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提高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性的三个“抓手”

2023-01-31 08:59: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提高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性的三个“抓手”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职业教育开展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职业教育数字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学需要和“双高计划”等各项政策推动下,积极开展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215个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校企协同开发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平台及其技术成果给教师带来充满创新挑战的发展空间,使实训教学过程呈现“岗课赛证”融通的新形态特质。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作为提升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赋予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新使命,职业院校要重新系统审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举措,找准“抓手”,不断提高建设的有效性。

坚持目标导向,解决“三高三难”痛点。虚拟仿真实训是以“假”模拟“真”,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互动性和构想性,颠覆了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实训基地的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和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等“三高三难”的痛点,克服了职业教育真实生产条件不具备而导致部分实训教学项目“不能做”“不敢做”“不好做”的问题。例如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类专业的实训教学,面临着企业真实产线运行维护成本较高、台套数少,产线各部分无法清晰分解,智能装备加工类产线运行时间过长,学生得不到由点到面的系统训练等实际问题。职业院校可按照“中国制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紧密结合智能制造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根据专业群的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采用虚拟仿真和现代数字技术,与企业合作开发或引进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与时俱进可拓展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开展教学。职业院校哪些专业、哪些课程、哪些知识点、哪种情境下更适合采用虚拟仿真实训,需要全面考虑、整体谋划,要考虑培养目标达成度、实训资源利用率、实训基地运营维护更新等实际问题,不能为了追求虚拟仿真而虚拟仿真,要站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角度,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开发出高水平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

坚持以生为本,克服“时空限制”难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具有占地小、投资少、见效快、环境好、维护省、更新易等诸多优点,职业院校可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教学场所,通过功能升级或环境改造等实现综合利用,保证一人一工位,满足学生独立或协同操作需要。同时,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可进行跨专业、跨院校、跨地域的统筹管理。职业院校要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要注重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素质提高的协同实施,调动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职业院校在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实训资源时,要充分调研,统筹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需求,求同存异,最大程度形成共建、共用机制。职业院校在建设虚拟仿真实训课程之初,就要遵守行业标准,便于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要营造更多自主学习、多元化发展的氛围,基于信息化、数字孪生技术,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创设“教室+教学培训区+虚拟训练区+实训操作区”的一室三区课堂虚拟学习新环境。

坚持产教融合,抓住“开放共享”要点。产教融合是提高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注重专业对接产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超大、高精密的仪器设备,耗材消耗量大,有些实训项目设备昂贵,实训过程不可逆或有危险性,需要更形象的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通过“虚拟仿真+产教融合”,可用相对较低的投入,较好地解决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职业院校可邀请行业企业资深专家对专业教师开展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有关应用知识的培训,或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资源,让教师掌握教、学、做合一,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新模式,建立实训虚拟项目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体系,培养虚拟仿真教学团队,全面提升实训教学质量。云端开发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应随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更新,切实遵循“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原则,实现优质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持续使用和开放共享,助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贺星岳,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高永祥,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处处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异地办学按下“暂停键”,高等教育应如何更好布局

    原标题:异地办学按下“暂停键”,高等教育应如何更好布局2022年3月23日,大学生志愿者与陕西省合阳县坊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一起观摩“天宫课堂”。新华社发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关停位于青岛、深圳等地的异地建设的研究生院,这成为刚刚过去的2022年最引人注目的高教新闻之一。高校异地...

    时间:01-31
  •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如何解决“三高三难”

    原标题: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如何解决“三高三难”   数字化转型是当今职业教育应对数字时代发展与挑战的必然选择。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将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专业实训课程和实训设施深度融合,设计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搭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展实训教学、技术创新和生产服务,其本质是以数字化转...

    时间:01-31
  • “疏堵结合”,科学治理高校异地办学

    原标题:“疏堵结合”,科学治理高校异地办学   由于生源问题、办学规模受限、地理位置限制等原因,异地办学成为一些高校突围发展的“终南捷径”。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

    时间:01-31
  • 研究生院应以支撑国家战略为发展重点

    原标题:研究生院应以支撑国家战略为发展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而高校异地办学现象虽然很少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支持认可,但在高教扩张时期却大量出现,异地发展中的民办性质分校、小型校园、大规模校区、研究生院等多种模式都曾出现过。迈向内涵式发展新时期,高等学...

    时间:01-31
  •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

    原标题: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中高职一体化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

    时间:01-31
  • 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亟待加强

    原标题: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亟待加强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领域统筹协调,各行业协同发力。高校必须承担起绿色低...

    时间:01-31
  • 素质教育如何突破“两难纠结”

    原标题:素质教育如何突破“两难纠结”几十年来,众多校长和教师一直都在“应试”和“提升学生素质”间纠结。一方面,社会各方极其看重中考、高考成绩,另一方面,学校要下大力气开展素质教育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这个看上去难以解决的两难问题,实际上隐含着破解之道。首先,从理论上看,考试重点关注的知识和技能...

    时间:01-31
  • 为职教发展注入新动能:找寻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密码”

    原标题:找寻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密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职业院校实训室越来越“炫酷”。而“炫酷”的虚拟现实技术,正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关键词之一。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工信部、教育...

    时间:01-31
  • 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面世

    原标题: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面世近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全球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布了研究成果,该系统以智能手机为应用终端,为破解婴幼儿视功能损伤及相关眼病早期筛诊难题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据...

    时间:01-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