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三四线城市如何形成人才发展良性循环

2023-01-04 01:49: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不过这一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想去三四线中小城市、小县城、基层乡镇和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占比虽然相对较少,但呈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2021年想去北上广工作的大学生占比34.1%,想去二线省会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非省会城市占比39.27%,合计超过70%,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依然倾向于“传统”大城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与就业选择过于集中有关,包括区域、行业、岗位等。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需要在“分散”上做文章,分散区域、分散行业、分散岗位。

  就此而言,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三四线城市就业的人数增多,是值得肯定的现象。要让这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就业趋势,需要三四线城市创造良好的职业与事业发展环境,并由此形成当地吸引、使用、发展人才的良性循环。

  对于到三四线基层单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我国社会舆论一直关注一个问题:他们如何下得去、上得来?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对三四线地区基层岗位的偏见,认为大学毕业生迟早会为了“职业上升”离开这里。这不但影响到相关地区的人才环境建设,也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一些三四线地区没有使用、培养大学毕业生的长期计划,还把大学毕业生作为“过客”,而大学毕业生中也有不少把到三四线城市就业作为短期选择。

  多年前,我国就曾经出现过大学毕业生“逃离”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就业的现象,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好事。大学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就业,既可以拓宽就业选择,也可为这些地区输送人才。但是,不久之后却出现“逃回”北上广就业的“逆转”,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虽然“缺人才”,可是对人才重视不够,无法满足大学毕业生对于人才平等竞争的职业环境需求。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显然,如果高校毕业生都选择在一二线大城市就业,将会面临十分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到县城就业,应该是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主动选择。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也要抓住这个引进人才的好时机,把人才引进、使用和发展当地社会、经济结合起来,做出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规划。

  让到三四线城市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来了就不想走,这应该成为这些地区引进、使用人才的“基调”。毋庸置疑,国家和地方,要给到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重新选择的机会,但是,不能让到三四线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认为“风景在别处”,只有离开当地才能实现职业发展。要让这些优秀人才选择留下,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来这里就业、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三四线城市,还以编制作为主要因素吸引大学毕业生。客观而言,小城市能吸引大学毕业生的单位主要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选择小城市,也主要考虑“体制内”“编制”等现实因素。不过,在此之外,要激发三四线地区的发展活力,还应强调职业、事业本身的发展,要给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的空间与舞台。这也是我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振兴区域经济发展,振兴乡村所需要的人才使用和发展思路。(北京青年报 蒋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污水验毒”揪出20多人涉毒团伙 四川南充侦破一起贩卖容留吸食毒品案

      □ 本报记者 杨傲多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公安局民警借助一瓶污水样本,实现精准溯源追踪,侦破一起贩卖、容留吸食毒品案,捣毁聚众吸食毒品窝点1个,抓获涉毒人员27名,查获冰毒、氯胺酮、神仙水等毒品共133克。  2022年7月,国家毒品实验室四川分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污水监测中发现,南充市顺庆区、嘉陵区...

    时间:01-04
  • 我国多地将暖到破纪录 华北黄淮等局地有重度霾

      中国天气网讯 本周,我国大部地区升温势头延续,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到江南多地将暖得如同常年3月甚至4月初,部分地区或打破同期气温最高纪录。不过,今明天(1月4日至5日),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有重度霾,需注意防范。降水方面,今明两天,西南地区仍多阴雨天气,新疆北部局地降雪较强。  我国多地将暖到破纪录...

    时间:01-04
  • 北京地铁1月8日后取消乘客测温

      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获悉,从2023年1月8日后,两家运营公司所辖线路将不再对进站乘车的乘客进行体温测量,同时倡导有发热等症状人员或阳性人员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宏阳)...

    时间:01-04
  • 新年喜看新活力,提振信心在行动

      热评丨新年喜看新活力,提振信心在行动  今年元旦假期,各地消费复苏回暖趋势明显。元旦小长假,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508万人次,较去年11月份日均旅客发送量增长109%;“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首日,全国网络零售额452亿元,比去年年货节首日增长6.5%;不少餐馆再现门庭若市、排队等号的场面,故宫博物院、北京...

    时间:01-04
  • 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有雾霾 新疆北部将有较强降雪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新疆阿勒泰、塔城及甘肃东南部等地出现小到中雪。今晨,陕西中部、山西中部和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中部、湖北北部等地出现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四川盆地西南部、贵州西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等地...

    时间:01-04
  • 北京今天晴朗持续最高温5℃ 明天多云为主能见度下降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1月4日)晴朗天气延续,最高气温将升至5℃,最低气温零下8℃。明天,北京以多云为主,气温变化不大,但是能见度有所下降,公众早晚出行请注意交通安全,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昨天北京天气晴朗,下午15时,南郊观象台气温3.6℃,较前一天基本持平;空气比较干燥,相对湿度22%至23%。  今天,北...

    时间:01-04
  • 消费市场进一步激活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消费市场进一步激活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经济活力加速释放  本报记者 陈瑶  2022年最后一个工作周,早高峰明显繁忙了许多。据北京交通广播消息,这是近一个半月以来,北京城区路网的交通压力首次达到中度拥堵等级。  “前两周上班路过国贸,附近都看不到几辆车。”对于家住朝阳、工作在东城的林...

    时间:01-04
  • 地铁上年轻的面庞描绘出步履不停的梦想

      都说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新年伊始,我们整理好情绪,走上一段崭新的路。这种新让人充满希望,“在路上”的状态,释放出无尽的勇气和力量。  我也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我喜欢在地铁上“放空自己”,当太阳尚未升起时,一列列灯光明亮的地铁已经加速驶出站台,穿城而过。飞驰的列车满载希望与梦想,也改变了我们的生...

    时间:01-04
  • 朱有勇院士团队:让科技创新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在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上,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让大家知道了一项农业技术新成果:“水稻上山”。这是继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一系列新技术之后,朱有勇作为驻村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所取得的又一科技成果。  2015年,中国工程院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

    时间:01-04
  • “小焊工”:千锤百炼而成的世界冠军

      “呲……呲……”他的手中有团“火”:焊条在上千摄氏度的高温中熔化,焊枪口处喷放出一朵朵火花。不一会儿,粗壮的钢筋被牢牢焊接在一起。  把两根钢筋合二为一,看似简单,门道不小。电焊工必须一丝不苟,死死盯住焊接口,头也不能动,以防出现半点误差。这样的动作,对北京中车长客二七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产线...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