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卡梅伦“拯救”泽连斯基?

2023-11-20 14:51:1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曹然

  发于2023.11.20总第111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当地时间11月16日,被任命为英国外交大臣的第四天,英国前首相、新外交大臣卡梅伦出现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完成了他重回国际政治舞台的“首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近日略显冷清的总统府热情迎接了卡梅伦。“现在国际社会的焦点不在乌克兰。”他坦言,“在这种时候,我们特别感谢英国一直以来的支持。”

  此前,外界普遍认为,外交经验丰富的卡梅伦将主导未来一年英国的外交政策,并可能成为苏纳克内阁及保守党事实上的领导者之一。他在6年首相任内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对话,则让欧洲伙伴期待英国在俄乌之间发挥更建设性的作用。卡梅伦则通过基辅之行向英国及国际社会宣示:他将延续而非改变英国的外交重点。“我和我的朋友鲍里斯·约翰逊(前首相)有一些分歧,但支持乌克兰是他所作的最好的决定。”卡梅伦对泽连斯基说。

  不过,卡梅伦此行的宣示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他没有带来任何关于军事援助的新承诺,只是概括地表示将继续对乌克兰提供长期支持。分析认为,这意味着英国财政大臣将在11月下旬如期宣布维持对乌克兰每年23亿英镑的军事援助,既不中止,也不会有明显增加。

  相比于欧美其他领导人“不会忘记乌克兰”的空头承诺,英国政府的行动已算是“诚意满满”。但泽连斯基有更紧迫的现实需求。自加沙人道危机升级以来,乌克兰前线战场的交锋也明显升级。起初,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乌军主动发起攻势,吸引西方盟友对俄乌冲突的关注。但越来越多的战报显示,俄罗斯军队似乎正在利用这个“窗口期”,希望夺取在长期冲突中的优势地位。

  就乌军的地面行动而言,唯一可能突破的地区是赫尔松州前线。乌军称已经将约三个旅的兵力渡过第聂伯河。如果乌军能向第聂伯河东岸部署装甲部队,这将是今年2月双方沿河对峙以来的最大变化。但欧美媒体认为,即使乌军能维持在对岸的“军事存在”,其突破最多也只是村庄级的,“任何地面行动都不会改变战争的长期属性”。

  相比之下,更值得注意的是俄军战术的变化。一方面,据乌克兰空军和南方战区的消息,近期俄军延长了每天进行无人机攻击的时长。去年下半年以来,俄乌无人机对抗经历了一段“战果辉煌”的时期后,双方防空力量逐渐找到了应对之道,“攻击-拦截-微弱的打击成果”成为最近几个月的常态。在此背景下,俄军近期一边调整无人机攻击的时间、路径,试图找到乌军防御的薄弱环节,一边加强本土防空力量,试图重新形成对乌克兰的空中打击优势。

  另一方面,乌军情报称俄军在克里米亚半岛集中了800多枚导弹,包括射程600公里以上的“缟玛瑙”超音速巡航导弹。该型导弹今年7月被投入俄乌战场,曾被俄罗斯分析人士寄予厚望,但未能改变战局。9月之后,俄军对乌克兰的导弹打击明显减少。

  乌军认为,俄军正在重新思考这些“利器”的使用方式,可能在乌克兰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后,采用以数百枚导弹集中攻击的方式,适时摧毁乌克兰后方的能源基础设施。去年冬天,乌克兰约有 70 个大型能源设施遭到破坏,约1200万人的水、电、供暖受到影响。

  虽然俄军的战术调整不足以改变目前的战事僵局,但对于“长期战争”而言,如果俄军持续摧毁基础设施、保持空中优势,乌克兰的反击能力、复原能力、社会士气都将受到难以挽回的损害。有西方军事分析人士警告称,如果今年冬天俄军真的采用“导弹集中攻击”的战术,乌军并无足够的防御手段,这很可能酿成一场更大规模的人道危机。

  不过,相比去年,如今乌克兰军队拥有更多的防空系统,乌克兰和欧洲的能源、燃料通道也更通畅。因此,这场“冬季能源战”的胜负尚难预料。但正如乌克兰副总理韦列什丘克11月13日所强调的,如果西方希望乌军在这场对抗中保持“一战之力”,就必须再提供超出当前援助计划的防空武器和远程导弹。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43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多米尼加持续暴雨已致21人丧生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圣多明各消息:据多米尼加应急行动中心消息,截至当地时间19日,该国持续暴雨共造成21人丧生。  据埃菲社报道,本月17日以来,多米尼加多地遭受暴雨侵袭,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多米尼加应急行动中心19日发布报告称,截至当日,暴雨及其次生灾害已导致21人丧生,7915人流离失所,包括六条道路、五座桥梁和一座...

    时间:11-20
  • 日本第三轮核污染水排海结束 累计排放量超2.3万吨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当地时间20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三轮核污染水排海已于当天中午左右结束。  本次排放自11月2日开始,总排放量为7753吨。第四轮排海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开始,四次排放总排放量约为3.12万吨,目前已排放2.3351万吨。(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报道员 林博翰)...

    时间:11-20
  • 俄外交部官员:俄将对英国在签证领域的不友好措施作出回应

      当地时间11月20日,俄罗斯外交部第二欧洲司司长谢尔盖∙别利亚耶夫表示,俄罗斯将对英国方面在签证领域的不友好措施作出回应,这也适用于在俄罗斯工作的英国媒体人员,针对他们的措施包括撤销在俄记者证和禁止入境俄罗斯。  别利亚耶夫表示,俄外交部不断收到俄公民投诉,称他们已几乎不可能或难以获得前往英国的签证。  ...

    时间:11-20
  • 联合国呼吁限控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肖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日呼吁全球各界协力完成《<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以下简称《基加利修正案》)所设定目标以遏制全球变暖,在2047年前减少85%氢氟碳化物(HFCs)生产和使用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臭氧行动指出,从科学角度来说,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刚好...

    时间:11-20
  • 以军袭击加沙北部又一大型医院 已造成至少12人死亡

      中新网11月20日电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9日夜间,以色列国防军袭击了加沙地带北部的又一所大型医院印度尼西亚医院。截至目前,以军袭击已造成医院内至少12人死亡。  印度尼西亚医院位于加沙地区北部,是加沙最大医院之一。当地时间19日深夜,以军坦克包围了该医院并对医院所在区域进行轰炸。  稍早前报道称,以军袭击已...

    时间:11-20
  • 四个月价格暴涨5倍,印尼巧妇难为无“辣”之炊

      中新社雅加达11月20日电 题:四个月价格暴涨5倍,印尼巧妇难为无“辣”之炊  作者 李志全 陈诗梦  “Balado ikan”是印尼家庭主妇瓦西法的拿手菜。但她的孩子们最近却没有口福享用这种需要大量辣椒作为原料的鱼肉美食了。  “它非常辛辣,需要用很多的辣椒以及大蒜、番茄、青柠、盐……很适合全家人的口味。”瓦西法说,...

    时间:11-20
  • 芬兰在芬俄边境一边检站附近修建围栏 为边检站工作提供保障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报道,芬兰边防卫队队长金努宁当地时间19日表示,芬兰已开始在俄罗斯交界的瓦尔蒂乌斯边检站区域,修建临时围栏,为边检站工作提供保障。  芬兰政府近日表示,鉴于芬俄边界上的移民形势,决定从2023年11月18日至2024年2月18日关闭芬俄边界8个过境点中的4个。未被关闭的四个边检站就包括瓦尔蒂乌斯边检站。...

    时间:11-20
  • 孟加拉国今年以来逾1500人死于登革热 确诊超30万例

      当地时间19日,孟加拉国卫生服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日全国报告新增1291例登革热确诊病例,今年以来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30万例,达301255例;当日全国报告登革热死亡病例6例,今年以来累计死亡病例已达1549例。  今年孟加拉国暴发该国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登革热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在先前通报中说,孟今年间歇性降雨量大,高温和高湿导...

    时间:11-20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回应加外交部:“任意拘押”之说纯属贼喊捉贼

      中新社多伦多11月19日电 加拿大媒体近日披露加公民康明凯和迈克尔涉嫌在华从事间谍活动,但加外交部对此予以否认。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19日就此对媒体回应表示,加方炒作所谓中方“任意拘押”纯属贼喊捉贼。中方奉劝加方正视事实,反省自身错误。  加拿大媒体《环球邮报》18日援引有关消息人士的话称,加公民康明凯和迈克...

    时间:11-20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基加利修正案》已获155国批准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肖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日消息称,截至2023年10月,《<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以下简称《基加利修正案》)已获得155个国家批准。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日发布的消息,全球各国为恢复臭氧层所采取的行动,迄今已取得淘汰99%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成果。不仅如此,目前...

    时间:1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