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素质教育如何突破“两难纠结”

2023-01-31 08:56: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素质教育如何突破“两难纠结”

几十年来,众多校长和教师一直都在“应试”和“提升学生素质”间纠结。一方面,社会各方极其看重中考、高考成绩,另一方面,学校要下大力气开展素质教育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这个看上去难以解决的两难问题,实际上隐含着破解之道。

首先,从理论上看,考试重点关注的知识和技能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品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学生掌握知识与提升素质并无根本性矛盾。两者的差异在于,应试教育仅仅停留在为应对考试而进行知识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知识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从实践上看,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紧紧盯着考试所指向的范围,要求学生用“刷题”“熬夜”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练习,这类学校有可能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另一类学校不仅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素质教育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这类学校能培养出更多“高分高能”的学生。

这就给了人们一个重要启示:只要改革思路和举措得当,学校完全有可能在保证学生考试成绩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解这个两难问题。

显然,改革的关键是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进而引导考试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都向着这个方向积极探索。

从中考、高考改革看,要统筹兼顾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学生和引导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的双重任务。近些年,各地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精神,考试和录取方式的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例如,有些省市提高了体育与健康的分数占比,有些省市采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高校招生多元录取机制。

从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看,要引导学校平衡好知识教育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并把其作为持续深耕的重要改革领域。

一要引领校长和教师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目的观,坚持五育并举,切实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教育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并将其作为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关键举措。

二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综合效益水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课堂教学质量和综合教育效益高有两个基本标准:一个是教师善于利用学科教学中的各类教育资源,在一个教学过程中能同时达成多个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科知识体系看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线索,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五育融合的水平,在努力完成学科知识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内容拓展、过程设计、方法选择、作业安排和成绩评价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各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预设的和课堂教学中随机生成的各种小的切入点,顺势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进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思维能力、艺术修养以及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看,校长和教师不仅要形成学科德育的理念,还应当将其拓展到学科智育、学科体育、学科美育和学科劳动教育等诸多方面,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综合效益。另一个是要善于发现并遵循教育规律,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每个教学目标点上,教师都应尽最大可能采用适合学生的最佳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用较短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从而为学生让出更多时间,推动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实现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化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良好发展

达成上述目标是教育改革向高阶迈进的重要标志,这对校长和教师的改革决心、教育智慧和整体专业素养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党和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校长、教师的定向培训,不断引领他们实现与此相适应的高阶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真正减下来,保证考试成绩和实现素质教育的双重目标才有可能同时高品质达成。

(作者:傅维利,系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异地办学按下“暂停键”,高等教育应如何更好布局

    原标题:异地办学按下“暂停键”,高等教育应如何更好布局2022年3月23日,大学生志愿者与陕西省合阳县坊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一起观摩“天宫课堂”。新华社发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关停位于青岛、深圳等地的异地建设的研究生院,这成为刚刚过去的2022年最引人注目的高教新闻之一。高校异地...

    时间:01-31
  •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如何解决“三高三难”

    原标题: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如何解决“三高三难”   数字化转型是当今职业教育应对数字时代发展与挑战的必然选择。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将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专业实训课程和实训设施深度融合,设计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搭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展实训教学、技术创新和生产服务,其本质是以数字化转...

    时间:01-31
  • 提高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性的三个“抓手”

    原标题:提高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性的三个“抓手”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职业教育开展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职业教育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学需要和“双高计划”等各...

    时间:01-31
  • “疏堵结合”,科学治理高校异地办学

    原标题:“疏堵结合”,科学治理高校异地办学   由于生源问题、办学规模受限、地理位置限制等原因,异地办学成为一些高校突围发展的“终南捷径”。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

    时间:01-31
  • 研究生院应以支撑国家战略为发展重点

    原标题:研究生院应以支撑国家战略为发展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而高校异地办学现象虽然很少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支持认可,但在高教扩张时期却大量出现,异地发展中的民办性质分校、小型校园、大规模校区、研究生院等多种模式都曾出现过。迈向内涵式发展新时期,高等学...

    时间:01-31
  •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

    原标题: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中高职一体化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

    时间:01-31
  • 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亟待加强

    原标题: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亟待加强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领域统筹协调,各行业协同发力。高校必须承担起绿色低...

    时间:01-31
  • 为职教发展注入新动能:找寻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密码”

    原标题:找寻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密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职业院校实训室越来越“炫酷”。而“炫酷”的虚拟现实技术,正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关键词之一。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工信部、教育...

    时间:01-31
  • 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面世

    原标题: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面世近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全球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布了研究成果,该系统以智能手机为应用终端,为破解婴幼儿视功能损伤及相关眼病早期筛诊难题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据...

    时间:01-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