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时事观察:亚喀巴声明能否为巴以带来平静

2023-03-02 05:09:22

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官员在约旦城市亚喀巴举行会谈,双方同意遏制暴力活动。然而,就在双方会谈的同时,约旦河西岸地区仍然发生流血冲突。

  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以色列方面并没有改变强硬政策的迹象,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别也不团结,不排除未来巴以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当地时间2月26日,围绕巴以问题的多边会谈在亚喀巴举行。参加会谈的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情报、安全部门的代表,还有美国白宫中东政策协调员,以及约旦和埃及的情报部门代表。

  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巴以同意采取行动,在3到6个月内停止单边行动。其中,以色列承诺在4个月内不讨论任何新的定居点建设,6个月内不给任何“非法”定居点授权。

  对于这一联合声明,约旦、埃及和美国认为,这是“重建和深化双方关系的重大进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称,美方认为这次会议是一个“起点”。与会各方还同意,将于3月在埃及城市沙姆沙伊赫再次举行会晤。

  然而,就在会谈结束的当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以方在约旦河西岸的建设和批准没有任何变化。

  在分析人士看来,内塔尼亚胡的表态给落实亚喀巴声明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事实上,亚喀巴会议本身就有点“先天不足”。

  首先,亚喀巴会议很大程度上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进入2023年以来,以色列高调推动定居点建设,多次采取争议举动,引发巴勒斯坦人的报复袭击。巴以局势因此持续紧张,引发各方关注。

  在此情况下,美国方面派出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国务卿布林肯等高官访问中东,试图缓和巴以紧张局势。埃及方面也担心巴以局势失控,加紧在双方之间斡旋,先后分别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进行接触。正是在美国、埃及、约旦等国推动下,巴以双方才走向谈判桌。

  其次,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内部均有声音抵制亚喀巴会议。

  在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支持与以方谈判,认为这有助于结束流血冲突。但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都反对会谈,认为会谈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而在以色列,部分右翼势力同样反对谈判。以色列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就明确表示,不会遵守任何有关定居点的协议。

  正因如此,在亚喀巴声明发表后,不少专家担心巴以达成的协议在落实方面将遇到重大障碍。而事态的发展,也印证了外界的担心。

  在巴以会谈的当天,约旦河西岸纳布卢斯附近发生一起枪击事件,两名以色列人被一名巴勒斯坦人枪击身亡。随后,附近的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展开报复,烧毁巴勒斯坦人的住宅和车辆,导致一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第二天,在约旦河西岸南部城市杰里科附近,多名袭击者驾车枪击约旦河西岸90号公路上的3辆汽车,造成一名以色列男子死亡。以军随后关闭了通往杰里科的道路。

  有数据显示,在经历了“最致命”的2022年后,今年以来巴以冲突已经造成6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过10名以色列人死亡。

  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加速推进定居点建设是导致巴以局势紧张的重要原因。根据联合国决议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无论是否得到以色列政府授权,在约旦河西岸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都是违法的。

  尽管巴以在亚喀巴声明中同意停止单方面行动,但以色列仍有计划近期批准在约旦河西岸新建9处哨所和9500套住房。以方也无意停止在约旦河西岸地区的突击搜捕。随着3月穆斯林进入斋月,巴以局势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从长期来看,巴以局势要走出持续紧张、以暴制暴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两国方案”。在以色列右翼政府当政的情况下,包括联合国、美国、埃及等方面在内的国际社会,需要加强斡旋力度,共同为巴以局势缓和作出努力。(工人日报 毕振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俄称就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正式照会美国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俄罗斯2月28日向美国转交了关于莫斯科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正式照会。  据报道,里亚布科夫说:“2月28日,我们向美方转交了正式照会,其中确定,(俄方)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其核心规定,即限制相关系统数量条款,俄方将继续遵守。”  里亚...

    时间:03-02
  • 联合国召开高级别会议重申实现发展权的重要性

      新华社日内瓦3月1日电(记者聂晓阳)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月28日和3月1日连续两天召开高级别会议,纪念《发展权利宣言》(下称《宣言》)通过35周年。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穆罕默德在会议上表示,《宣言》强调了人作为发展的推动者和最终受益者的核心地位,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在每个人都参与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遗憾的...

    时间:03-02
  • 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启非洲四国访问行程

      中新社巴黎3月1日电 (记者 李洋)法国总统马克龙3月1日开启非洲四国访问行程。他此行首站到访加蓬,随后还将前往安哥拉、刚果(布)和刚果(金)访问。  马克龙于当地时间1日晚抵达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与加蓬总统邦戈举行会谈。根据行程安排,马克龙将于2日同邦戈一同出席在加蓬举行的“一个森林”峰会。这是马克龙访问加蓬期间的...

    时间:03-02
  • 俄罗斯经济压力下稳住了阵脚

      在制裁压力重重、地缘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稳住了阵脚,但要实现平稳高速发展仍面临不小压力。从外部看,西方层层加码的制裁将对俄经济造成持续伤害;从内部看,俄需要加快经济转型以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一是能源贸易面临萎缩风险,石油价格下跌影响预算收入。二是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消费和私人投资或将受到抑制。三是通货膨胀...

    时间:03-02
  • 希腊总理:火车相撞事故主要由人为错误导致

      新华社雅典3月1日电(记者于帅帅)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3月1日晚表示,针对日前发生在该国中部的火车相撞事故的调查已全面展开,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事故主要由人为错误导致。  米佐塔基斯在电视讲话中说,政府将成立一个独立的跨党专家委员会,全面调查事故原因并审查铁路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长期延误问题。从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来看...

    时间:03-02
  • 激进推行“美国制造”或反噬美国自身

      激进推行“美国制造”或反噬美国自身(环球热点)   美国政府近日发布全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新规定,要求所有接受美国联邦政府补贴生产的电动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此前,美国政府还表示,受政府补贴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所需的“油漆、砖头、木材”等一般建筑材料,也要使用“美国货”。  专家表示,美国激...

    时间:03-02
  • “纳米卫星”能探索RNA折叠

      科技日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张佳欣)RNA分子可以折叠成复杂的分子机器。受天然RNA机器的启发,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RNA折纸”的方法,这使得人工设计出从单一RNA支架折叠而来的纳米结构成为可能。  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上的这篇研究论文描述了如何使用RNA折纸技术来设计RNA纳米结构,这些结...

    时间:03-02
  • 磁约束方式实现氢硼聚变 有望催生更清洁的反应堆

      科技日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国家聚变科学研究所和美国TAE技术公司携手,首次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实现了氢—硼聚变实验。研究团队表示,尽管最新试验没有产生净能量增益,但它证明了无中子核聚变的可行性,使制造更清洁的聚变反应堆成为可能。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目前,全球有多个团队正力...

    时间:03-02
  • 马里亚纳群岛发生5.2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中新网3月2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日3时28分在马里亚纳群岛(北纬14.10度,东经146.90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3-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