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消费市场进一步激活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2023-01-04 07:30:5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消费市场进一步激活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经济活力加速释放

  本报记者 陈瑶

  2022年最后一个工作周,早高峰明显繁忙了许多。据北京交通广播消息,这是近一个半月以来,北京城区路网的交通压力首次达到中度拥堵等级。

  “前两周上班路过国贸,附近都看不到几辆车。”对于家住朝阳、工作在东城的林俊来说,这天的通勤时间是近段时间以来最长的,“没想到今天这么堵车,看来被打乱的工作生活节奏正在慢慢恢复。”

  不止北京,逐步回暖的也不限于交通。从2022年12月7日《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发布,到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疫情对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渐退散。

  旅游、购物、观影,被抑制的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走出去”的热情日趋高涨

  《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等。

  “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北京怀柔某连锁温泉民宿经营者刘佳说,“从通知发布当天起,就跟着忙碌起来,这一个月我们线上线下的咨询和预订量不断增加,其中不少是外地订单。”

  据木鸟民宿平台数据统计,“新十条”发布后两小时,平台跨省民宿搜索量上涨超300%。此后一周,一二线旅游热门城市的民宿订单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重庆民宿订单猛增624%,昆明、广州、成都的订单增幅也都超过100%。

  民宿需求的逐渐反弹,预示着旅游市场被抑制的需求迎来集中释放,大家“走出去”的热情日趋高涨。

  每年12月,吉林松原的查干湖会迎来一年一度的冬捕。2022年12月28日,第二十一届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正式拉开帷幕,冰湖腾鱼,人声鼎沸,静谧的查干湖迎来热闹时段。

  冬捕现场,捕鱼队撒网迎接“万尾鲜鱼出玉门”的盛况,游客挤在出鱼口围观古老的渔猎方式。热闹的气氛也传到了距离渔场百米开外的老关东渔庄。

  切墩备菜,起锅热油……临近中午饭点,渔庄的后厨烟机轰鸣,火苗上蹿,已一片忙碌。渔庄老板娘说:“去年受疫情影响,客人不如往年多,但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接到的游客预订电话明显增多,最近中午经常桌桌爆满。”

  “新十条”落地,激起了旅游市场的一池春水。据飞常准数据显示,过半机场客流增幅超七成,主要航司航班量均呈回暖趋势。携程、美团等平台的统计结果也反映了相似结果,2022年12月19日-23日北京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177%,广州近一周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72%。业内人士表示,在《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发布半小时之内,各大平台热门海外目的地的搜索量同比上涨10倍,达到了近三年以来的峰值,旅游市场进一步激活指日可待。

  出门旅游的人多了,线下消费的人也不少。这几天,多地有序开放堂食,堂食频频迎来“小高峰”;商场门店重拾人来人往,超市收银台前也能见到手推车连起的长队。影院的上座率是观影热情的“镜子”,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4日全国影院线上客流达6216万人次,较11月同期增长182.92%。

  喧闹的消费市场正悄然回归。消费活力在一定时间内仍会有一个持续释放的过程。值得欣慰的是,促消费的社会共识和政策合力正加快形成,有助于加速消费市场“破冰”。

  赶工期、抢订单、招人才,干事创业活力足,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时间赶回来

  2022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三稳”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导向,能够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和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

  当下,消费需求回暖,让许多市场“细胞”活跃了起来,“把失去的时间赶回来”成市场基调。

  寒冬腊月,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将道路覆上一层厚厚的冰雪,这却没挡住一汽和比亚迪合资动力电池项目——一汽弗迪建设现场的热火朝天。

  这里车辆穿梭,克服了极寒天气条件下的施工难题,其中就包括混凝土的防冻。“我们在混凝土原材料和搅拌水中增加早强剂和防冻剂,又在浇筑完毕后用塑料薄膜和棉被覆盖。”项目相关负责人说,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一刻不能等、一刻等不得,在疫情、极寒天气等多重困难下,需要与时间赛跑,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项目建设马不停蹄,生产企业也在开足马力。岁末年初是企业赶制来年订单的生产黄金期,在江苏省宿迁市一家金属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繁忙充斥着整个车间。当前,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即将出口南美洲的订单。就在去年12月,该企业接到了来自中东、欧洲和南美洲等全球多地区的外贸订单,订单生产日程已经排到了今年一季度。

  新年伊始,注定是拼业绩的时候。生产企业在紧抓生产进度,外贸企业“组团出海”抢订单、拓市场

  去年12月以来,从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省份,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踏上了出国“抢订单”之路: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由省级政府部门带队的首发团赴欧洲参展洽谈;江苏省苏州市提供包机服务,组织招商团队赴欧洲开展招商工作;辽宁省大连市赴日韩经贸代表团的46家企业代表,赴日本、韩国拓展市场、访问客户、抢抓订单……记者注意到,本轮“组团出海”,各省区市步调一致,共拓市场,释放了经济复苏的强烈信号。

  “抢单”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2022年12月21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南沙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超过300多家境外企业参加。此外,全球高端食品展览会今年的档期也已排定,将通过深圳、北京、上海、佛山四地联展方式,助力全国食品企业挖掘新商机、开拓新市场

  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须臾不可缺。2022年12月19日,一辆载着广东中山10家重点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工作人员的大巴,奔赴邻近的广西对接招工。中山市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冯北桂说,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订单数量都出现不同程度回暖,同时也带来了旺盛的用工需求。

  为了帮企业稳工招工抢开局,福建泉州出台留泉返泉13条措施,鼓励留泉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最高补贴3000元。上海提出,今年1月28日至2月5日期间,对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返岗的相关包车行为,按照实际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贴。

  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携手纾困解难,助力经济复苏加速

  作为中欧班列跨越国家最多、线路最长、满载率最高的运营线路,“义新欧”班列开通运行以来,便以时效稳定、品牌效益高等优势吸引知名外贸企业,极大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班列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带动当地物流企业发展,可浙江省义乌市义通欧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却愁眉不展。

  “近期节日一个接一个,国外客户、国内工人一旦放假,我们将面临资金周转时间延长的风险。”该负责人说,往年面对特殊时间节点,物流企业都会提前打出富余量。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市场形势开始好转,但时间紧张。“希望班列发运各个环节效率能再快一点,为我们多争取些时间。”

  全力拼经济的关键时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促进稳定。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纪检干部在走访了解情况后,及时将企业困难反馈给相关部门,并督促集团跟进服务,创新举措。

  “为进一步提高效率,我们优化班列运行前中后三段式精准服务,加快卡车运输货源流转在义乌集拼时效,增强出口货源组织效率。在发运场站流转环节,通过做好报关、进场、放行等流程衔接,将进场到出场时间缩短到15分钟以内。”国际陆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打造的“货车后市场”还推出共享叉车和集货拼柜业务,实现同一条线路货车资源共享,提高运输时效、降低物流成本。

  疫情是当前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但中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的时刻。“市场主体是稳经济的主要依托。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稳经济非常重要。”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认为,只要帮助市场主体抵住各种冲击,挺住多种压力,把眼下的难关渡过去,恢复活力,带动就业,创造新的社会财富,我国实现稳经济的目标就有了充分保障和足够支撑。

  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多措并举助企惠企,不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金融靠前发力。去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完成2022年第二次降准后,全年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超万亿元。各地也结合具体实际,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如北京从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力稳就业保民生等四方面推出12条助企纾困措施。甘肃省、市、县三级商务部门建立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跟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梳理经营困难诉求,建立问题化解工作台账,助力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辽宁省沈阳市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降低贷款门槛、加强主动服务,全力帮扶创业者解决资金“卡脖子”问题……

  在中央和地方立体施策、综合发力的背景下,市场主体信心得到提振,活力逐步恢复,未来经济增速将逐步回升。

  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中国经济有望明显回升,实现整体好转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使得2022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极为特殊、极为困难的一年。针对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加快恢复的重要思想和关键部署。这将如何影响中国未来经济走势?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认为,“我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近年来的经济下行是疫情带来的短期扰动,不足以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眼下又到了一个信心比黄金要贵重的时候,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是头等大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2023年,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中国经济有望明显回升,但经济整体好转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我们既要增强信心,也要对经济恢复的复杂性有足够的估计,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王一鸣认为,改善预期,提振信心,首先要对症下药,消除市场顾虑,让企业企业家吃定心丸,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而最紧迫的是要调动民营企业企业家的积极性。

  从需求端来看,改善消费者预期也同样重要。恢复和扩大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看来,“外需具有不确定性,经济企稳还是需要靠发挥内需的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而收入决定消费,这就把增加收入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既要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又要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复工复产,复的更是信心和希望。非常时刻,需要敢为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需要发挥政策合力,齐心协力、笃定前行,携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4日11时50分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北纬32.06度,东经95.42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1-04
  • 2023年京考笔试定于2月11日、12日举行

      《2023北京公务员笔试时间安排及有关事项的公告》刚刚发布。经过改期的2023年京考笔试,定于2023年2月11日、12日举行。  公告  根据工作安排,经研究,北京市各级机关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定于2023年2月11日、12日举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笔试时间安排  公共科目笔试:  2023...

    时间:01-04
  • 东航第二批国产大飞机C919乘务员今日开始集中培训

      中新网上海1月4日电 (记者 殷立勤)1月4日,东航第二批国产大飞机C919乘务员开始开展为期3天的机型改装集中培训。据了解,这批乘务员共计25人,有24人来自东航客舱部,1人来自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东航结合C919飞机引进计划,在客舱部的6000余名乘务人员中进行择优选拔,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选拔标准,入选的乘...

    时间:01-04
  • 郑州市“新冠病毒感染者服务平台”今日12时上线试运行

      央视网消息:“郑州发布”微信公众号1月4日消息,郑州市“新冠病毒感染者服务平台”将于今日12时上线试运行。  据介绍,郑州市“新冠病毒感染者服务平台”依托郑好办、郑政钉开发,旨在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有症状疑似感染者)提供药品代购、康复指导、协助转诊、协调住院等医疗相关服务,重点服务保障65岁...

    时间:01-04
  • 中疾控: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中国疾控中心1月4日在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文称,2022年10月至12月共报告发现本土XBB病例16例,全部为XBB.1进化分支,主要集中在10月至11月,12月仅1例,暂未监测到XBB.1.5本土病例,中国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据介绍,XBB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

    时间:01-04
  • 图表|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

      图表丨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编辑:张善臣 陈芳 孟丽静  (新华社)...

    时间:01-04
  • 警惕感冒和新冠病毒“合并感染” 老年人这样预防

      健康“医”点通  警惕感冒和新冠病毒“合并感染” 老年人这样预防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感冒和新冠病毒感染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邹进晶提醒大家,警惕感冒和新冠病毒合并感染。  邹进晶介绍,感冒多...

    时间:01-04
  • 打破专科界线 集中医疗资源全力保健康防重症

      央视网消息:从急诊到发热门诊,近期医院就诊人数增加不少。上海集中医疗资源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各医院整合各科室力量,打破专科界线,全力保障急症重症的救治工作。  近一周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发热门诊的日接诊量已经从往日的30人左右到了现在的600多人次。为此,华山医院打破了各科室界线,...

    时间:01-04
  • 30微克/立方米!2022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10年来最低

      北京空气质量再实现突破!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 年均浓度继续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10年来最低水平,持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双...

    时间:01-04
  • 各地医疗机构统筹医疗资源 保证患者快收快治

      央视网消息: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部署,各地医疗机构统筹医疗资源,通过多种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快收快治,守护人民健康。  一大早,在宜昌三峡中心医院伍家院区急诊室,医护人员紧张有序地接诊各类患者。为了减少患者就诊时的等候时间,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配麻醉科、老年病科、呼吸科、小儿外...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