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这些声音正在打破欧洲对“北溪”爆料的异常沉默

2023-03-01 23:56:0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哥本哈根3月1日电 转眼间,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报道美国是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幕后主使一事,已近一个月。赫什近日还在不断发声,持续爆料。面对事关欧洲民生的猛料,西方政客和主流媒体却沉默得异常,以至于欧洲议会议员克莱尔·戴利质疑道,“一个字儿都没人提”,令她感到羞耻。

  然而,在西方主流媒体的“冰封”之下,越来越多反思和质疑的声音正在打破沉默。

  丹麦学者:

  爆料可能颠覆西方叙事

  以丹麦为例,仅TV2新闻频道对赫什爆料进行报道,并在报道中称赫什是个充满争议的记者。丹麦首相府、国防部和司法部面对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无可奉告”。

  丹麦奥尔堡大学政治与社会系国际关系学教授李形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分析说,在俄乌冲突中,西方媒体用一套叙事影响着欧洲民众,包括欧洲基础设施处于所谓“俄罗斯威胁”之下这种论调。一旦证实“北溪”被炸是美国所为,将颠覆欧洲民众对这套西方叙事的认同,欧洲也将由此再次看到乌克兰危机久拖不决的原因在于美国

  “赫什的爆料让人们质疑,美国是否真的想停止战争?”他说,“也会引起欧洲人对美国在俄乌冲突背后真正意图的怀疑。”

  丹麦小企业主尼尔斯·加尔德告诉记者,他认为美国有炸毁“北溪”管道的充分动机,美国如果被证实是“北溪”被炸的幕后主使,将在欧洲失去很多支持。

  瑞典学者:

  这是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战”

  “‘北溪’管道当然是被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炸毁的!”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扬·奥贝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赫什的“结论并不令人意外”。

  他认为,这是美国对其欧洲盟友展开的“经济战”,针对俄罗斯无休止的经济制裁和破坏“北溪”管道对欧洲经济造成了巨大且持续性的伤害。

  他还直言,当今时代,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西方都崇尚以强硬手段、甚至动用武力来解决,依靠使用武器、威胁、秘密行动和媒体操纵,而不是依靠谈话、调解和外交,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主流媒体不会给予赫什轰动性爆料应有的关注。

  “人们一定想知道欧洲什么时候会‘醒来’,并最终明白他们不再与美国拥有共同利益。”他说,“在‘北溪’管道发生爆炸的海底,美国进一步摧毁并埋葬了它的体面和全球领导地位。”

  西班牙学者:

  越来越相信是美国干的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教授何塞普·普伊格塞奇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直言,他越来越相信“北溪”管道遭破坏“是美国的手笔”。“美国显然可以从此事中获利,并同时加强其对德国的地缘政治影响。”

  他说,美国是“北溪”遭破坏后的最大获益方。一方面,美国导演此事能打破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借机出售更多液化天然气给德国。另一方面,美国能进一步严重打击俄欧关系,“北溪”曾为德国等西方国家带来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同时也为俄罗斯创汇,但现在“两者之间的蜜月关系已被彻底打破”。

  背景链接

  2022年9月底,俄罗斯输欧“北溪”天然气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泄漏点。瑞典测量站曾在事发海域探测到强烈的水下爆炸。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在事发后说,这是“蓄意破坏”。各方也普遍这样认为。

  俄罗斯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西方国家拒绝。今年2月8日,赫什在其博客文章中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美国和挪威军队共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美国白宫和挪威外交部对此均予以否认。(记者:林晶、和苗、付一鸣、胡加齐、谢宇智;报道员:安德斯·孔斯豪)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俄称就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正式照会美国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俄罗斯2月28日向美国转交了关于莫斯科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正式照会。  据报道,里亚布科夫说:“2月28日,我们向美方转交了正式照会,其中确定,(俄方)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其核心规定,即限制相关系统数量条款,俄方将继续遵守。”  里亚...

    时间:03-02
  • 俄罗斯经济压力下稳住了阵脚

      在制裁压力重重、地缘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稳住了阵脚,但要实现平稳高速发展仍面临不小压力。从外部看,西方层层加码的制裁将对俄经济造成持续伤害;从内部看,俄需要加快经济转型以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一是能源贸易面临萎缩风险,石油价格下跌影响预算收入。二是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消费和私人投资或将受到抑制。三是通货膨胀...

    时间:03-02
  • 希腊总理:火车相撞事故主要由人为错误导致

      新华社雅典3月1日电(记者于帅帅)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3月1日晚表示,针对日前发生在该国中部的火车相撞事故的调查已全面展开,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事故主要由人为错误导致。  米佐塔基斯在电视讲话中说,政府将成立一个独立的跨党专家委员会,全面调查事故原因并审查铁路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长期延误问题。从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来看...

    时间:03-02
  • 激进推行“美国制造”或反噬美国自身

      激进推行“美国制造”或反噬美国自身(环球热点)   美国政府近日发布全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新规定,要求所有接受美国联邦政府补贴生产的电动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此前,美国政府还表示,受政府补贴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所需的“油漆、砖头、木材”等一般建筑材料,也要使用“美国货”。  专家表示,美国激...

    时间:03-02
  • 时事观察:亚喀巴声明能否为巴以带来平静

      近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官员在约旦城市亚喀巴举行会谈,双方同意遏制暴力活动。然而,就在双方会谈的同时,约旦河西岸地区仍然发生流血冲突。  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以色列方面并没有改变强硬政策的迹象,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别也不团结,不排除未来巴以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当地时间2月26日,围绕巴以问题的多边会谈在亚喀巴举行...

    时间:03-02
  • “纳米卫星”能探索RNA折叠

      科技日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张佳欣)RNA分子可以折叠成复杂的分子机器。受天然RNA机器的启发,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RNA折纸”的方法,这使得人工设计出从单一RNA支架折叠而来的纳米结构成为可能。  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上的这篇研究论文描述了如何使用RNA折纸技术来设计RNA纳米结构,这些结...

    时间:03-02
  • 磁约束方式实现氢硼聚变 有望催生更清洁的反应堆

      科技日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国家聚变科学研究所和美国TAE技术公司携手,首次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实现了氢—硼聚变实验。研究团队表示,尽管最新试验没有产生净能量增益,但它证明了无中子核聚变的可行性,使制造更清洁的聚变反应堆成为可能。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目前,全球有多个团队正力...

    时间:03-02
  • 马里亚纳群岛发生5.2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中新网3月2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日3时28分在马里亚纳群岛(北纬14.10度,东经146.90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3-02
  • 古特雷斯强调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支持

      新华社巴格达3月1日电(记者凡帅帅 董亚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3月1日在巴格达会见伊拉克领导人时强调,联合国支持维护伊拉克安全、稳定以及促进伊拉克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据伊拉克总统府发表的声明,伊拉克总统拉希德与古特雷斯在会谈时讨论了巩固伊拉克安全与稳定的举措、流离失所者及水资源等问题。  拉希德表示,希...

    时间:03-02
  • 世界最长地铁环线在莫斯科全线通车

      中新社莫斯科3月1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通车仪式3月1日举行,俄总统普京以视频连线形式出席通车仪式。  普京表示,长达70公里的大环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环线。大环线将为整个首都地区的交通体系带来极大改变,它将减轻多条高速路的运载压力,成为发展和完善首都毗邻地区的重要动力,使得都市居民的...

    时间:03-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