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外媒:美国借“气球”抹黑中国,却忘了自己在全球监视和轰炸的历史

2023-03-01 23:58:09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世界说】外媒:美国借“气球”抹黑中国,却忘了自己在全球监视和轰炸的历史

  中国日报网3月1日电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网站2月23日发表《谁在害怕中国气球》的评论文章表示,美国对“中国气球”的反应,完全忽视了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监视和轰炸的历史。

  文章称,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为例,该机构除了在美国之外的地方从事不法行为之外,还对美国国内民众进行非法的大规模监视,对美国人的隐私也毫无保护,对这种侵犯行为毫无适当的监督。

  还有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文章提到,正如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所说的,FBI有“滥用国家安全监视权的悠久历史”。从冷战期间极富争议的Cointelpro行动开始,FBI通过该行动“对众多非暴力抗议团体和持不同政见者实施非法窃听、未经授权的身体搜查以及一系列其他卑鄙手段”。

  文章表示,现如今,FBI在破坏和践踏基本公民自由方面更是“贡献”颇多。美国的穆斯林群体尤其受到未经授权的监视以及大量“肮脏伎俩”的迫害,FBI用数不清的美国纳税人的钱收买线人,让毫无戒心的人们陷入该机构制造的恐怖阴谋中。

  再有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也为所谓的“国家安全”尽了力。该情报部门主要负责了对美国人的大规模非法秘密监视,其中包括对通话和网络的拦截。

  文章称,美国炒作“气球事件”也淡化了自己在空中制造的真正的恐怖,——不论是对阿富汗、伊拉克的轰炸还是充斥着美国武装无人机的天空。美国自己制造诸多恐慌,却煽动对华恐惧气氛,是时候审视一下现实了。文章最后总结道:“换句话说,是时候戳破美国的气球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菲律宾政界反对美国扩大驻军:居民将寝食难安

    原标题:菲律宾政界反对美国扩大驻军:外部势力进驻,居民将寝食难安菲律宾民众抗议美军干预(资料图)海外网3月2日电据彭博社1日报道,菲律宾政界人士反对美国扩大在菲律宾驻军的计划,他们不希望自己国土上有外国势力指手画脚,并表示如果外部势力进驻,居民们将寝食难安。菲律宾国会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参议员伊米·马科斯当...

    时间:03-02
  • 美国俄亥俄州一工厂爆炸起火:现场黑烟冲天

    原标题:又一起!美国俄亥俄州一工厂爆炸起火:涉丙烷罐等,现场黑烟冲天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3月1日上午,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一家生产金属部件的工厂爆炸起火,火焰和烟雾从建筑中冒出。克利夫兰消防局称,50多名消防员将火扑灭,没有人受伤。当地媒体称,有靠近这家工厂的建筑物外墙出现融化迹象。一名危险品专家...

    时间:03-02
  • 美众院委员会竟推动法案,赋予拜登封禁TikTok权力

    原标题:美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竟推动法案,赋予拜登封禁TikTok权力(观察者网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3月1日报道,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1日以24票赞成、16票反对的结果推动一项法案,赋予美国总统拜登封禁TikTok的权力。这将成为美国对任何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做出的影响最为深远的限制。不过,这项法案的前景...

    时间:03-02
  • 希腊总理:火车相撞事故主要由人为错误导致

    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3月1日晚表示,针对日前发生在该国中部的火车相撞事故的调查已全面展开,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事故主要由人为错误导致。米佐塔基斯在电视讲话中说,政府将成立一个独立的跨党专家委员会,全面调查事故原因并审查铁路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长期延误问题。从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来看,事故主要由人为错误导致。希...

    时间:03-02
  • 时事观察:亚喀巴声明能否为巴以带来平静

      近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官员在约旦城市亚喀巴举行会谈,双方同意遏制暴力活动。然而,就在双方会谈的同时,约旦河西岸地区仍然发生流血冲突。  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以色列方面并没有改变强硬政策的迹象,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别也不团结,不排除未来巴以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当地时间2月26日,围绕巴以问题的多边会谈在亚喀巴举行...

    时间:03-02
  • 古特雷斯强调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支持

      新华社巴格达3月1日电(记者凡帅帅 董亚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3月1日在巴格达会见伊拉克领导人时强调,联合国支持维护伊拉克安全、稳定以及促进伊拉克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据伊拉克总统府发表的声明,伊拉克总统拉希德与古特雷斯在会谈时讨论了巩固伊拉克安全与稳定的举措、流离失所者及水资源等问题。  拉希德表示,希...

    时间:03-02
  • 世界最长地铁环线在莫斯科全线通车

      中新社莫斯科3月1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通车仪式3月1日举行,俄总统普京以视频连线形式出席通车仪式。  普京表示,长达70公里的大环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环线。大环线将为整个首都地区的交通体系带来极大改变,它将减轻多条高速路的运载压力,成为发展和完善首都毗邻地区的重要动力,使得都市居民的...

    时间:03-02
  • “北溪”爆炸案背后的美国魑魅

      日前,美国著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爆料“北溪”管道泄漏事件细节,直指这是一起白宫下令、美国中情局执行、挪威配合实施的秘密行动。  鉴于“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事件出现新的细节,俄罗斯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请,要求召开会议讨论“北溪”被炸事件。而涉事其余各方,包括德国和挪威、爆炸与泄漏发生在其专属经济区的丹麦和瑞...

    时间:03-01
  • 这些声音正在打破欧洲对“北溪”爆料的异常沉默

      新华社哥本哈根3月1日电 转眼间,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报道美国是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幕后主使一事,已近一个月。赫什近日还在不断发声,持续爆料。面对事关欧洲民生的猛料,西方政客和主流媒体却沉默得异常,以至于欧洲议会议员克莱尔·戴利质疑道,“一个字儿都没人提”,令她感到羞耻。  然而,在西方主流媒体的“冰封”之...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