台上。我们希望将传统非遗文化呈现得更青春,更有活力,老少皆宜。通过创新的形式,在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走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合潮’这样一个属于合肥的文化精品新IP。”晚会总导演耿小强介绍。

“这是合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大展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合肥实践的一次尝试和创新。”安徽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兵认为,要想留住非遗文化的“根”和“魂”,尤其是要留住年轻观众,就要在作品本身下足功夫,推出让专业的人欣赏、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只有融入时代气息、走进日常生活,非遗的魅力才能被感知,技艺才能代代传承。”

从铠甲在身的将军,到青春洋溢的青年创业者,舞蹈《变迁》借助3D全息投影呈现,让人置于画中,产生穿越时空的悬浮感。“纱幕表面看起来很薄,我们的技术可以做到投光时,纱幕后面几乎不可见。这样能让虚拟、朦胧的幻觉空间效果显得更加逼真。”项目策划张家豪介绍,这项来自合肥高新区的技术,目前做到了稳定性高、应用广泛。

如今的合肥正朝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大步迈进。作为全国第二个获批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在量子、核聚变等领域处于全球领跑地位,涌现了“墨子号”量子卫星、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祖冲之号”等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科里科气”正成为合肥的鲜明标签。

一座“科里科气”的城市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文里文气”,合肥正在奋起直追。

大幕拉开,穿着演出服、搬着红色椅子的演员们登上了舞台。戏曲名家联唱《徽黄京庐颂万疆》用行云流水的唱腔,庐剧、徽剧、黄梅戏、京剧轮番开嗓,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如何在风格各异的戏曲中找到共性,实现整体舞美风格的统一,同时又突出各自特点,是舞蹈编排最大的难点。“我选择了椅子这一道具,用它们在舞台上串联起整个节目。”节目编导余文韬介绍,这种灵感来源于传统戏曲舞台布景讲究的一桌二椅。在节目表演中,演员根据曲目的变化,搬挪椅子,让它们或合或散,或直立或倾斜,演员们则或倚或靠,时站时立,小小的椅子在舞台上呈现出动态的美感。

充满创新表达的国风美学,引起年轻观众深深的共鸣。“舞台呈现了震撼的沉浸式效果,戏曲演员的现场演绎,辅助道具特效,带来极致逼真的视觉享受。”不少观众看完演出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剧场内节目精彩纷呈,剧场外,洋蛇灯恍如金龙出海,洋蛇灯的蛇头时而高昂,仿佛腾空而去,时而低垂,恍如下潜入海,摇大车、堆宝塔、金蛇出洞,金蛇狂舞……庐州蛋雕、庐阳剪纸、庐州内画、葫芦烙画等非遗传承人的展位前,游人驻足观赏,非遗传承人拿出各自的技艺,为大家带来了一道道“文化大餐”。(记者 常 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贵州遵义:春耕时节 农技专家下地头

    2月25日,农技专家王国书(左二)在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羊肚菌基地与管护人员前往查看羊肚菌的采收情况。春耕时节,今年58岁的贵州省凤冈县农技专家王国书忙碌在田间地头。从凤冈县新建镇长碛古寨油菜基地,到永安镇田坝社区羊肚菌种植基地,王国书忙着给村民传授农业技术、组织开展农事活动,为凤冈县乡村振兴贡献薄力。新...

    时间:02-26
  • 覆盖全区40余所小学 沈阳市于洪区启动“人民智课智慧课堂” 推进“双减”提质增效

    人民网沈阳2月25日电 (王斯文)2月24日,沈阳市于洪区“人民智课智慧双减课堂”项目启动仪式暨人民智课系统应用培训会在于洪新城第一小学举行。2023年春季新学期开始,于洪区4.5万余名小学生将陆续通过“人民智课智慧双减课堂”率先享受到多样化、高水平的课后服务。于洪区此举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

    时间:02-26
  • 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上海举行

    记者25日获悉,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周慧琳指出,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是当今时代国家战略设计和重大政策制定的思想库、社会思潮的引领者,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促进国际交...

    时间:02-26
  • 扎根黑土地的“金豆娘娘”

    能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办公室里见到李艳华实属难得。要知道,这位大豆育种专家常年扎根在黑龙江海伦市农业生态实验站,如无重要事情,很少回办公室。“我刚从海南回来,正赶上单位有一个重要会议,明天就回实验站。”李艳华和科研团队此次从海南三亚的育种实验田里带回5000多份材料。“这个春节又是在...

    时间:02-26
  • 北大荒:打造“拴心留人”的农科人才高地

    【人才强国新征程】春寒料峭,车行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道路两旁,一眼望不到边的黑土地仍被皑皑白雪覆盖。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设在各地的实验室里,却已是热火朝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北大荒集团垦丰种业江川分公司试验室里,技术人员正进行水稻种子抽样发芽试验,确保春耕期间种植户用...

    时间:02-26
  • 培育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三农”事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涉农高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担起的时代重任。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

    时间:02-26
  • 汉字蕴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文字。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考察时强调:“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情感的工具,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和标志。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都是...

    时间:02-26
  • 非遗传承该怎样创新

    2023年春节假期,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泥人厂销售额突破10万元。这让在惠山泥人厂工作了25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师周璐感到惊喜。惠山泥人一直在探寻生存发展之路。2020年,惠山泥人厂完成股份转让,一家无锡民企接手了这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厂。近两年,泥人厂陆续推出PVC材质的泥人盲盒等周边文创,...

    时间:02-26
  • 上海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大型招聘会举行

    2月25日,“2023年上海市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大型招聘会暨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上海举行。作为2020年以来上海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线下招聘会,预告一经发布便吸引了1200余家招聘单位报名参加。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表示,“随着产业资源交汇越来越多,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多举措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

    时间:0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