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众多新型武器迎来首秀,在实战中检验战斗力,而大国竞争加剧地缘冲突的同时也刺激了武器装备的发展。2022年,世界各国空军都在积极推进自身武器装备建设,五代机改进型登场、六代机项目加速推进、空射高超声速导弹首次运用于实战……诸多新武器和新技术展示了空军武器发展的一些趋势和特点。
军事大国加速推进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制。
高超声速导弹:俄乌冲突中迎来首秀
俄乌冲突是2022年影响全球安全形势最大的事件。在冲突中,俄罗斯空天军广泛参战,不仅用于争夺制空权,还执行远程打击、反辐射、对地攻击、电子战等任务,双方空军爆发零星空战,后期在西方的支援下,乌空军部分“回血”,也开始袭击俄军阵地、雷达等设施。此外,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也引发各国军队的高度关注。在俄乌冲突众多空中作战的战例中,俄“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和苏-57隐身战斗机首次参战最为引人关注。
2022年3月19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采用“匕首”高超声速导弹摧毁了位于乌克兰伊万-弗兰科夫州的一处乌军大型导弹和航空弹药库,这是该导弹首次参加实战。2022年8月,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介绍说,在对乌的特别军事行动中,俄军三度使用了“匕首”高超声速导弹。
在俄罗斯高层和媒体的频繁宣传下,“匕首”高超声速导弹成为大众近几年熟知的武器,不少可能经常关注新闻但不是军事爱好者的读者也知道了它的存在。该弹最早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18年,当年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国情咨文中首次公开披露了两款在研的高超声速导弹——“匕首”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和“先锋”陆基高超声速导弹,引发全球的高度关注。
从外形上看,“匕首”导弹(编号Kh-47M2)采用双锥体弹头,之后是圆柱形弹体,弹体尾部有呈X形布置的4片气动控制舵面。根据米格-31K战机尺寸估算导弹长约7.7米,弹体直径约1米。由于外形和尺寸与陆基“伊斯坎德尔-M”导弹非常相似,因此普遍分析认为,“匕首”应该是在“伊斯坎德尔-M”导弹基础上研制的高超声速导弹,改进部分可能包括制导系统、弹头外形等。俄官方曾向外界公布信息称,该弹飞行速度高达10倍声速,能够在飞行弹道全程进行机动,能够突防所有现役的防空反导系统,可携带核或常规战斗部,打击2000公里远的目标。
米格-31截击机机腹下挂载的“匕首”高超声速导弹。
由于乌克兰防空系统被打得七零八落,“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应该是没有遇到像样的对手——乌军防空反导系统,属于降维打击,俄罗斯的目的更多是借乌克兰这个战场为“匕首”导弹积累实战经验。虽然是降维打击,但是仍然展示了高超声速导弹的威力,特有的优势也意味着高超导弹将成为大国空军远程打击的重要手段之一。“匕首”导弹在俄乌冲突中首秀必将刺激其他大国加快研制和列装空射高超声速导弹。
正因为意识到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对空军具有重要意义,多个军事大国都在积极研制这种武器。2022年12月12日,美国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首次试射成功。该弹最大射程超过900公里。根据美国空军规划,该弹会最先列装美国空军(原计划2023年列装,但多次试射失败,进度推迟)。除了装备B-52H轰炸机,美B-1B超音速轰炸机也将配备这种武器。
除了AGM-183A导弹,还有美国空军正在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联合研发的“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概念”(HAWC)导弹。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2022年4月5日披露消息称,美国成功进行了“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概念”(HAWC)的自由飞行测试,这是DARPA的HAWC项目的第二次成功飞行测试。2021年9月,另一个承包商的不同配置的HAWC也达到了高超声速飞行。HAWC是一种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而AGM-183A是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技术路线不一样,各有优势。
多次试射失败的美国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在今年首射成功。